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0 KB
- 2021-06-04 发布
2016-2017学年北京市密云二中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文科)(10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位移 B.加速度 C.力 D.动能
2.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 )
A.焦耳(J) B.安培(A) C.千克(kg) D.特斯拉(T)
3.在物理学史上,下列科学家中对行星运动规律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法拉第 B.欧姆 C.开普勒 D.奥斯特
4.如图所示,将一个大小为6N的力F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分解.已知力F与x轴的夹角θ=60°,则力F在x轴上的分力Fx的大小为( )
A.2 N B.3 N C.6 N D.12 N
5.一位同学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如图所示,他从西四(图中A位置)出发,沿西四南大街向南走到西单(图中B位置),然后沿西长安街向东到达天安门广场(图中C位置).他利用网络地图的测距功能测得:A、B间的距离约为1.9km,B、C间的距离约为2.0km,A、C间的距离约为2.7km.由以上信息可知,他从西四到天安门广场的位移大小约为( )
A.2.7 km B.3.9 km C.4.7 km D.6.6 km
6.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若保持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不变,将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另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改变电荷量后这两个点电荷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 )
A.2F B.F C. D.
7.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铅球.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
A.机械能守恒 B.机械能增加 C.动能减少 D.重力势能增加
8.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T,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L=0.2m,导线中电流I=1A.该导线所受安培力F的大小为( )
A.0.01 N B.0.02 N C.003 N D.0.04 N
9.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阅兵式中,空中梯队的表演震撼人心,更令人自豪的是,参阅飞机全部是国产先进飞机.如图所示,虚线为一架歼﹣15战斗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时的一段轨迹,P是轨迹上的一点.四位同学分别画出了带有箭头的线段甲、乙、丙、丁来描述飞机经过P点时的速度方向,其中描述最准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一物块放在固定斜面上,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不受摩擦力
B.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C.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11.北京时间2016年2月25日,在巴西进行的2016年跳水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选手邱波获得十米跳台冠军.如图所示,在邱波离开跳台到入水的过程中,他的重心先上升后下降.在这一过程中,邱波所受重力做功的情况是( )
A.始终做负功 B.始终做正功
C.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D.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12.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它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在该铁路上,动车组运行的最高速度可达110m/s.在某次试验中,动车组的速度从10m/s增加到50m/s所用时间为80s.假设动车组在这8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动车组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0m/s2 B.8m/s2 C.2m/s2 D.0.5m/s2
13.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于1678年发现的.实际上早于他1500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和教育家郑玄就提出了与胡克定律类似的观点,他在为《考工记•弓人》一文中“量其力,有三钧”一句作注解中写到:“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驰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郑玄的观点表明,在弹性限度内( )
A.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正比
B.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反比
C.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D.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反比
14.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通有电流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发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奥斯特 D.爱因斯坦
15.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位物理学家利用图所示的扭秤装置进行研究,提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位物理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库仑 D.焦耳
16.面积是S的矩形导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穿过导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 )
A.0 B.BS C. D.
17.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分别用Ea、Eb表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Fa、Fb表示同一点电荷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在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Ea<Eb,Fa<Fb B.Ea<Eb,Fa>Fb C.Ea>Eb,Fa<Fb D.Ea>Eb,Fa>F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
18.从距水平地面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石块.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石块同时落地
B.质量较大的石块先落地
C.两个石块在落地前瞬间的速度相等
D.质量较大的石块在落地前瞬间的速度较大
19.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在0~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在2s~4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C.在0~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60m
D.在0~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80m
20.小明家住26层.他放学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达26层.假设电梯刚起动时做加速直线运动,中间一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一段时间内做减速直线运动.在电梯从1层直达26层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刚起动时,小明处于失重状态
B.电梯刚起动时,小明处于超重状态
C.电梯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D.电梯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二、论述计算题(共37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t=0时刻,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0m/s2.求:
(1)物体在t=2.0s时的速度大小v;
(2)物体所受拉力的大小F.
22.如图所示为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104N/C.将电荷量q=+1.0×10﹣8C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
(1)求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
(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若该点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释放,请描述该点电荷将如何运动.
23.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为纪念这一重要事件,国务院同意从2016年开始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6年1月16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这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出了开拓欧洲市场、服务世界航天的重要一步.
如图所示,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已知该通信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1)求该通信卫星的角速度ω;
(2)求该通信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h;
(3)卫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2016-2017学年北京市密云二中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文科)(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位移 B.加速度 C.力 D.动能
【考点】矢量和标量.
【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解答】解:ABC、位移、加速度和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ABC错误.
D、动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D正确.
故选:D
2.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 )
A.焦耳(J) B.安培(A) C.千克(kg) D.特斯拉(T)
【考点】力学单位制.
【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J,分析各个单位分别是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来解答.
【解答】解:A、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J,故A正确.
B、A是电流的单位,故B错误.
C、kg是质量的单位,故C错误.
