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06-07 发布
民乐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一题得2分,共70分)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1~2题。
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A.库布齐沙漠 B.土默川平原
C.呼和浩特市 D.阴山山脉
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 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A.地质条件稳定
B.年降水量增多
C.灌溉条件改善
D.黄河水量减少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长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
C. 三江平原 D. 四川盆地
4.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 地形封闭 B. 降水均匀
C. 山河相间 D. 地势低平
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5.关于表中③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
②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
③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 果、棉生产基地
④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下面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描述,恰当的是( )
A. 植被从东部季风区至西北由森林逐渐向荒漠逐渐过渡
B. 两个区域的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均为距海的远近
C. 季风气候显著,但东部地区更为明显
D. 海拔较低,西北地区的盆地尤为明显
网购越来越流行的今天,物流业发展迅速,业务量大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为追踪物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8.为制定最佳物流线路图,最需要合成以下图层信息( )
A. 交通图与居民区图 B. 地形图与居民区图
C. 商业区图与交通图 D. 地形图与交通图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0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0.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下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11-12问题。
11.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A→B→C
B.B→C→A
C.B→A→C
D.C→A→B
12.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 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 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D. 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14.推断香根草可能具有的特性是( )
A. 喜阴凉 B. 耐旱涝
C. 根系横向生长 D. 茎干中空而脆
15.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袋结合可以( )
A. 增加河流水量 B. 减少河道淤积
C. 缩短使用期限 D. 减轻旱涝灾害
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
A. 甲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丁 D. 乙和丙
17.下列有关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土壤侵蚀,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 B. 环境污染,富营养化加剧
C. 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 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 治理盐碱地 B. 植树造林
C. 保护沼泽地 D. 退耕还草
19.该区域可能位于:( )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内蒙古高原西部 D. 黄土高原中部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20.下列数值中分别属于A、C两地区农业生产生产潜力的是( )
A. 1800,400 B. 1750,250
C. 1900,600 D. 1700,200
21.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继续围垦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B. 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
C. 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
D. 推进产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22~23题。
22.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减少
读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24.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电
25.下列关于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B. 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 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 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26.下列做法不符合我国能源利用实际情况的是( )
A.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继续提高煤炭的地位
B. 大力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
C. 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
D. 加大能源勘探投入,建立必要的战略储备
下图为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7.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b段应效仿fc段和eb段,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②bc段应发挥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
③流域内应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④bc段的梯级开发促进了fc段灌溉农业的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28-29题。
28.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9.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30~31题。
30.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3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C.不建工厂,防治大气污染
D.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原因是( )
A. 税收政策 B. 土地成本
C. 生产成本 D. 劳动力质量
33.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
A. 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
B. 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 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
D. 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 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34.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得到缓解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5.“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回答下题。
“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Ⅱ卷 综合题 (共计30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分)
37.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跨江滨海,地形以平原为主,地理上跨南北方,习惯上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苏南和苏北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苏中具有过渡性,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自1999年,江苏境内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苏南、苏北在气候和植被等自然环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苏南和苏北对应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别是什么?(8分)
(2)简述苏中、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6分)
(3)简述产业转移对苏南地区的影响。(6分)
民乐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D
C
A
B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B
D
B
D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B
C
C
A
D
A
D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C
D
D
A
二.综合题
36.每点2分共10分
(1)(6分)(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 (4分)(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所以在运输过程中,)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37. 每空2分共20分
(1) (8分)苏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苏北: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6分)地理位置邻近;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环境容量相对较大;政府大力支持等。(任答3点得6分)
(3)(6分)促进产业升级;环境污染减轻;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就业机会减少;(任答3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