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MB
- 2021-06-07 发布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馕不只是新疆人的传统食物,当我们把视线扩展时,从簿馕饮食带示意图可以发现相似的簿馕食俗。读图完成1~2题。
1. 簿馕饮食带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
A.高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 B.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C.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 D.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
2.该饮食带所属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有( )
①地中海型农业 ②游牧畜牧业 ③牧场畜牧业
④旱作农业 ⑤热带种植园农业 ⑥水田农业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
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7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3、4题。
3. 该国( )
A.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B.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4. 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
A.18℃ B.16℃ C.14℃ D.10℃
读某区域图,回答5、6题。
5. 图中阴影地区是优质翡翠产地,含翡翠矿石的沉积物分布于山丘的宽河道内,根据信息判断该地翡翠矿石开采时间集中于( )
A.1~5月 B.6~10月
C.8月~次年3月 D.11月~次年5月
6. 图中甲港口是通向我国的油气管道的起点,该管道建设的最大障碍因素是 ( )
A.地形地质 B.水文气象
C.居民搬迁 D.高寒冻土
下图代表印度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 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8. 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9、10题。
9.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10.“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C.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D.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结合某区域地图,回答11—12题
11.影响①地年平均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沙漠 D.纬度
12.有关该区域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
B.气候炎热,气候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
C.矿产资源贫乏
D.经济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季节等气温等距平线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M点数值及原因分别为
A.大于-4℃,地处中纬 B.小于-4℃,深居内陆
C.大于-4℃,地势低平 D.小于-4℃,西风影响
14.上图所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敦高温少雨
B.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附近草原满目枯黄
C.法国北部小麦正值生长期
D.菲律宾沿岸台风频发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6.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66号公路(Route 66),由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一路连贯到加州的洛杉矶,始建于1926年11月11日,1985年退役。读下图,结合材料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66号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公路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②仍是美国人口迁移的重要通道
③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该西段公路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④旅游业的发展是该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有关66号公路沿线自然带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路中部穿过美国的冬小麦产区
B.公路全线缺失亚热带的自然带类型
C.芝加哥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美国重要的玉米带
D.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加州沿海农业由放牧业转变为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
秘鲁首都利马因“无雨之都”的称号而闻名于世。读图回答19、20题。
19、利马的年平均降水量仅21毫米,它被称为“无雨之都”的原因是( )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②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③盛行风向基本与海岸平行
④沿岸有稳定的逆温层,水汽难以向上输送成云致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20、下列关于利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房屋以平顶为主
B.全年炎热干燥
C.街道上排水设施不完善
D.利马降水少,但冬季多浓重湿雾
读甲、乙、丙、丁四图,回答21—22
21.在图乙所示的日期时,图甲中M、N、P、Q处于多雨季节的是( )
A.M B.N C.只有P点 D.P、Q
22.当日期为图丁反映的日期时,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丹顶鹤活跃于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北太平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D.长江流域有梅雨天气
二、综合题。
23.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地处南太平洋的新西兰领土由南岛和北岛组成,面积26.8km2,人口439万(2010年),山区面积约占全国四分之三。南北岛之间的库克海峡是世界上 风浪最大的海峡之一,尤其是在冬季,惊涛拍岸,令人叫绝。新西兰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是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但粮食不能自给。2014年11月,习 近平主席访问新西兰,加强两国农牧业合作成为访问的重要议题。
下图为新西兰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下表为新西兰与西欧地区奶牛牧场系统比较表。
新西兰
西欧地区
饲料来源
人工草场
饲料作物
放牧方式
舍外
舍内
规模大小
大
小
繁殖周期
一年定期产仔一次
人工调节后全年均可产仔
投入劳动力
少
多
市场
全球
国内
(1)说出库克海峡表层海水常年流向。分析相对于夏季,库克海峡冬季风浪大的原因。(8分)
(2)分析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8分)
(3)与西欧地区相比,新西兰乳畜业需要克服哪些不足。(6分)
(4)我国某大型企业将在新西兰建立大型乳制品生产基地。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请说明理由。(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首都,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尼亚萨森林,市内用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组成的色彩缤纷的花坛随处可见.植树造林,养花种草,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己成为布加勒斯特居民的传统和爱好。如今的布加勒斯特,绿荫如盖,花木成林,湖水片片,成为一座“花园城市”。下图是布加勒斯特所在地区的地形、降水、水系分布图。
(1)简要说出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2)分析布加勒斯特城市早期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6分)
(3)分析布加勒斯特成为“花园城市”的主要原因。(6分)
(4)多瑙河下游历史上多发生春季洪涝灾害,试分析多瑙河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D
A
B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A
C
C
D
A
C
B
题号
21
22
答案
D
C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3、【答案】
(1)自西向东(或西北北向东南)(2分);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2分),南北温差大(2分),导致南北气压差达,导致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所以风浪大。
(2)国土面积小(2分);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2分);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和粮食作物生长(2分);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占居大量耕地(2分)
(3)季节性强,产量不稳(2分);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 场价格影响大(2分);远离主要市场消费地,运输成本高(2分)
(4)(本小题,学生只需选择某一方面作答即可)
答案一:可行(2分) 理由:能源品质好(2分);草场丰富(2分);两国政府加强合作,政策支持(2分);中国奶制品市场广阔(2分)(“理由”共4分,任意答对2点即可)
答案二:不可行(2分) 理由:当地劳动力不足(2分);距离市场远,运输成本高(2分);当地市场狭小(2分)(“理由”共4分,任意答对2点即可)
24.【答案】
(1)降水分布不均(2分),白西向东呈减少趋势(2分)。原因:该地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较大(2分),且自西向东受地形影响盛行西风影响逐渐减小(2分)
(2)地形平坦(2分),土壤肥沃,便于为城市发展提供农产品;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分);气候温暖湿润,水热适宜(2分),便于人类活动的开展。
(3)气候适宜,适宜植物的生长(2分);国家政策的支持(2分)及当地人们绿化观念较深(2分)。
(4)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流域面积广,短时间内汇聚径流量大(2分);河流有结冰期,由低纬流向高纬,春季多凌汛(2分);上游冬季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