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17 KB
- 2021-06-08 发布
1
(1)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
(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排列
(1)排列的定义
一般地,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 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排列数、排列数公式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
排列数,用符号 表示.
一般地,求排列数 可以按依次填 m 个空位来考虑:
假设有排好顺序的 m 个空位,从 n 个元素 中任取 m 个去填空,一个空位填 1 个元素,每一
种填法就对应一个排列,而要完成“这件事”可以分为 m 个步骤来实现.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全部填满 m 个空位共有 种填法.
这样,我们就得到公式 ,其中 ,且 .这个公式叫做排
列数公式.
n 个 不 同 元 素 全 部 取 出 的 一 个 排 列 , 叫 做 n 个 元 素 的 一 个 全 排 列 , 这 时 公 式 中 , 即 有
,就是说,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排列数,等于正整数 1 到 n 的
连乘积.正整数 1 到 n 的连乘积,叫做 n 的阶乘,用 表示.所以 n 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数公式可以写成
.另外,我们规定 1.
于是排列数公式写成阶乘的形式为 ,其中 ,且 .
注意: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排列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它是具体的一件事,
排列数是指“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
2.组合
( )m m n
( )m m n
Am
n
Am
n
1 2, , , na a aL
( 1)( 2) [ ( 1)]n n n n m L
Am
n ( 1)( 2) ( 1)n n n n m L ,m n N m n
m n
A ( 1) ( 2) 3 2 1n
n n n n L
!n
A !n
n n 0!
Am
n !
( )!
n
n m ,m n N m n
( )m m n
2
(1)组合的定义
一般地,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
个组合.
(2)组合数、组合数公式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
的组合数,用符号 表示.
,其中 ,且 .这个公式叫做组合数公式.
因为 ,所以组合数公式还可以写成 ,其中 ,且 .
另外,我们规定 .
(3)组合数的性质
性质 1: .
性质 1 表明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组合,与剩下的 个元素的组合是一一对应关系.
性质 2: .
性质 2 表明从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 m 个元素的组合,可以分为两类:第 1 类,取出的 m 个元素中不
含某个元素 a 的组合,只需在除去元素 a 的其余 n 个元素中任取 m 个即可,有 个组合;第 2 类,取
出的 m 个元素中含有某个元素 a 的组合,只需在除去 a 的其余 n 个元素中任取 个后再取出元素 a
即可,有 个组合.
考向一 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这个公式体现了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的联系,也可以用这个关系去加强对公式的记忆.每个公
式都有相应的连乘形式和阶乘形式,连乘形式多用于数字计算,阶乘形式多用于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或者
组合数进行变形或证明.
典例 1 求下列方程中的 值.
(1) .
( )m m n
( )m m n
Cm
n
A ( 1)( 2) ( 1)C A !
m
m n
n m
m
n n n n m
m
L ,m n N m n
Am
n !
( )!
n
n m Cm
n !
!( )!
n
m n m ,m n N m n
0C 1n
C Cm n m
n n
n m
1
1C C Cm m m
n n n
1n
Cm
n
1m
1Cm
n
AC A
m
m n
n m
m
3
(2) .
即 ,化简得 ,
解得 .
,
∴原方程的解是 .
【名师点睛】在解与排列数有关的方程或不等式时,应先求出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再利用排列数公式化简
方程或不等式,最后得出问题的解.
1.证明: .
2.(1)解不等式 ;
(2)求值 .
考向二 排列问题的求解
解决排列问题的主要方法有:
(1)“在”与“不在”的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既可以从元素入手,也可以从位置入手,原则是谁“特
殊”谁优先.不管是从元素考虑还是从位置考虑,都要贯彻到底,不能既考虑元素又考虑位置.
3 8! 4 9 8!
8 ! 10 9 8 !x x x x
4
(2)解决相邻问题的方法是“捆绑法”,即把相邻元素看作一个整体和其他元素一起排列,同时要注意捆
绑元素的内部排列.
