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MB
- 2021-06-07 发布
崇明县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高三一模测试卷
生 命 科 学
考生注意:
1.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作答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的相应区域。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不食不洁生水和生贝壳类海产品是防止霍乱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推断霍乱弧菌的传播方式是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图1
C.媒介物传播 D.病媒传播
2.某同学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细胞结构,
他所观察的细胞最有可能所属的生物是
A.颤藻 B.细菌
C.人 D.菠菜
HO P~O P~O P O CH2
O
O
O
O
OH
OH
OH
OH
OH
NH2
N
N
N
N
3.下列物质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现象的是
CH2OH
H
HO
OH
OH
OH
H
H
O
A. B.
H2N C CO NH C CO NH C COOH
H
H
H
H
CH3
CH2 COOH
NH2 C COOH
H
H
C. D.
图2
葡萄糖(胞外)
葡萄糖(胞内)
糖酵解
丙酮酸
乙醇
呼吸链中断
缺O2
O2
突变酵母
线粒体
4.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
使用。图2为呼吸链突变酵母的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突变酵母依旧能产生[H]
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5.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图3所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3
甲
乙
丙
20μm
20μm
20μm
A.由甲到乙需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
B.甲、乙、丙不能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液泡内溶液浓度较低
D.由乙到丙的过程中需滴加清水引流
图4
每分钟铃声的数量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75
平均的心跳频率(次/min)
退役的水兵
学生
×
×
×
×
×
●
●
●
●
●
6.二战期间,人们用每分钟100次响铃的铃声来
提醒水兵前往作战基地,战后,退役水兵和学
生共同完成如图4所示的研究。对该研究结果
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每分钟100次的响铃对士兵来说是条件
刺激
B.每分钟100次的响铃对学生来说是无关
刺激
C.大于每分钟100次响铃之后,士兵的条
件反射逐渐消退
D.士兵听到响铃后心率加速是在作战中强
化的结果
图5
肌膜
突触前膜
Ach受体
7.肌肉细胞可接受来自神经元的神经递质信号Ach并
引起肌肉收缩(如图5),但该神经——肌肉突触易
受化学因素影响,如:毒扁豆碱可使突触间隙中的Ach
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Ach释放;箭
毒可与Ach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离子通道开放。
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A.仅毒扁豆碱 B.毒扁豆碱和箭毒
C.肉毒杆菌毒素和箭毒 D.三者均可
图6
光
b
a
8.下列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对植物所起的主要作用,与图6中
生长素在a处所起作用相反的是
A.2,4-D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9.下列药物作用效果中不利于降低血压的是
A.扩张血管 B.阻滞交感神经活动
C.排盐利尿 D.促进肾上腺激素释放
10.某同学欲利用图7中所示装置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他应该选择的装置有
图7
I II III IV
A.I和II B.I和III C.III和IV D.II和IV
11.生殖细胞内DNA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在子代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与这一结果无关的生理过程是
A.减数分裂 B.受精作用 C.有丝分裂 D.细胞分化
12.手背上的血管夏天要比冬天更为明显,这可体现人体为了维持体温恒定而引发
A.血管扩张,减少产热 B.血管收缩,增加散热
C.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D.血管收缩,减少产热
表1
培养细胞
抗原
抗体
①B细胞
加入
极少
②T细胞
加入
不产生
③B细胞+T细胞
加入
产生
④B细胞+T细胞
不加入
不产生
⑤未经分离纯化的脾脏细胞
加入
产生
13.生物学家Claman和Mitchell等
从小鼠脾脏分离纯化出B细胞、
T细胞,并探究其经抗原诱导刺
激后产生抗体的情况,实验组及
检测结果见表1。若要证明T细
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
体的能力,应选择的实验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大量出汗后仅补充水而不补充NaCl会造成血液脱水,其原因是
A.细胞外液电解质流失 B.血浆渗透压下降
C.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15.秋水仙素诱导基因突变的2种机制:(1)秋水仙素分子结构与DNA分子中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分子中;(2)插入到DNA碱基对之间,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秋水仙素可能引发的结果推断不合理的是
A.基因复制时配对错误 B.转录过程受阻
C.翻译过程受阻 D.DNA结构局部解旋
图8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f
g
h
a
b
e
d
c
f
g
h
甲
乙
16.图8中甲、乙两个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甲和乙发生的变异
类型分别是
A.缺失和易位 B.替换和易位
C.缺失和倒位 D.易位和倒位
图9
17.A是人体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如图9)的基因,正常情况下,
在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
携带A基因的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8.下列各项中属于克隆技术是
