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6.50 KB
- 2021-06-17 发布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6 分)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
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D. 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 mol·L−1·s−1 和 mol·L−1·min−1
【答案】C
【解析】
A、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衡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A 正
确;B、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如火药爆炸、食物腐败等,B 正确;
C、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
度的增加来表示,C 错误;D、化学反应速率公式中,浓度的单位是 mol/L,时间单位常用
s、min,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 mol·L−1·s−1 和 mol·L−1·min−1,D 正确。答案
选 C。
点睛: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率,且无论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均取正值;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由于固体和液体的浓度视为定值,因此不
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
2.反应:3X(g)+Y(g) 2Z(g)+2W(g)在 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 后 Y 减少了 0.5 mol,
则此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
A. v(X)=005 mol·L-1·min-1 B. v(Y)=0.10 mol·L-1·min-1
C. v(Z)=0.10 mol·L-1·min-1 D. v(W)=0.10 mol·L-1·s-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求 Y 的速率, -1 -1n 0.5mol= = =0.05mol mint 2 5min LV L
【详解】A 选项,v(Y)=0.05 mol·L-1·min-1,根据速率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v(X)=3v(Y) =
3× 0.05 mol·L-1·min-1 = 0.15 mol·L-1·min-1,故 A 错误;
B 选项,根据分析求出的 Y 的速率 -1 -1n 0.5mol= = =0.05mol mint 2 5min LV L
,故 B 错误;
C 选项,v(Y)=0.05 mol·L-1·min-1,根据速率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v(Z)=2v(Y) =
2× 0.05 mol·L-1·min-1 =0.10 mol·L-1·min-1,故 C 正确;
D 选项,v(Y)=0.05 mol·L-1·min-1,根据速率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v(W)=2v(Y) =
2× 0.05 mol·L-1·min-1 =0.10 mol·L-1·min-1,而 D 是 v(W)=0.10 mol·L-1·s-1,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C。
【点睛】先根据已知求出已知量的速率,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求所需要的。
3.某温度时,在 2 L 容器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
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开始至 2 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 )
A. X+3Y 2Z 0.1 mol·L-1·min-1
B. 2X+Y 2Z 0.1 mol·L-1·min-1
C. X+2Y Z 0.05 mol·L-1·min-1
D. 3X+Y 2Z 0.05 mol·L-1·min-1
【答案】D
【解析】
【详解】2 min 末各物质得物质的量改变量为:Y 减少 0.1 mol,X 减少 0.3 mol,Z 增加 0.2
mol,因此改变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即得方程式 3X+Y 2Z,Z 在 2min 内的平均速
率
-1 -1n 0.2mol= = =0.05mol mint 2 2min LV L
,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点睛】任意时刻改变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
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 )
①扩大容器的容积 ②使用催化剂 ③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④升高温度 ⑤缩小容积
⑥增大容器内的压强
A. ②③ B. ②③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①扩大容器的容积,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②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
快反应速率;③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如增加参与反应的固体或纯液
体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不变;④升高温度,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⑤缩小容
积,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⑥增大容器内的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如维持体积
不变加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来增大压强,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一定能加快反
应速率的是②④⑤,答案选 C。
点睛: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需注意:(1)必须有气体参与反应。(2)缩小体积增大压
强,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反应速率减慢。(3)充入“惰性气体”,若
为恒温恒容容器,由于气体反应物浓度没有变化,反应速率不变;若为恒温恒压容器,由于
体积变大,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5.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都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②增大压强 ③升高温度 ④加入催化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②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③升高温度,分子吸收能量,原来不是活化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活化分
子百分数增大;
④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原来不是活化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数目增加,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因此③④正确,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点睛】增大浓度,则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活化分子百分
数不变。
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则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活化分
子百分数不变。
6.下列相关实验示意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 H2O2 分解速率影响
B. 探究温度对 2NO2 N2O4 平衡影响
C. 验证 Cr2O72—+H2O 2CrO42—+2H+平衡状态变化
D. 验证钠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A
【解析】
