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 MB
- 2021-06-08 发布
第二部分
专题二 解题技能提升练
14.
宏观原理微观应用专练
——
破解
“
不善于用宏观原理解决微观区域问题
”
难题
问诊例题
对点训练
栏目索引
1.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
劳动力
(2018·
全国文综
Ⅲ
)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
1
~
3
题
。
问诊例题
√
答案
解析
解析
D
对:加工企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由图可知,中心集镇周围乡村较多,结合材料可知,该县农民以务农为主,为兼顾农活,农民一般选择在距离较近的工厂打工,因此中心集镇更易招募周边劳动力
。
A
错:县城为区域的中心,其基础设施更完善
。
B
错:在山区的县城一般是一个县中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加工出来的产品,应该在县城的销售量会更大
。
C
错:县城是区域经济中心,资金比中心集镇更充裕
。
2.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
“
村
—
中心集镇双栖
”
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
从事商业活动
B.
留守子女上学
C.
兼顾务工务农
D.
扩大种田规模
√
答案
解析
解析
C
对:兼顾务工务农的农民,农忙时节在农村忙碌,农闲时节可能到中心集镇打工,因此
“
村
—
中心集镇双栖
”
居住模式对他们而言最适合
。
A
错: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一般会定居在商业活动频繁的中心集镇或县城,而不在农村居住
。
B
错:留守子女指长期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这些孩子上学时一般固定在学校及附近小范围区域,不可能在农村和中心集镇之间频繁移动
。
D
错:扩大种田规模的农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更适宜在农村定居。
3.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
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
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
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②③
对: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会带动农村的发展;大别山区为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且发展多种经营既有利于创收,又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故选
B
。
①④
错:山区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与乡村经济发展关系不大。
(1)
问题表现:虽然已经掌握了中国、欧洲等大尺度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等宏观原理,做题时却想不到,用不上。
(2)
问题成因:
①
知识理解不透彻;
②
应用训练不到位;
③
对知识的应用对象领悟不到位
。
(3)
应对策略:
①
透彻地审读材料;
②
多做同类训练
。
问题透视
(2018·
天津文综
)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
1
~
2
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
(
如图
)
及产生的影响
。
答案
解析
对点训练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
对如图所示地区
1936
~
2015
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
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
解析
D
对:图中所示地区主要淡水资源种类为冰川,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并形成地表径流而逐渐消失,只有少量湖泊水体在地势低洼处存留,故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
A
错:由于该区域淡水资源总量减少,即使全球气候变暖且蒸发能力增强,年蒸发量也处于减少状态
。
B
错:河湖的主要补给水体为冰川融水,由于冰川水体已经基本消融殆尽,故图中河湖水量不会持续稳定增加
。
C
错: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物种类也会发生变化。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2.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
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
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
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
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答案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解析
解析
D
对:潮汐是海水周期性上涨和回落的一种自然现象,洋流是海水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现象,两者都不能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故不能作为主要依据
。
A
错:沿海地区的海拔低则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就广,反之就少
。
B
错: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大则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就广,反之就少
。
C
错: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大则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就广,反之就少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2018·
海南地理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
“
木匠之乡
”
。
2008
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2016
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
7 500
多家,从业人员
40
多万人,产值达
1 010
亿元。据此完成
3
~
4
题。
3.
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康资金
雄厚
B
.
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
南康木材
丰富
D
.
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解析
√
解析
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型升级,因此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会促使南康木匠大批返乡,故
B
正确
。
与
我国沿海地区相比,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南康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南康资金雄厚不符合事实;材料显示南康家具产业所需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且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说明南康木材原料不丰富,且材料中未提及沿海地区家具需求状况,故
A
、
C
、
D
错误。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4.
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
增加木材进口
B.
挖掘本地市场
C.
加大宣传力度
D.
组建企业集团
解析
√
解析
当前
南康家具产业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缺乏品牌产品;南康家具企业高达
7 500
多家,企业数量多,彼此之间易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市场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组建企业集团,可以协调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故
D
正确
。
增加
木材进口、挖掘本地市场、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但不是
“
最有效措施
”
,故
A
、
B
、
C
错误。
水稻土是水田中肥沃的土壤。下图是
“
某山区梯田示意图
”
。完成
5
~
6
题。
答案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解析
5.
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
气候
C.
生物
D
.
人类活动
解析
从
图中看地形崎岖,坡度较大,靠自然力量很难形成水稻土,人类修建梯田是关键,所以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选择
D
。
√
6.