A.把鲤鱼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到去核鲫鱼成熟卵中
B.体外培养基底层干细胞来培植皮肤用于植皮手术
C.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结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工授精的受精卵体外培养形成胚胎
19.将携带抗M基因、不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携带抗N基因、不带抗M基因的鼠细胞融合,获得的胞质杂种细胞具有M、N两种抗性。该实验证明了
A.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
C.抗M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D.抗N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20.利用尿糖试纸可以快速方便地化验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下列与酶相关的技术或是原理没有在尿糖试纸的制造或是使用过程中体现的是
图10
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
某无色物质
尿糖标准比色卡
葡萄糖+O2
葡萄糖酸+H2O2
H2O + O
有色物质
确定尿中葡萄糖含量
①
②
③
④
A.酶的高效性 B.酶的固定化技术 C.酶的专一性 D.酶活性的抑制
二、综合题(共60分)
(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0分)
某研究所对天目山不同海拔檫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调查,根据海拔由低到高分别确立了Pop1、Pop2、Pop3、Pop4和Pop5等5个海拔群体。
21.若要调查天目山檫木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通常采用 (方法)。
2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个种群能够在不同海拔环境下生存是 的结果。
23.测定天目山檫木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最简便的方法是通过 来测定5个种群DNA片段的相似性。经测定,得到表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遗传相似性越高,遗传距离则越 。(选填“近”、“远”)
表2
遗传相似性
Pop1
Pop2
Pop3
Pop4
Pop5
遗
传
距
离
Pop1
0.78
0.78
0.63
0.52
Pop2
0.25
0.82
0.77
0.64
Pop3
0.25
0.20
0.66
0.63
Pop4
0.46
0.26
0.41
0.81
Pop5
0.66
0.45
0.46
0.21
24.经调查,人类活动是影响天目山各海拔檫木种群遗传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但还未处于濒危状态。为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下列方法最为可取的是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离体保护 D.禁止人类活动
(二)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10分)
防御素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抗菌多肽,为了对“重组人β防御素-3”(rhβD-3)的抗菌性进行研究,在分别培养了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均放入浸泡过X和Y两种rhβD-3溶液浓度的圆形滤纸,实验结果:“X”纸片周围形成抑菌圈,“Y”纸片周围无抑菌圈(图11)。
A
Xμg/mLμg/mL
Yμg/mLμg/mL
B
X μg/mL
Y μg/mL
图11
抑菌圈
25.根据前期测定到的不同浓度rhβD-3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曲线图12,
可推断出A培养皿中的是 菌。
26.据图12分析,浓度Y的值大约在 μg/mL范围内。
27.根据图13对rhβD-3在不同温度下保存的稳定性检测结果,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多选)。
A.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抗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B.将rhβD-3于℃低温贮存4周,其抗菌活性变化不大
C.高温不利于维持rhβD-3多肽的空间结构
图13
0
7
14
21
28
时间 (d)
抑菌圈直径 (mm)
22
20
18
16
14
12
-70℃
-20℃
25℃
37℃
4℃
D.温度越高,rhβD-3的抗菌活性就越差
图12
传统的抗菌素主要作用于病原微生物的酶;而防御素主要作用于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病原微生物不易产生耐药性。
28.靶细胞(病原微生物)易对传统的抗菌素产生耐药性的根本原因是 。
29.青霉素的抑菌原理和防御素的抗菌原理的差异体现在 。
(三)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0分)
研究人员以蓝细菌的光合作用(图14实线途径)为研究模型,通过引入NADPH依赖型的脱氢酶,创建了只消耗NADPH而不额外消耗ATP的异丙醇生物合成途径(图14虚线途径),并测量对比改造后的蓝细菌(SM7)和野生蓝细菌(WT)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图14
表3 细胞内NADPH和ATP的浓度
品系
NADPH
(pmol/OD730)
ATP
(pmol/OD730)
WT
193.5
39.28
SM7
112.83
62.53
30.下列不属于蓝细菌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同过程的是 。
A.在叶绿体中发生水的光解 B.CO2的固定
C.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供暗反应所用 D.释放氧气
31.据表3分析,改造后的蓝细菌(SM7)和野生蓝细菌(WT)相比NADPH的消耗量
(选填“增加”“减少”“不变”),结合图14可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32.蓝细菌内ATP的来源除图14中所示外,还来自于 这一生理过程。
33.结合表3和图15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图15
(μmol/m2/s)
A.SM7光反应速率的饱和值约是WT的2倍
B.当光反应速率达到饱和点后,就不再随着
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改变
C.SM7的ATP的消耗量增加,光合作用的效
率提高
D.SM7相比WT更适应自然界中光强的剧烈
变化
(四)回答下列有关动物体代谢调节与内环境自稳态的问题。(12分)
研究发现SORLA是影响脂肪组织代谢平衡的一个蛋白分子,该分子表达过多会改变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导致脂肪细胞脂解活性(脂肪分解的能力)改变。