(3)解决不相邻问题的方法是“插空法”,即先考虑不受限制的元素的排列,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在前面
元素排列的空当中.
(4)对于定序问题,可先不考虑顺序限制,排列后,再除以定序元素的全排列.
(5)若某些问题从正面考虑比较复杂,可从其反面入手,即采用“间接法”.
典例 2 室内体育课上王老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他把第四排的 8 个同学请出座位并
且编号为 1,2,3,4,5,6,7,8.经过观察这 8 个同学的身体特征,王老师决定,按照 1,2 号相邻,3,
4 号相邻,5,6 号相邻,而 7 号与 8 号不相邻的要求站成一排做一种游戏,有________种排法.(用数字作
答)
【答案】576
3.记者要为 5 名志愿者和他们帮助的 2 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 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不同的
排法共有
A.1440 种 B.720 种
C.960 种 D.480 种
4.用数字 0,1,2,3,4,5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比 40000 大的偶数有
A.144 个 B.120 个
C.96 个 D.72 个
考向三 组合问题的求解
组合问题的限制条件主要体现在取出的元素中“含”或“不含”某些元素,在解答时可用直接法,也可用
间接法.用直接法求解时,要注意合理地分类或分步;用间接法求解时,要注意题目中“至少”“至多”等
5
关键词的含义,做到不重不漏.
典例 3 某学校为了迎接市春季运动会,从 5 名男生和 4 名女生组成的田径运动队中选出 4 人参加比赛,要
求男、女生都有,则男生甲与女生乙至少有 1 人入选的方法种数为
A.85 B.86 C.91 D.90
【答案】B
5.自 2020 年起,山东夏季高考成绩由“ ”组成,其中第一个“3”指语文、数学、英语 3 科,第二个“3”
指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6 科中任选 3 科作为选考科目.某同学计划从物理、化学、
生物 3 科中任选两科,从政治、历史、地理 3 科中任选 1 科作为选考科目,则该同学 3 科选考科目的不
同选法的种数为 学¥%
A.6 B.7
C.8 D.9
6.2017 年 3 月 22 日,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在俄罗斯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此期间,俄罗斯某电视台记者,
在莫斯科大学随机采访了 7 名大学生,其中有 3 名同学会说汉语,从这 7 人中任意选取 2 人进行深度采
访,则这 2 人都会说汉语的概率为
A. B.
C. D.
考向四 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
1
3
2
3
1
5
1
7
6
先选后排法是解答排列、组合应用问题的根本方法,利用先选后排法解答问题只需要用三步即可完成.
第一步:选元素,即选出符合条件的元素;
第二步:进行排列,即把选出的元素按要求进行排列;
第三步:计算总数,即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计算方法总数.
典例 4 有甲、乙、丙 3 项任务,任务甲需要 2 人承担,任务乙、丙各需要 1 人承担,从 10 人中选派 4 人
承担这 3 项任务,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答案】2520
7.某微信群中甲、乙、丙、丁、戊五名成员同时抢 4 个红包,每人最多抢一个,且红包被全部抢光,4 个红包
中有两个 2 元,两个 3 元(红包中金额相同视为相同的红包),则甲、乙两人都抢到红包的情况有
A.35 种 B.24 种
C.18 种 D.9 种
8.为发展国外孔子学院,教育部选派 6 名中文教师到泰国、马来西亚、缅甸任教中文,若每个国家至少去一
人,则选派方案的种数为
A.180 B.240
C.540 D.630
1.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
11 A Am m
n nn
! 2 !1
n nn n
AC !