A.要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应该只有催化剂不同,其它条件必须完全相同,
该实验中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都不同,所以无法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A 错误;
B.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采用不同的温度根据
物质颜色变化确定反应热,所以可以实现实验目的,B 正确;C.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进行,可以实现实验目的,C 正确;D.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U 形管两侧
的红墨水的液面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D 正确;答案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探究催化剂、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
响、反应热判断等知识点,把握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细节和实验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
意方案的合理性、评价性、操作性分析,注意 A 中必须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必须完
全相同,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易错选项是 A。
7.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g)+3H2(g) 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1 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3 个 H—H 键断裂
B. 1 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3 个 H—H 键形成
C. 3 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 6 个 N—H 键形成
D. 1 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6 个 N—H 键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选项,1 个 N≡N 键断裂,正向,有 3 个 H—H 键断裂,正向,同一个方向,故 A
错误;
B 选项,1 个 N≡N 键断裂,正向,有 3 个 H—H 键形成,逆向,遵循计量数之比,故 B 正
确;
C 选项,3 个 H—H 键断裂,正向,有 6 个 N—H 键形成,正向,同一个方向,故 C 错误;
D 选项,1 个 N≡N 键断裂,正向,有 6 个 N—H 键形成,正向,同一个方向,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点睛】一正一逆,改变量之比要等于计量系数之比。
8.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
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H2NCOONH4(s) 2NH3(g)+CO2(g)。下列各项:
①2v(NH3)=v(CO2)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
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⑤密闭容器中 c(NH3)不变,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
衡状态的是( )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④ D. 全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2v(NH3)=v(CO2),没有谈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故①错误;
②该反应是体积增大,压强增大的反应,当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能说明达到平衡,故②
正确;
③根据 m= ( )V
容器 ,气体质量增加,容器体积不变,当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能说明达到平衡,故③正确;
④NH3(g)、CO2(g)始终是 2:1 增加,因此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不能说明达
到平衡,故④错误;
⑤密闭容器中 c(NH3)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故⑤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 A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A。
【点睛】只有生成物是气体,则生成物体积比始终相同,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始终相同,
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
9.在相同的温度下,已知反应:①N2(g)+O2(g) 2NO(g)的平衡常数 K=3.84×10-31;
②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 K=3.10×1026L·mol-1。则在该温度下,两个化学反
应的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为( )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不能确
定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进行越彻底,题中反应①K 很小,进行的程度很小;
反应②K 值很大,进行的程度很大,故选 B。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
10.有反应:A(g)+2B(g) C(g),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A、B、C 三种气体,至建立化学
平衡后,在温度不改变的前提下将体积缩小 2/3,则该反应此时的平衡常数为原平衡常数的
( )
A. 3 倍 B. 2 倍 C. 9 倍 D. 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反应时温度不变,因此平衡常数不变,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11.在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 30 mL CO 和 20 mL 水蒸气,使其发生反应:CO(g)
+H2O(g) CO2(g)+H2(g),到达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 H2 的体积分数相等,则下列
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平衡时 CO 的体积分数为 40%
B. 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 25%
C. 平衡时 H2O(g)的转化率为 50%
D. 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CO(g)+H2O(g) CO2(g)+H2(g)
起始量(mol) 30 20 0 0
转化量(mol) x x x x
平衡量(mol)(30-x) (20—x) x x
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 H2 的相等
则 20-x=x
解得 x=10
所以平衡后 CO 的体积分数为
平衡后 CO 的转化率为
平衡后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为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
及规范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2.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 NO2 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
中加入 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 NH4Cl 晶体,发现(1))中红
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NO2 N2O4 是放热反应
B. NH4Cl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 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 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三个烧瓶中都存在如下平衡:2NO2 N2O4;(1)中红棕色变深,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升温
