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0.00 KB
- 2021-06-07 发布
高二年级第4次月考数学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备注:考生必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的倾斜角是 ( )
A. B. C. D.
2.若一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为 ,在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 )
A. B. C. D.
3. 命题“若,则或”的否命题是 ( )
A. 若,则或
B. 若,则且
C. 若,则或
D. 若,则且
4. 对于平面和两条不同的直线、,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 若与所成的角相等,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5. 设函数f(x)在定义域内可导,y=f(x)的图象如下右图所示,则导函数y=f ¢(x)可能为( )
x
y
O
A B C D
6. 一个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其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这个四棱锥的体积是 ( )
A. B.
C. D .
6. 设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上存在点使得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7. 如图,直三棱柱中,,点分别是的中点,
若,则与
所成的角是 ( )
A.
B.
C.
D.
9.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则判断框内应填
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10. 已知M为椭圆上一点,
F1、F2是两焦点,且∠,∠,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11. 设函数,则( )
A. 为的极小值点 B. 为的极小值点
C. 为的极大值点 D. 为的极大值点
12. 如图,矩形长为6,宽为4,在矩形内随机地撒300颗黄豆,数得落在椭圆外的黄豆数为
96颗,以此试验数据为依据可以估计出椭圆的面积约为( )
A. 7.68 B. 8.68
C. 16.32 D. 17.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若x、满足和,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 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值为___________。
15. 把“二进制”数化为“五进制”数是 。
16.(文科)函数恒过定点A,则A的坐标为 。
(理科)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10分)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向量
与平行。
(Ⅰ)求; (Ⅱ)若求的面积。
18. (本小题共12分)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等比数列满足,
,。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如果数列为递增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
19. (本题12分)从一批苹果中,随机抽取50个,其重量(单位:克)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分组(重量)
频数(个)
5
10
20
15
(1)根据频数分布表计算苹果的重量在的频率;
(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重量在和的苹果中共抽取4个,其中重量在的有几个?
(3)在(2)中抽出的4个苹果中,任取2个,求重量在和中各有1个的概率。
20. (本题12分)如图,在三棱锥中,,,
BC平面PAC。
(Ⅰ)求证:;
A
P
B
C
(Ⅱ)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Ⅲ)(理科做,文科不做)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21. (本题共12分)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
(1)求的值;
(2)若对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2.(本题共12分)如图,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c,0),F2(c,0).
已知点M 在椭圆上,且点M到两焦点距离之和4。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与MO(O为坐标原点)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
A,B(A,B不重合),求O·O的取值范围。
沾益县2015━2016学年上学期学业水平评价
高二年级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D 5. D 6. B 7. C 8. D 9. B 10. B 11. B 12. C
二、 填空题
13. [1,3] ; 14.- 8
15. 324(5) ; 16. 文(0,2) 理 2
三、解答题
17. (I)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
得,
,从而,由于,所以; 5分
(II)解法一:由余又弦定理,得,代入数值求得,
由面积公式得
面积为.解法二:由正弦定理,得,从而又
由知,所以,由,计算得
,所以面积为. 10分
18. (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由题意得
.代入得,解得或(舍).
所以.所以;或. 6分
(Ⅱ)因为数列为递增数列,
所以.所以,
,相减得,
所以. 12分
19.解:(1)重量在的频率为:;……3分
(2)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重量在和的苹果中共抽取4个,则重量在的个数为:;…………6分
(3)设在中抽取的一个苹果为,在中抽取的三个苹果分别为,从抽出的个苹果中,任取个共有,,,,,种情况. ……………9分
其中符合 “重量在和中各有一个”的情况共有3种;设“抽出的个苹果中,任取个,重量在和中各有一个”为事件,则事件的概率. ……………………………………12分
20. 本题12分)解:(Ⅰ)取中点,连结.
,.
,.
,平面.
平面, .
(Ⅱ)AB=AP=PB,PC=2,S△APC =2,VP-ABC=VB-APC=1/3S△APC*BC=4/3
A
P
B
C
E
(Ⅲ)(理科)取中点.连结.
,
,
又,,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9分
,
又,
,
,,
在,.
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12分
21.解:(1) 在处取得极值
∴ ……4分
(2)由(1)得
∵对恒成立,
∴对恒成立,
即对恒成立, ……………6分
令 ,
,解得,(舍) ………8分
在单调递减,单调递增
,∴ ∴ ………12分
22. 解:(1)∵2a=4,∴ a=2,又M在椭圆上,
∴+=1,解得b2=2,∴所求椭圆方程+=1.
(2)由题意知kMO=,∴kAB=-.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x+m,联立方程组
消去y,得13x2-4mx+2m2-4=0,
Δ=(-4m)2-4×13×(2m2-4)=8(12m2-13m2+26)>0,
∴m2<26,设A(x1,y1),B(x2,y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x1x2=,
则O·O=x1x2+y1y2=7x1x2-m(x1+x2)+m2
=∈.
∴O·O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