m
m n
n n 11 A Am m
n nn m
7
2.若 ,则 的值为
A. B.70
C.120 D.140
3.甲、乙两人要在一排 8 个空座上就坐,若要求甲、乙两人每人的两旁都有空座,则坐法种数为
A.10 B.16
C.20 D.24
4.某校为了提倡素质教育,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分别成立绘画、象棋和篮球兴趣小组,现有甲、乙、丙、
丁四名学生报名参加,每人仅参加一个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至少有一人报名,则不同报名方法有
A.12 种 B.24 种
C.36 种 D.72 种
5.甲、乙、丙、丁、戊五个老师要安排去 4 个地区支教,每个地区至少安排一人,则不同的安排方法种数
为
A.150 B.120
C.180 D.240
6. 4 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
为
A. B.
C. D.
7. 年平昌冬奥会期间, 名运动员从左到右排成一排合影留念,最左端只能排甲或乙,最右端不能排
甲,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A. B.
C. D.
8.数学活动小组由 12 名同学组成,现将这 12 名同学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研究四个不同课题,且每组只研究一
个课题,并要求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则不同的分配方案种数为
A. B. 34
C. 43 D. 43
2 2
2C A 42n
!
3! 4 !
n
n
60
8
1
8
3
8
5
8
7
3 3 3
412 9 6
43
3
C C C AA
3 3 3
12 9 6C C C
3 3 3
12 9 6
4
4
C C C
A
3 3 3
12 9 6C C C
8
9.用数字 0,1,2,3,4 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则比 2340 小的四位数共有
A.20 个 B.32 个
C.36 个 D.40 个
10.元旦晚会期间,高三二班的学生准备了 6 个参赛节目,其中有 2 个舞蹈节目,2 个小品节目,2 个歌曲
节目,要求歌曲节目一定排在首尾,另外 2 个舞蹈节目一定要排在一起,则这 6 个节目的不同编排种
数为
A.48 B.36
C.24 D.12
11.岳阳高铁站 进站口有 3 个闸机检票通道口,高考完后某班 3 个同学从该进站口检票进站到外地旅游,
如果同一个人进的闸机检票通道口选法不同,或几个人进同一个闸机检票通道口但次序不同,都视为
不同的进站方式,那么这 3 个同学的不同进站方式有( )种.
A.24 B.36
C.42 D.60
12.节目单上有 10 个位置,现有 A,B,C 3 个节目,要求每个节目前后都有空位且 A 节目必须在 B,C 节目之间,
则不同的节目排法有 种.
13.在某足球赛现场,从两队的球迷中各选三名,排成一排照相,要求同一队的球迷不能相邻,则不同的排法种
数为 .(用数字作答)
14.给四面体 ABCD 的六条棱分别涂上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中的一种,使得有公共顶点的棱所涂的颜色互不
相同,则不同的涂色方法种数共有 .
15.某房间并排摆有六件不同的工艺品,要求甲、乙两件工艺品必须摆放在两端,丙、丁两件工艺品必须相邻,
则不同的摆放方法有 种(用数字作答).
16.2018 年 6 月份上合峰会在青岛召开,面向高校招募志愿者,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的 8 名同学符合招
募条件并审核通过,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每个年级各 2 名.若将这 8 名同学分成甲、乙两个小组,
每组 4 名同学,其中大一的两名同学必须分到同一组,则分到乙组的 4 名同学中恰有 2 名同学是来自于
同一年级的分组方式共有__________种.
17.(1)解不等式: ;
(2)有 4 名男生和 3 名女生,
i)选出 4 人去参加座谈会,如果 3 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有多少种选法?
ii)7 人排成一排,甲、乙二人之间恰好有 2 个人,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9
18.有 2 名老师,3 名男生,3 名女生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在下列情况中,各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1)3 名男生必须站在一起;
(2)2 名老师不能相邻;
(3)若 3 名女生身高都不等,从左到右女生必须由高到矮的顺序站.(最终结果用数字表示)
19.4 个编号为 1,2,3,4 的小球放入编号为 1,2,3,4 的盒子中.
(1)①恰好有一个空盒子,有多少种放法?