随着海拔升高,梯田中水稻土
A.
厚度增加
B.
养分减少
C.
物质迁移加快
D.
化学过程强度变弱
答案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解析
随着
海拔升高,侵蚀作用越强,梯田中水稻土厚度越薄,
A
错
;
土壤
中养分主要来自水稻秸秆和人工施肥,海拔对其影响小,
B
错
;
梯田
地面都是相对平坦,物质迁移速度相差不大,
C
错
;
海拔高
,气温低,化学过程强度变弱,
D
对。
解析
K
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海拔较低地区生长着蕨类等茂密植被,它们依靠微小的孢子和种子繁殖。岛上人口较少,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当地政府希望雇佣英国农民,并为本岛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种植技术,以减少对食品进口的依赖。据此完成
7
~
9
题。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解析
7.
该岛食品进口依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不足,生产规模小
B.
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
C.
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
D.
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海运
√
解析
从
材料中可知,该岛人口较少,劳动力短缺,农业种植技术欠缺,导致食品大量依赖进口。故
C
项正确
。
该
岛人口较少,尚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土地资源充足。故
A
项错误
。
该
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海拔较低地区生长着蕨类等茂密植被,适宜放牧。故
B
项错误
。
交通
运输不是该岛食品进口依赖程度高的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8.
下列地点中,与岛上植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
里约热内卢
B
.
开普敦
C
.
罗安达
D.
布宜诺斯艾利斯
答案
解析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解析
读
图可知,里约热内卢、罗安达两地所处的纬度较低,与该岛纬度差异较大,水热条件不同,因此植被亲缘关系较远;开普敦、布宜诺斯艾利斯与该岛所处的纬度相当,但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干燥,与该岛差异较大,因此与该岛上的植被亲缘关系最近的最有可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
。
9.
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A.
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受盛行西风影响且风力强劲
D.
地势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
答案
解析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解析
读
图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全年受风力强劲的盛行西风影响,夏季不可能干燥。故
B
项错误,
C
项正确
。
读
图可知,该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说明该岛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属于喷出岩,黑色多孔。故
A
项正确
。
火山喷发
形成的火山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故
D
项正确
。
塞罕坝海拔
1 010
~
1 940
米。
20
世纪
60
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
50
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
“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
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
10
~
12
题
。
答案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0.
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
落叶阔叶林
B
.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林
D
.
常绿阔叶林
√
11.
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
风力较大,
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答案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2.
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减轻风沙危害
C.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
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
答案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见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
18
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
20
世纪
50
年代进一步恶化,
70
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菜茵河被人们称为
“
欧洲下水道
”
,污染治理难度十分艰巨。
1950
年
7
月,瑞士、法国、卢森堡、联邦德国和荷兰在瑞士巴塞尔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过不懈治理,今天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得较好的一条河流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下图为欧洲西部示意简图
。
(
1)
图中甲地钢铁工业所需的绝大部分铁矿石靠进口,甲、乙两地钢铁公司进行联营。简述将炼钢厂建在甲地,炼铁厂建在乙地的主要原因。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甲
地可发挥钢铁厂设备和技术优势;乙地具有港口优势,便于进口铁矿石,减少转运成本。
答案
(2)
分析英国呈现
“
东耕西牧
”
的自然原因。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东部
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光照丰富;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西部地处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利于牧草生长;西部以山地为主,不利耕作,但利于发展畜牧业
。
答案
(3)
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及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的原因。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流经
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差。 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
年
8
月,千人涌入格尔木草原疯狂盗采野生黑枸杞,造成草原植被严重破坏。黑枸杞是我国西部特有的多年生多棘刺灌木,其果实因含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价格昂贵,主要出产于柴达木盆地。人工种植黑枸杞,播种期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再在地膜上面全面覆土
1.5
~
2cm
,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
右
图
为柴达木盆地野生黑枸杞分布图。
(1)
从气候角度说出野生黑枸杞的生长习性。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耐寒
、耐旱、喜光、喜温凉。
答案
(2)
分析黑枸杞播种时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的原因。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该
地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地膜覆盖可以保持土壤温度
(
或提高夜间土壤温度
)
;该地干旱少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该地光照强烈,膜上覆土可以减少强光对幼苗的伤害。
答案
(3)
有人建议在柴达木盆地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你是否赞同?简述理由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答案
答案
赞同
:环境洁净,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黑枸杞天然无污染,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带动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不赞同:破坏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www.91tao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