图16
图17
34.根据测定的SORLA表达量与BMI的关系图17,初步判断SORLA的过度表达会导致脂肪细胞脂解活性 。(选填“上升”“不变”“下降”)
35.结合图16,胰岛素在脂肪代谢中所起到的作用是 、 。
研究发现,SORLA能够对胰岛素受体进行标记,防止胰岛素受体进入溶酶体发生降解。
36.溶酶体内能够降解胰岛素受体的有效物质是 。
37.下列对SORLA表达异常最终导致体重变化的作用机理解释合理的是 (多选)。
A.SORLA表达过量,被溶酶体降解的胰岛素受体减少
B.SORLA表达过量,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
C.胰岛素受体增加,促进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
D.甘油三酯无法运出脂肪细胞,一旦降解异常则易在脂肪细胞内积累
38.研究还发现在正常饮食情况下SORLA表达水平并不会对体重造成影响,只有不健康饮食情况下才会出现不良影响。下列哪些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SORLA过度表达引起的症状 。(多选)
A.低蛋白 B.低脂 C.低糖 D.低盐
(五)回答有关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的问题。(8分)
图18为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的某红绿色盲(伴性遗传,基因为H、h)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族中1号和2号的父母都不携带红绿色盲基因;6号无红绿色盲基因且是秃顶,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基因型及相应的表现型见表4。
红绿色盲女
红绿色盲男
表4
DD
Dd
dd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图18
39.关于该家族红绿色盲病基因根本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号的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B.1号发生X染色体畸变
C.2号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D.2号发生基因突变
40.10号关于红绿色盲和秃顶的基因型是 。
41.10号和11号夫妻在婚前进行了遗传咨询。结合图18和表4中的信息,若生男孩,其既患红绿色盲又患秃顶的概率是 。
42.若9号因受伤而出血不止急需输血,肯定能给他输血的旁系血亲有 号。
(六)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10分)
为制备目的基因Y(图19)与质粒X(图20)的重组DNA,将质粒X与含Y的DNA片段加入含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gIⅡ与BamHⅠ的反应混合物中,酶切后的片段再加入含有连接酶的反应体系中。其中,质粒X含有leu2基因,可用于合成亮氨酸,目的基因Y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
BamH I BamH I
目的基因Y
(500bp)
(包含KanR)
图19
质粒X
(2800bp)
Bgl II
leu 2
图20
BgI II和BamH I的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
图21
BgI II
-AGATCT-
-TCTAGA-
BamH I
-GGATCC-
-CCTAGG-
43.根据图21分别写出BgI Ⅱ与BamHⅠ酶切后形成的末端序列: 、 。
44.BgI II酶切后的质粒与BamHⅠ酶切后的目的基因Y能够连接的原因是 。
将连接后的产物转化入一种Z细菌,Z细菌对卡那霉素敏感,且不能在缺乏亮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
45.使用BgI II处理重组质粒,可以得到 。
A.长度为3300bp的环状DNA
B.长度为3300bp的线形DNA
C.长度为2800bp和500bp的线形DNA
D.长度为2800bp的环状DNA
46.要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Z细胞,应选择 。
A.卡那霉素和亮氨酸均含的培养基
B.卡那霉素和亮氨酸均不含的培养基
C.含卡那霉素但不含亮氨酸的培养基
D.含亮氨酸但不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
2016学年崇明区生命科学高二高三等级考一模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D
D
C
C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A
B
C
C
B
B
C
D
二、综合题
(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0分)
21. 样方法(2分)
22. 自然选择(2分)
23. PCR(或聚合酶链式反应)(2分) 近(2分)
24. A(2分)
(二)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10分)
25. 金黄葡萄球菌(2分)
26. 5-10(2分)
27. ABC(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28.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2分)(答出“基因突变”得1分)
29. 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防御素作用于细胞膜(2分)
(三)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0分)
30. A(2分)
31. 增加(2分) SM7的NADPH除用于卡尔文循环外,还用于异丙醇的形成途径(2分)
32. 呼吸作用(2分)(答“有氧呼吸”得1分)
33. AD(2分)
(四)回答下列有关动物体代谢调节与内稳态的问题。(12分)
34. 下降(2分)
35. 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2分)、 抑制甘油三酯转化为糖类物质(2分)
(顺序颠倒不影响答题得分)
36. 蛋白水解酶/蛋白酶(2分)
37. ACD(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38. BC(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五)回答有关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的问题。(8分)
39. A(2分)
40. DdXHXh(2分)
41. 1/4(2分)
42. 5(2分)
(六)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10分)
—G 或 GATCC—
—CCTAG G—
—A 或 GATCT—
—TCTAG A—
43. (2分) (2分)
44. 酶切后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分)
45. A(2分)
46. C(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