②若把 4 个不同小球换成 4 个相同小球,恰好有一个空盒子,有多少种放法?
(2)每个盒子放 1 个球,并且恰好有一球的编号与盒子的编号相同,有多少种放法?
10
1.(2018 新课标全国Ⅱ理科)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
赫猜想是“每个大于 2 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 .在不超过 30 的素数中,随
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 30 的概率是
A. B.
C. D.
2.(2017 新课标全国Ⅱ理科)安排 3 名志愿者完成 4 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 1 项,每项工作由 1 人完成,
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A.12 种 B.18 种
C.24 种 D.36 种
3.(2016 四川理科)用数字 1,2,3,4,5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A.24 B.48
C.60 D.72
4.(2018 新课标全国Ⅰ理科)从 2 位女生,4 位男生中选 3 人参加科技比赛,且至少有 1 位女生入选,则
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_____种.(用数字填写答案)
5.(2018 江苏)某兴趣小组有 2 名男生和 3 名女生,现从中任选 2 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 2 名女
生的概率为 ▲ .
6.(2018 浙江)从 1,3,5,7,9 中任取 2 个数字,从 0,2,4,6 中任取 2 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___________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用数字作答)
7.(2017 浙江理科)从 6 男 2 女共 8 名学生中选出队长 1 人,副队长 1 人,普通队员 2 人组成 4 人服务队,
要求服务队中至少有 1 名女生,共有______种不同的选法.(用数字作答)
8.(2017 天津理科)用数字 1,2,3,4,5,6,7,8,9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至多有一个数字是偶数的
四位数,这样的四位数一共有___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
30 7 23
1
12
1
14
1
15
1
18
11
1.【解析】
.
故原式成立.
2.【解析】(1)原不等式可化为 ,
∴ ,即 ,
∴ ,
又∵ 且 ,∴ ,
∴ ,
又 ,∴ .
(2)由组合数的定义知 ,∴ .
又 ,∴ , , ,
当 时,原式 ;
当 时,原式 ;
当 时,原式 .
3.【答案】C
8! 8!68 ! 10 !x x
*xN
0 1 10
0 17 10
r
r
*r N
12
4.【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比 40000 大的五位数的万位只能是 4 或 5.
当万位是 4 时,由于该五位数是偶数,个位只能从 0 或 2 中任选一个,有两种情况,其余三位数字从剩下的四
个数中任选三个进行全排列,故有 种情况;
当万位是 5 时,由于该五位数是偶数,个位只能从 0、2 或 4 中任选一个,有三种情况,其余三位数字从剩下的
四个数中任选三个进行全排列,故有 种情况.
综上,满足题意的数共有
故选 B.
5.【答案】D
【解析】某同学计划从物理、化学、生物 3 科中任选两科,从政治、历史、地理 3 科中任选 1 科作为选
考科目,则该同学 3 科选考科目的不同选法的种数为 种.故选 D.
6.【答案】D
【解析】从这 7 人中任意选取 2 人的选法总数为 两人会说汉语的情况有
所以从这 7 人中任意选取 2 人进行深度采访,则这 2 人都会说汉语的概率为 .
7.【答案】C
【解析】若甲、乙抢的是一个 2 元和一个 3 元的红包,剩下 2 个红包,被剩下 3 名成员中的 2 名抢走,有
=12(种);
若甲、乙抢的是两个 2 元或两个 3 元的红包,剩下两个红包,被剩下的 3 名成员中的 2 名抢走,有 =6(种).
学@#
3 1
21 7
13
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得,甲、乙两人都抢到红包的情况共有 12+6=18(种).
8.【答案】C
1.【答案】C
【解析】通过计算得到选项 A,B,D 的左、右两边都是相等的.
对于选项 C, ,所以选项 C 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C.
2.【答案】D
【解析】∵ ,∴ ,
∴ ,故选 D.
