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00 KB
- 2021-06-07 发布
第2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单元提升(二)
1.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区别
古希腊
古罗马
文明的拓展方式
通过城邦间摩擦、战争,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希腊文明
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国家的形式
分散的城邦制,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军事帝国,由元首制过渡到帝制,并进行法制建设
政治体制及统治方式
由君主制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实现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贵族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国家主要机构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
执政官、元老院、大法官、平民保民官等机构
对文明的贡献
民主制、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
2.古代希腊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 4 -
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建设提供了思想渊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轮番而治
是现代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是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
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
“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是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
是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
3.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中国
古希腊、罗马
制度特点
实用性、集体、等级等
理性、个体、平等等
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趋向民主
政治改革、法律制度
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其专制,后是独裁,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进一步促使文明的延续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典例】 (2016·江苏单科)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 4 -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解析 雅典公民利用代表多数人意志的“陶片放逐法”将功臣地米斯托克利放逐的现象反映了直接民主下,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A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针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保障雅典民主政治,不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直接民主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说明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但没有涉及到导致雅典的派系纷争,故C项错误;材料讲述“陶片放逐法”体现主权在民没错,只是讲述“陶片放逐法”无法真正体现公平正义,没有体现导致城邦内部混乱,故D项错误。
答案 A
【方法技巧】 历史情境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1.从题型结构上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题干中引入一些文字、图形、表格、照片等材料,依据材料组成新情境,并据此设置备选项。
(2)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
2.命题趋势:此类题目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或可判断的历史事件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理解、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和历史结论、历史
阶段特征的归纳总结,能很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素养,是高考的主要题型。
3.命题特征:此类考题史料来源渠道多,知识覆盖面广,不仅考查基础知识识记,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分析材料和形成完整准确认知的能力。
4.题型特点:所选材料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难度一般适中,考古新材料和文学传说类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跳出课本束缚,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注重对自己历史思维的培养,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解答技巧
1.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提取有效信息,把握其本质含义。
2.读材料后的关键信息:如材料出处、作者、隐性时间等,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和史实态度。
3.链接课本中的知识:虽然题目都是采用史料和图片等来设置新情境,但是考查的依然是基本史实,因此要把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结合,做到信息转换。
- 4 -
4.分析备选项与题干关系:排除干扰、错误选项,做到知识的有效整合,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变式演练】 (2016·福建龙岩期中)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如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这个名字刻在贝壳上。这表明雅典( )
A.民主权力曾被公民滥用
B.公民对政治家极度厌恶
C.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
D.公民参政意识十分强烈
解析 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创立的民主方式,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因为公民自身的素质和个人喜好,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材料信息即体现了这一内容,故A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一种以民主的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是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公民积极参加,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体现在公民具有普遍的法律意识,故C项错误;公民参政意识十分强烈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但不符合题干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A
- 4 -
相关文档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A2021-06-07 19:19:166页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2021-06-07 19:12:0347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2飞2021-06-07 19:11:0112页
- 高中英语必修2教案:Wildlife protec2021-06-07 19:08:574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3节 欧姆定2021-06-07 19:05:517页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5练习:Unit 1 S2021-06-07 19:03:506页
- 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课时练习及章2021-06-07 19:03:376页
- 数学理卷·2017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2021-06-07 19:02:428页
- 高中数学选修第3章3_2同步训练及解2021-06-07 19:00:524页
- 2020版高中化学 第1章 认识化学科2021-06-07 18:58: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