平衡左移,所以 2NO2 N2O4 是放热反应;(3)中变浅,平衡右移,说明 NH4Cl 溶于水时
吸热,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1)中红棕色变深,说明 2NO2 N2O4 平衡左移,CaO 溶于水放热,说明升
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2NO2 N2O4 是放热反应,故 A 正确;
B、由于(3)中红棕色变浅,说明反应 2NO2 N2O4 向右移动,温度降低,所以 NH4Cl
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故 B 错误;
C、由于(1)中红棕色变深,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变大,混合气的相对分子
质量减小,故 C 错误;
D、烧瓶(3)中 2NO2 N2O4 平衡右移,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少,压强减小,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13.如图曲线 a 表示放热反应 X(g)+Y(g) Z(g)+M(g)+N(s) ΔH<0 进行过程中 X 的转
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 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 升高温度 B. 加大 X 的投入量 C. 缩小体积 D. 增大体
积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选项,升高温度,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故 A 错误;
B 选项,加大 X 的投入量,平衡正向移动,但转化率减小,故 B 错误
C 选项,缩小体积,反应速率加快,由于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
故 C 正确;
D 选项,增大体积,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由于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平衡不移动,转
化率不变,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C。
【点睛】转化率未变,只是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则速率加快,可能是加催化剂或则等体
积反应加压。
14.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
惰性气体 ③增加 CO 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 COCl2 转化率
的是
A. ①④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吸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或
降低压强,反应都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COCl2 转化率增大,①符合题意;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②不符合题意;
③增大 CO 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降低。③不符合题意
④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COCl2 转化率增加,④符合题
意;
⑤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转化率不变。⑤不符合题意;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则容积增大,相当于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Cl2 转化率增大;
⑥符合题意;
综上①④⑥符合题意,答案选 A。
15.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CO2 B. NH3·H2O C. NH4NO3 D. Ba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选项,CO2 是非电解质,故 A 错误;
B 选项,NH3·H2O 是弱碱,是弱电解质,故 B 正确;
C 选项,NH4NO3 是盐,强电解质,故 C 错误;
D 选项,BaSO4 是盐,强电解质,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点睛】弱电解质主要是弱酸、弱碱、水,极少数盐。
16.在以下各种情形下, 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熔融状态下的 NaHSO4 电离:NaHSO4 Na++H++SO42-
B. H2CO3 的电离:H2CO3 2H++CO32-
C. Fe(OH)3 的电离:Fe(OH)3 Fe3++3OH-
D. 水溶液中 NaHSO4 的电离:NaHSO4 Na++HSO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熔融状态下的 NaHSO4 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HSO4
-,A 错误;B.H2CO3
的电离分步进行,且以第一步为主,即电离方程式为 H2CO3 H++HCO3
-,B 错误;
C. Fe(OH)3 是多元弱碱,电离一步到位,即 Fe(OH)3 Fe3++3OH-,C 正确;D.水溶液
中的 NaHSO4 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H++SO42-,D 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电离方程式书写
17.在 0.2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中,当 CH3COOH H++CH3COO-已达平衡时,若要
使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减小,溶液中的 c(H+)增大,应加入( )
A. CH3COONa 固体 B. 氨水 C. HCl D. 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选项,加 CH3COONa 固体,CH3COO-浓度增加,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
醋酸电离程度减小,故 A 错误;
B 选项,加氨水,消耗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c(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故 B 错误;
C 选项,加 HCl,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醋酸电离程度减小,故 C 正确;
D 选项,加 H2O 稀释,平衡正向移动,c(H+)减小,醋酸浓度减小,电离程度增大,故 D 错
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C。
18.把 1 L 0.1 mol/L 的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 10 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CH3COOH)变为原来的 1/10
B. c(H+)变为原来的
C. c(CH3COO-)/c(CH3COOH)的比值增大
D. 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1L0.1mol/L 的醋酸溶液稀释到 10L,溶液体积变为原来的 10 倍。
【详解】A、加水稀释促进 CH3COOH 的电离,H+、CH3COO-物质的量增大,CH3COOH 物
质的量减小,则 c(CH3COOH)比原来的 1/10 小,错误;
B、c(H+)比原来的 1/10 大,错误;
C、c(CH3COO-)/c(CH3COOH)= n(CH3COO-)/n(CH3COOH),n(CH3COO-)增大,
n(CH3COOH)减小,n(CH3COO-)/n(CH3COOH)的比值增大,正确;
D、由于溶液体积的增大超过离子物质的量的增大,c(H+)、c(CH3COO-)减小,溶液导
电性减弱,错误;
答案选 C。
19.有关水的电离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离子积通常用 wK 来表示,只适用于纯水,在稀盐酸中数值会变大
B. 在纯水中加入硫酸会抑制水的电离,加醋酸会促进水的电离
C. 盐溶于水对水的电离平衡均没有影响,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D. 在纯水中加入氢氧化铁固体对水的电离平衡会有微弱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选项,水的离子积通常用 wK 来表示,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的稀溶液
中,只要温度不变,加酸加碱离子积常数不变,故 A 错误;
B 选项,在纯水中加入硫酸会抑制水的电离,加醋酸也会抑制水的电离,故 B 错误;
C 选项,盐溶于水可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 C 错误;