3.【答案】C
【解析】一排共有 8 个座位,现有甲、乙两人就坐,故有 6 个空座.
∵要求甲、乙两人每人的两旁均有空座,
∴在 6 个空座的中间 5 个空中插入 2 个座位让甲、乙两人就坐,有 =20(种)坐法.
4.【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从 4 人中任选 2 人作为一个整体,共有 =6(种),
再把这个整体与其他 2 人进行全排列,对应 3 个活动小组,有 =6(种)情况,
所以共有 6×6=36(种)不同的报名方法.
5.【答案】D
AC !
m
m n
n m
2 2
2
1C A 42 2 12n
n n 7n
! 7! 7 6 5 4 1403! 4 ! 3! 3! 3 2 1
n
n
14
6.【答案】D
【解析】由已知,4 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共有 种不同的结果,
而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有两类不同的情况:
(1)一天一人,另一天三人,有 种不同的结果;
(2)周六、周日各 2 人,有 种不同的结果,
故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有 种不同的结果,
所以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选 D.
7.【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最左端只能排甲或乙,则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最左边排甲,则剩下 4 人进行全排列,有 种安排方法;
②最左边排乙,则先在剩下的除最右边的 3 个位置选一个安排甲,有 3 种情况,
再将剩下的 3 人全排列,有 种情况,此时有 种安排方法,
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种.故选 C.
8.【答案】B
【解析】将 12 名同学平均分成四组共有 种方案,四组分别研究四个不同课题共有 种方案,
第一组选择一名组长有 3 种方案,第二组选择一名组长有 3 种方案,第三组选择一名组长有 3 种方案,
第四组选择一名组长有 3 种方案,选取组长的方案共有 34 种,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满足题目要求的种数为 34= 34,故选 B.
9.【答案】D
【解析】①首位为 1: 种;
②首位为 2,第二位为 0,1 都满足题意,共 种;
42 16
1 2
4 2C A 8
2
4C 6
8 6 14
14 7
16 8
3 3 3 3
12 9 6 3
4
4
C C C C
A
4
4A
3 3 3 3
412 9 6 3
44
4
C C C C AA
3 3 3
12 9 6C C C
15
③首位为 2,第二位为 3,第三位为 0,1 都满足题意,共 种.
24+12+4=40.
综上,共有 40 个满足题意的四位数,故选 D. @#网
10.【答案】C
11.【答案】D
【解析】若三名同学从 3 个不同的检票通道口进站,则有 种;
若三名同学从 2 个不同的检票通道口进站,则有 种;
若三名同学从 1 个不同的检票通道口进站,则有 种.
综上,这 3 个同学的不同进站方式有 种,选 D.
12.【答案】40
【解析】除 A,B,C 3 个节目外,还有 7 个位置,共可形成 6 个空,从 6 个空中选 3 个位置安排 3 个节目,有
种方法,又 A 在中间,所以 B,C 有 种方法,所以总的排法有 =40 种.
13.【答案】72
【解析】由于要求同一队的球迷不能相邻,故可利用插空法求出不同的排法种数.
可分两步:
第一步,同一队的 3 名球迷不同的排法有 =6(种);
第二步,由于要求同一队的球迷不能相邻,所以另一队的 3 名球迷必须插入首、尾中的任一个空以及中间
的两个空中,不同的排法有 =12(种),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6×12=72.
16
14.【答案】96
15.【答案】24
【解析】甲、乙两件工艺品的摆放方法有 种,丙、丁与剩余的两件工艺品的摆放方法有 种,由分步
乘法计数原理可知,不同的摆放方法有 =24 种.
16.【答案】24
【解析】根据题意,第一类:大一的两名同学在乙组,乙组剩下的两个来自不同的年级,从三个年级中
选两个为 种,然后分别从选择的年级中再选择一个学生为 种,故有 种;
第二类:大一的两名同学不在乙组,则从剩下的三个年级中选择一个年级的两名同学在乙组,为
种,然后再从剩下的两个年级中分别选择一人为 种,这时共有 种.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得,共有 种不同的分组方式.
