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00 KB
- 2021-06-17 发布
海淀区高中课改水平检测
高二物理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基础性试题)和第二部分(发展性试题)两部分。分值共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得分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一部分(共90分)
一.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图1
介质
60°
30°
空气
1.如图1所示,一条单色光线从空气射入某介质时,若入射角是60°,折射角是30°,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 )
A.1 B. C. D.
2.下列几种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 )
A.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B.用分光镜(其中色散元件为三棱镜)进行光谱分析
C.水面上的薄油层,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花纹
D.在空气中观察水中的鱼,看到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景物的位置变浅了
3.在下列所述情况中,能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是 ( )
A.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B.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小于临界角
C.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D.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入射角小于临界角
4.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 )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B.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C.吸收光子,放出能量 D.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5.图2中的四幅图是分别通过四个光学实验获得的图样,其中A图是单色光通过单缝
后在光屏上形成的图样;B图是单色光通过双缝后在光屏上形成的图样;C图是白光通过两层玻璃之间的空气薄膜形成的图样;D图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图样。这四幅图中属于衍射图样的是 ( )
A
B
C
D
图2
6.关于光子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反比 B.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
C.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速度成正比 D.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速度成反比
7.如图3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测量金属板厚度装置的示意图,图乙中测量金属板厚度利用的射线是 ( )
厚度控制装置
金属板
探测器
放大器
放射性同位素
甲
乙
图3
纸
铝箔
混凝土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8.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10g的铋210经过5天后,还应该剩下 ( )
A.7.5g B.5g C.2.5g D.1.25g
9.某种单色光,在真空中的频率为f,波长为,速度为c,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后,其频率、速度和波长为 ( )
A.频率为f,速度为c,波长为 B.频率为,速度为,波长为
C.频率为f,速度为,波长为 D.频率为f,速度为,波长为
10.某金属在一束绿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则 ( )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不变
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一定增加
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增加
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
二.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关于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的频率越大,光子能量越大
C.光的波长越长,光的波动性越显著 D.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12.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通过a 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C.玻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新元素镭和钋
D.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并且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13.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平衡的是 ( )
A.+(质子)→+ B.+→+(中子)
C.+→+(正电子) D.→+(α粒子)
14.如图4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射入长方体玻璃砖的同一点,并且都直接从下表面射出。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4
i
A.从上表面射入,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小
B.从下表面射出,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大
C.紫光和红光将从下表面的同一点射出
D.从下表面射出后紫光和红光一定平行
三、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5.光从折射率为的介质中以40°的入射角射到介质与空气的交界面上时, 发生全反射。(选填“能”或“不能”)
16.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光在折射率为的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17.核电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实例。目前核电站是利用 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18.一对正、负电子对撞,转变为一对频率相同的光子。已知正、负电子的静止质量为me,对撞前的动能均为Ek,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则辐射出的每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其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
四、本题共3个小题,共1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如图5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1=0.30kg的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质量m2=0.20kg的小球B沿水平面以v0=10m/s的速度与小球A发生对心正碰,碰后两小球立即合为一个整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求:
v0
m2
m1
图5
(1)碰撞前,小球B的动量大小;
(2)两小球碰撞后它们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
E/eV
0
-0.85
-1.51
-3.4
-13.6
n
4
3
2
1
∞
图6
20.如图6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在n=2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回基态时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已知1eV=1.6×10-19J,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计算时不考虑相对论效应。(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求:
(1)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回基态时释放出光子的能量;
(2)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回基态时释放出光子的频率;
(3)用这种频率的光照射极限频率为4.55×1014Hz的金属铯,可以发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大。
21.如图7所示,固定在转台上的激光器发出一细光束,转台在折射率为的液体中按照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竖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转过360°)的时间为32s。当激光束在液体和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时,观察者在液面上方无法观察到激光束。求:
(1)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液面
图7
(2)通过分析、计算说明在激光束转动一周时间内,观察者在液面上方可观察到激光束的时间。
第二部分(共30分)
一、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2.图8所示为“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某同学用此装置测量绿光的波长。测量前,他先取下双缝,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高度和角度,使光源发出的光束沿着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做好调整后,他将双缝安装好,在单缝与光源之间放上绿色的滤光片,然后开始观察和测量。
图8
遮光筒
光源
滤色片
单缝
双缝
测量头
测量头手轮
屏