D 选项,氢氧化铁微溶于水,在水中发生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有微弱的抑制
作用,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20.水的电离过程为 H2O OH-+H+ ,在 25℃、35℃时其离子积分别为 K(25℃)=1×10-14 、
K(35℃)=2.1×10-14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 35℃,纯水中 C(H+)>C(OH-)
B. 水的电离度α(25℃)>α(35℃)
C. 25℃时,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减小
D. 某温度下纯水中 C(H+) 为 2×10-7mol/L,则此时的 C(OH-) 也为 2×10-7mol/L
【答案】D
【解析】
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变大,电离度也变大,因为电离吸热。纯水中 C(H+)=C(OH-) ,AB 错误。
25℃时,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是温度不变水的离
子积不变。C 错误。某温度下纯水中 C(H+)= C(OH-) =2×10-7mol/L,D 正确。
21.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1×10-12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CO3
-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B. 该溶液的 pH 一定是 12
C. 向该溶液中加入铁片后,一定能生成氢气
D. 该溶液的溶质只有一种,且一定是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选项,水电离出的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1×10-12 mol/L,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
的溶液,无论是酸还是碱都要与 HCO3
-离子反应,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A 正确;
B 选项,当该溶液为 pH= 2 的盐酸溶液,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1×10-12 mol/L,故 B 错
误;
C 选项,可能是 pH= 2 的 HNO3 这样的强氧化性酸,加入铝片后,一定不能生成氢气,故 C
错误;
D 选项,可能是 pH= 2 的 NaHSO4 这样的盐溶液,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A。
22.能正确反映出 N2+3H2 2NH3,△H<0 的关系的是
( )
【答案】C
【解析】
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物的
转化率降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C。
二、非选择题:(共 34 分)
23.一定条件下,A(g)+B(g) C(g) ΔH<0,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
(1)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的是________(填“A”、“B”、“C”、“D”、“E”,下同),新平衡中 C
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
(2)减小压强,达到新平衡的是________,A 的转化率________。
(3)减小 C 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________。
(4)增加 A 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________,此时 B 的转化率________,A 的转化率________。
(5)使用催化剂,达到新平衡的是________,C 的质量分数________。
【答案】(1)B 减小 (2)C 减小 (3)E (4)A 增大 减小(5)D 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1)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瞬间加快,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即向着逆
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产物 C 的体积分数减小,故答案为:B;减小;
(2)降低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系数和增大的方向进行,即向着逆反应方向进行,正逆
反应速率减慢,反应物的转化率会减小,故答案为:C;减小;(3)减小 C 的量,即减小产
物的浓度,平衡正向进行,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速率变化会
在原来速率的基础上变化,故答案为:E;(4)增加 A 的量,即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
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 本身转化率减小,另一种反应物 B 的转化率增大,
故答案为:A;增大;减小;(5)使用催化剂,会同等程度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正逆反应
速率仍然相等,但是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D;不变;不变.
考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24.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
衡常数 K 和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 1.7 2.6
(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某温度下,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CO2 和 1molH2 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 平
衡浓度为 0.25mol/L,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
(3)若在(2)所处的温度下,在 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CO2 和 3molH2 充分反应达
平衡时,H2 的物质的量为____。
a.等于 1.0mol b.大于 1.0mol c.大于 0.5mol d.无法确定
【答案】 (1). 吸热 (2). 830 (3). b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信息,升温,K 值变大,正向移动,正向吸热反应,
再建立三段式解题,对三段式
【详解】⑴随温度升高,K 在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向是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反应;
⑵某温度下,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CO2 和 1molH2 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 平衡浓
度为 0.25mol/L,
1 1
1 1
0.25 0.25
0.25 0.2 15
mol L mol L
mol L mol LK
,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830℃,
故答案为 830;
⑶若在⑵所处的温度下,在 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CO2 和 3molH2 充分反应达平衡时,
1 1
1 1(2 ) ( 13 )
xmol L xmol L
x mol L xK mol L
x = 1.2 mol/L 即 H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 mol/L,H2 的物质的量为 1.8 mol,故 b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25.若把两种水 D2O、H2O 混合,则混合后水中存在的分子有___,存在的阴离子有__。两种
水电离的方程式分别为__、___。
【答案】 (1). D2O、H2O (2). OD -、OH - (3). D2O D ++OD- (4).
H2O H++OH-
【解析】
【分析】
根据电离方程式 D2O D++OD-,H2O H++OH-进行分析。
【详解】若把两种水 D2O、H2O 混合,则混合后水中存在的分子有 D2O、H2O,
根据 D2O D++OD-,H2O H++OH-电离方程式可知存在的阴离子有 OD-、
OH-,两种水电离的方程式分别为 D2O D++OD-、H2O H++OH-,
故答案为 D2O、H2O;OD-、OH-;D2O D++OD-、H2O H++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