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00 KB
- 2021-06-08 发布
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命题人:石焱 审题人:张永群
所需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将成为我国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因此节约能源与建设新能源是摆在当前的一个课题.针对这一现象,某化学学习研究性小组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B.加大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制推广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或大力推广电动汽车
D.生产、生活中,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3.反应4A(s)+3B(g)⇌4C(g)+D(g),经2min 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是3:4:1
C.在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mol•L﹣1•min﹣1
D.在这2min内用A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B、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
C、△H﹣T△S<0的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自发进行
D、同一物质的气、液、固三种状态的熵值依次增大
5.下列事实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H2 、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D.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催化氧化的反应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述正确的是( )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
7. 已知C(s)+H2O(g)CO(g)+H2(g) ΔH=akJ·mol-1
2C(s)+O2(g)2CO(g) ΔH=-220 kJ·mol-1
H—H、O 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 kJ·mol-1,则a为( )
A.+130 B.-118 C.+350 D.-33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已知2C (s) + O2(g)===2CO(g) ΔH=-221 kJ·mol-1,则C(碳)的燃烧热为
110.5 kJ·mol-1
B. 已知氢气燃烧热△H=-285.5 kJ·mol-1,则2H2O(l)=2H2(g)+ O2(g)
△H=+285.5 kJ·mol-1
C.已知中和热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溶液与1 mol NaOH固体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D.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热量28.7 kJ,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 CH3COOH(aq)===CH3COONa(aq) + H2O(l) ΔH>-57.4 kJ·mol-1
9.25℃、101kPa下:①2Na(s)+O2(g)=Na2O(s)△H=﹣414kJ•mol﹣1
②2Na(s)+O2(g)=Na2O2(s)△H=﹣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
10.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 a kJ·mol-1 S(s)+2K(s)==K2S(s) ΔH2= 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 c kJ·mol-1
则x为( )
A.3a+b-c B.c +3a-b C.a+b-c D.c+a-b
11.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c1:c2=1:3 B、平衡时,Y与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0<c1<0.14 molL﹣1
12.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可确定为平衡状态标志的命题中正确的有(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消耗2n mol NO2; ②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V正(O2)=2V逆(NO);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⑧反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状态.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3.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3(g)+NO(g)+NO2(g)2N2(g)+3H2O(g)△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14.合成氨反应:N2(g)+3H2(g) ⇌ 2NH3(g) △H= - 92.4 kJ/mol,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 )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增大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
15.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B
C
D
研究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A.A B.B C.C D.D
16.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X(g)+2Y(g) 3Z(g)+Q(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的比满足1:2时反应达到平衡
B、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常数K值为9/4
C、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2V正(Y)=3 V逆(Z)
D、达到平衡后,加入Q,平衡逆向移动
17.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保持容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a molNO2充入后有如下平衡:2NO2(g) 2NO(g)+O2(g) △H>0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入a molNO2,再次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减小 B .NO2的转化率增大
C. NO2的质量分数增大 D.反应吸收的热量大于原来的两倍
18.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
A(g)+x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甲
乙
丙
容积
0.5 L
0.5 L
1.0 L
温度/℃
T1
T2
T2
反应物起始量
1.5 mol A
1.5 mol A
6.0 mol A
0.5 mol B
0.5 mol B
2.0 mol B
A.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 mol•L﹣1•min﹣1
C.T2℃,丙容器比乙容器反应快的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D.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要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2.0g燃料肼(N2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N2和水蒸气时,放出33.4KJ的热量,则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2molAl(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Al2O3(s),放出1669.8KJ的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0.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1表示。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的△H=____________ kJ/mo1 (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下列4个反应中符合示意图描述的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
A.木炭的燃烧反应 B.用水稀释浓硫酸
C.铝粉与Fe2O3反应 D.氢氧化钡溶液和氯化铵溶液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O(g)+3H2(g)= CH4(g)+H2O(g) △H =-206.2 kJ/mol。该反应的活化能为a kJ/mo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 kJ/mo1。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 II)与实线( I)相比,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填增大或减小),你认为最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
21.关于N2(g)+3H2(g)2NH3(g) △H1KJ/mol,满足如下图像:
(1)根据图判断△H1 0,T3 T4。(填“>”“<”“=”)
(2)若温度为T1且容器为2L的密闭容器下中,发生合成氨的反应,起始时通入2mol的N2和6mol的H2,10分钟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H3的体积分数为60%。则0到10min内用H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mol/(L·min),N2的转化率为_______,反应开始和平衡状态体系的压强之比等于_______。
(3)若第(2)小问中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再通入1molN2和3mol的H2,则H2的转化率为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
△H>0,其中SO3的变化如图所示:
(1)根据8min时到达平衡,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2)用O2表示0到8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SO3)=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SO2)逆=2v(O2)正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在第12min时,容器压缩到1L,则SO3的变化曲线为 .
A、a B、b C、c D、d
(5)若保持容积不变在第12min时,加入SO3(g),则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填“正”或“逆”)。SO3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或“减小”).
23.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B(g)C(g)+D(g),已知A和B的起始浓度均为3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试判断:
(1)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多少?
(2)当A的起始浓度仍为3mol·L-1,B的起始浓度为6mol·L-1,求: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
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A
B
B
A
C
C
A
D
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C
B
C
B
C
B
C
D
19、每小题2分(共6分)
(1)C(s)+H2O(g)=CO(g)+H2 (g) ΔH =+131.28 KJ/mol
(2)N2H4(g)+O2(g)=N2(g)+2H2O(g) ΔH =-534.4KJ/mol
(3)4Al(s)+3O2(g)=2Al2O3(s) ΔH =-3339.6 KJ/mol
20、每空2分(共10分)
(1)E2﹣E1;AC(2)(206.2+a )kJ/mo1(3)增大;使用催化剂.
21、每空2分(共12分)
(1) < < (2)0.225 75% 8:5 (3)增大
22、每空2分(共12分)
(1) 0.4 (2 )v= 0.0125mol/(L•min)
(3) B、C (4) C
(5) 正 增大
23、(共6分)
(1)50% (3分) (2)11.1%(3分)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