测量的核心部件是测量头,它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测量时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当他转动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与他所选的第1条亮纹的中心对齐时,手轮的初始示数为2.12mm;继续转动手轮,当分划板的中心刻线移动到第3条亮纹中心时,手轮的示数为5.72mm
。已知此次实验他所选用的双缝间的距离d=0.25mm,双缝到屏的距离l=900mm。由此可知他所测量的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 mm,绿光的波长为 m。
E
B
C
A
O
P1
P2
P3
液体
F
图9
23.一个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直接测液体折射率的装置。图9是这个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的圆是一个圆盘,两条直线BC、EF是在圆盘上所画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它们分别代表界面和法线。P1、P2是插在圆盘上的两枚大头针,大头针与圆盘表面垂直且在圆盘的同一半径上。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浸入液体中,并保持圆盘上的直线BC与液面相平,然后在圆盘右上方区域观察大头针P1、P2,用一枚大头针P3沿圆周EC部分移动,使其挡住P1、P2,这样只要根据此时P3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待测液体折射率的值。
若测得∠AOF=30°,OP3与OC之间的夹角为45°,则在此时P3所在位置标注的折射率值应为 。
现有一白光光源从F位置沿圆盘边缘向B位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光源发出的细光束始终射向O点,那么在液面上方最先消失的是 颜色的光。
二、本题共2个小题,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4.在原子反应堆中,用石墨做减速剂,使铀核裂变产生的快中子通过与碳原子核发生碰撞而变成慢中子,从而控制核反应的速度。若中子每次与碳原子核发生的碰撞都是弹性正碰,并已知铀核裂变产生的快中子的初速度为v0,碳原子核的质量为中子质量的12倍。求(结果可用分数和指数表示):
(1)快中子与第一个静止的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2)快中子连续与50个静止的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2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可以不断向外辐射能量其来源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中最主要的核反应方程是释放的核能。若太阳内部只有这一种核反应,且这些“释放的核能”最后都以可见光的形式辐射,其平均频率为6.0×1014Hz。在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通过的太阳能辐射功率为P=1.35×103 W/m2。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质子质量mp=1.6726×10-27 kg,质量mα=6.6458×10-27 kg,电子质量me=0.9×10-30 kg,光速c=3×108 m/s,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r=1.5×1011m。求:
(1)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2)在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1s内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光子的个数;
(3)每年太阳由于发光所减少的质量。
海淀区高中课改水平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共9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A
B
C
B
C
A
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CD
ABD
BD
AD
三.本题共16分。每题4分。
15.不能 16.2×108 17.核裂变 18.Ek+mec2,
四.本题共3个小题,共计18分。(说明:各题的得分见答案后圈中的数字;用其他解法做答,正确的同样得分。)
19.(1)小球B碰撞前的动量PB=m2v0=0.20×10kg•m/s=2.0 kg•m/s。……3分
(2)设A、B两球碰撞后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由于A、B两球构成的系统所受的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所以A、B两球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4.0m/s………………………………………1分
20.(1)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回基态时释放出光子的能量
E=E2−E1= −3.4−(−13.6)eV=10.2eV(=1.63×10-18J)……………………2分
(2)设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回基态时释放出光子的频率为ν,
根据 hν=E………………………………………………………………………1分
解得:Hz…………………………………………………1分
(3)设金属铯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E− hν0………………………………………1分
解得: Ek=1.33×10-18J…………………………………………………………1分
21.(1)设光由这种液体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
根据sinC= ,有 sinC=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C=45°………………………………………………………1分
A
答图1
B
90°
(2)由于光从液体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5°,所以激光束照射到答图1中AB范围光不发生全反射,此阶段观察者在液面上方观察者可观察到激光束。…………………………………………2分
设在激光束转动一周时间(T)内,观察者在液面上方观察到激光束的时间为t,
由图可知t = T= T=8.0s…………1分
第二部分(共30分)
一、本题共8分,每空2分。
22.1.80,5.0×10-7 23.(1.4),紫
二、本题共2个小题,共22分。
24.(1)因为快中子与碳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所以快中子与碳原子核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设快中子的质量为m,碳原子核的质量为M,快中子与碳原子核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快中子、碳原子核的速度分别为v1、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mv1+Mv,………………………………………2分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分
联立两式,可解得:v1=v0…………………………………………1分
将M=12m代入上式,可解得快中子第一次与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v1=v0……………………………………………………………………………1分
(2)中子连续与碳原子核碰撞,设中子与第二个静止的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为v2,与第三个静止的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为v3……,与第50个静止的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为v50。
因中子与每一个静止碳原子核碰撞过程中,中子与静止的碳原子核构成系统的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同理可解得中子与第2个静止的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v2=v1……2分
将v1=v0代入上式,解得v2=()2v0……………………………1分
中子与第3个静止的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v3=v2=()3v0
中子与第50个静止的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v50=()50v0……………1分
将M=12m代入上式,解得中子连续与第50个静止的碳原子核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v50=()50v0…………………………………………………………………1分
25.(1)根据质量亏损和质能关系,可知每发生一次该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
△E=(4mp+2me-mα)c2……………………………………………………2分
代入数值,解得:△E=4.2×10-12 J…………………………………………2分
(2)设每秒内在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光子的个数为N,
根据题设条件可知 E0=Pt=Nhν,所以 ……………………………2分
代入数值,解得:N=3.4×1021个………………………………………………2分
(3)设1s内太阳辐射的能量为E1,1年内太阳辐射的能量为E,每年太阳由于发光减少的质量为m。
根据题设条件可知E1=4πr2P,E=E1t=4πr2Pt年……………………………2分
根据质量亏损和质能关系可知E=△E=△mc2,
所以每年太阳由于发光减少的质量
代入数值,解得:△m=1.3×1017kg………………………………………………2分
相关文档
- 高中物理 第5章 交变电流 第2节 描2021-06-17 14:30:142页
- 高中物理 模块要点回眸 第9点 解读2021-06-17 13:12:104页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20学年高中物理 22021-06-17 13:09:353页
-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万有引力定律2021-06-17 12:56:0416页
- 高中物理 欧姆定律2021-06-17 11:58:253页
-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复习高中2021-06-17 11:35:323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1、2章 静电场 电2021-06-17 11:13:1511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十五章第3节 狭义2021-06-17 11:04:163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2021-06-17 11:01:266页
-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六章 传感2021-06-17 10:54:4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