17.【解析】(1)原不等式即 ,
9! 9!69 ! 11 !x x
17
ii)甲、乙先排好后,再从其余的 5 人中选出 2 人排在甲、乙之间,与余下的 3 人全排列,则有 =
960(种)排法. 学@#
18.【解析】(1)把 3 名男生看成一个整体与其他人排列,有 种不同站法,
再来考虑 3 名男生间的顺序有 种不同站法,
故 3 名男生必须站在一起的排法有 种;
(2)6 名学生先站成一排有 种站法,再插入两名老师有 种站法,
故 2 名老师不相邻的站法有 种;
(3)先从 8 个位置中选出 3 个位置给 3 个女生有 种,
再在剩下的 5 个位置上排其余 5 人有 种,
故 4 名女生从左到右由高到矮的顺序的站法有 种.
19.【解析】(1)①方法一:4 个小球不同,4 个盒子也不同,是排列问题,恰好有一个空盒子的放法可分两步
完成.
6
6A
3
3A
3 6
3 6A A 4320
6
6A 2
7A
6 2
6 7A A 30240
3
8C
5
5A
3 5
8 5C A 6720
18
所以共有 ·2=8(种)放法.
1.【答案】C
【解析】不超过 30 的素数有 2,3,5,7,11,13,17,19,23,29,共 10 个,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
共有 种方法,因为 ,所以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 30
的有 3 种方法,故概率为 ,选 C.
2.【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得,一人完成两项工作,其余两人每人完成一项工作,据此可得,只要把工作分成三
份:有 种方法,然后进行全排列,由乘法原理,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种. 故选 D.
【名师点睛】(1)解排列组合问题要遵循两个原则:①按元素(或位置)的性质进行分类;②按事情发生
的过程进行分步.具体地说,解排列组合问题常以元素(或位置)为主体,即先满足特殊元素(或位置),再
3 1=45 15
2
4C 2 3
4 3C A 36
19
考虑其他元素(或位置).
(2)不同元素的分配问题,往往是先分组再分配.在分组时,通常有三种类型:①不均匀分组;②均匀
分组;③部分均匀分组.注意各种分组类型中,不同分组方法的求解.
5.【答案】 学@#
【解析】从 5 名学生中抽取 2 名学生,共有 种方法,其中恰好选中 2 名女生的方法有 种,
因此所求概率为
6.【答案】1260
【解析】若不取 0,则排列数为 ;
若取 0,则排列数为
因此一共有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7.【答案】660
【解析】由题意可得,“从 8 名学生中选出队长 1 人,副队长 1 人,普通队员 2 人组成 4 人服务队”总的
选择方法为 (种)方法,
其中“服务队中没有女生”的选法有 (种)方法,
则满足题意的选法有: (种).
3
10
2
5C 10 2
3C 3
3
10
4 1 1
8 4 3C C C
4 1 1
6 4 3C C C
4 1 1 4 1 1
8 4 3 6 4 3C C C C C C 660
20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的应用,有关排列组合的综合问题,
往往是两个原理及排列组合问题交叉应用才能解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理解题意很关键,一定多读题才
能挖掘出隐含条件.解题过程中要首先分清“是分类还是分步”、“是排列还是组合”,在应用分类计数加
法原理讨论时,既不能重复交叉讨论又不能遗漏,这样才能提高准确率.在某些特定问题上,也可充分
考虑“正难则反”的思维方式.
8.【答案】
【解析】 .
【名师点睛】计数原理包含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本题中组成的四位数至多有一个数
字是偶数,包括四位数字有一个是偶数和四位数字全部是奇数两类,先利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每一类
中的结果数,然后利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求总的结果数.
1080
4 1 3 4
5 4 5 4A C C A 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