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25 KB
- 2021-06-05 发布
(2019·重庆中考B)16.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判断图中a:氯酸钾,b:高锰酸钾,c:氯化钾;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锰酸钾,随着加热反应进行其质量先减小,直至完全反应后保持不变。故选C。
17.(1分)(2019•宜昌)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24.(2分)(2019•兰州)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2.(9分)(2019•温州)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10克30%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pH分别从3依次调至13,在60℃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
(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 。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 。
(3)某次实验中,当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0.32克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1%)
36.(6分)(2019•兰州)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结束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1g)
(2)冷却至室温,将剩余的固体溶解在85.1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计算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相关文档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生活中的化2021-06-05 00:26:3938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实验操作 22021-06-04 00:58:421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17 科2021-06-03 03:10:3220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2)2021-06-02 11:59:352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综合 6数字2021-06-02 11:49:204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7 化学2021-06-01 22:41:0812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2二氧化碳 2021-06-01 18:37:257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2研究化学2021-05-31 09:44:346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3综合 相关2021-05-29 03:27:295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9 氧气2021-05-28 23:24:2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