- 40.00 KB
- 2021-06-17 发布
电势差
电势差即电压。 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注:电压永远是正值 ,但电势差有负值),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 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作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定义:是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势差(电压差)的定义:电荷q 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称为电位差),用UAB表示,则有公式:
其中,W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势这样定义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简称交流电压),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或u(t)表示。在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
单位: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1]
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 V = 1 J/C。强电压常用千伏(kV)为单位,弱小电压的单位可以用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2.电压规律: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V代表电压。
电源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符号:V)测量。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
公式:ΣU=U1+U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公式:ΣU=U1=U2
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按大小分类电压可分为高电压,低电压和安全电压。
高低压的区别是:以电气设备的对地的电压值为依据的。对地电压高于1000伏的为高压。对地电压小于或等于1000伏的为低压。
其中安全电压指人体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 按照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规定了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的电压系列。我国对工频安全电压规定了以下五个等级,即42V,36V,24V,12V以及6V。
4.记忆口诀:1.电压表 测电压,电路符号圈中V.
测谁电压跟谁并(联),“+”进“-”出勿接反。
(注:“+”进“-”出只是方便理解,实际上电压表是开路,无电流进出之说。)通常先画连电路,最后添加电压表。
量程选用3V,0.1伏一小格。
量程选用15V,一小格为0.5(V)。
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1=U2=U.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物理 第1、2章 静电场 电2021-06-17 11:13:1511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1、2章 静电场 电2021-06-07 19:47:359页
-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势能与电势差 2021-06-04 21:07:234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势能与电势2021-06-04 15:44:359页
-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势能与电势差 第2021-05-29 00:19:553页
-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势能与电势差 第2021-05-28 21:18:273页
- 【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021-05-27 16:36:3618页
-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第6章 试题解析2021-05-24 09:22:5913页
- 2018届二轮复习《电势能与电势差》2021-05-10 18:05:5353页
-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电势2021-05-08 01:53:5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