D、T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故D错误.
故选:A
3.在物理学史上,下列科学家中对行星运动规律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法拉第 B.欧姆 C.开普勒 D.奥斯特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解:开普勒通过对第谷的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资料的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他们都对行星运动规律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选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将一个大小为6N的力F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分解.已知力F与x轴的夹角θ=60°,则力F在x轴上的分力Fx的大小为( )
A.2 N B.3 N C.6 N D.12 N
【考点】力的分解.
【分析】依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三角知识,即可求解.
【解答】解:将一个大小为6N的力F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分解.
力F与x轴的夹角θ=60°,依据三角知识,则力F在x轴上的分力Fx的大小为Fx=Fcos60°=6×=3N,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一位同学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如图所示,他从西四(图中A位置)出发,沿西四南大街向南走到西单(图中B位置),然后沿西长安街向东到达天安门广场(图中C位置).他利用网络地图的测距功能测得:A、B间的距离约为1.9km,B、C间的距离约为2.0km,A、C间的距离约为2.7km.由以上信息可知,他从西四到天安门广场的位移大小约为( )
A.2.7 km B.3.9 km C.4.7 km D.6.6 km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而路程是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已知初位置和末位置的间距,就是位移大小.
【解答】解:从起点A到终点B的直线距离为AC,即2.7km,为位移大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若保持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不变,将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另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改变电荷量后这两个点电荷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 )
A.2F B.F C. D.
【考点】库仑定律.
【分析】本题比较简单,直接利用库仑定律F=进行分析.
【解答】解:真空中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若保持两点间的距离不变,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另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
则两点间的作用力大小F′==F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铅球.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
A.机械能守恒 B.机械能增加 C.动能减少 D.重力势能增加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明确小球在空中的受力情况,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机械能是否守恒;再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AB、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故小球在空中飞行时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错误;
CD、由于小球高度下降,故重力势能减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动能增加,故CD错误.
故选:A.
8.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T,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L=0.2m,导线中电流I=1A.该导线所受安培力F的大小为( )
A.0.01 N B.0.02 N C.003 N D.0.04 N
【考点】安培力.
【分析】安培力公式为:F=BIL,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匀强磁场,电流和磁场方向垂直.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因此直接根据安培力的大小为:
F=BIL=0.2×0.2×1=0.04N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阅兵式中,空中梯队的表演震撼人心,更令人自豪的是,参阅飞机全部是国产先进飞机.如图所示,虚线为一架歼﹣15战斗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时的一段轨迹,P是轨迹上的一点.四位同学分别画出了带有箭头的线段甲、乙、丙、丁来描述飞机经过P点时的速度方向,其中描述最准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曲线运动.
【分析】曲线运动的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由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根据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知,飞机在P点的速度方向沿P点的切线方向,所以丙的方向为飞机在P点的速度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一物块放在固定斜面上,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不受摩擦力
B.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C.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抓住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由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若斜面光滑,物块会下滑,说明物块相对于斜面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北京时间2016年2月25日,在巴西进行的2016年跳水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选手邱波获得十米跳台冠军.如图所示,在邱波离开跳台到入水的过程中,他的重心先上升后下降.在这一过程中,邱波所受重力做功的情况是( )
A.始终做负功 B.始终做正功
C.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D.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考点】功能关系.
【分析】重力势能Ep=mgh,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的相反数,即WG=﹣△Ep.
【解答】解:在邱波离开跳台到入水的过程中,他的重心先上升后下降,故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由于WG=﹣△Ep,故重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它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在该铁路上,动车组运行的最高速度可达110m/s.在某次试验中,动车组的速度从10m/s增加到50m/s所用时间为80s.假设动车组在这8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动车组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0m/s2 B.8m/s2 C.2m/s2 D.0.5m/s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直接求解
【解答】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
故选:D
13.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于1678年发现的.实际上早于他1500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和教育家郑玄就提出了与胡克定律类似的观点,他在为《考工记•弓人》一文中“量其力,有三钧”一句作注解中写到:“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驰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郑玄的观点表明,在弹性限度内( )
A.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正比
B.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反比
C.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D.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反比
【考点】胡克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弹力和形变的关系.也可以结合胡克定律分析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明显地揭示了弓的弹力和形变成正比关系.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4.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通有电流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发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奥斯特 D.爱因斯坦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本实验是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
【解答】解: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位物理学家利用图所示的扭秤装置进行研究,提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位物理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库仑 D.焦耳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本题是物理学史问题,根据牛顿、伽利略、库仑、焦耳等科学家的成就进行答题
【解答】解:库仑发现了电荷间作用力的规律
故选:C
16.面积是S的矩形导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穿过导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 )
A.0 B.BS C. D.
【考点】磁通量.
【分析】根据公式Φ=BS(B与S垂直),直接得知.
【解答】解: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所以Φ=BS.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分别用Ea、Eb表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Fa、Fb表示同一点电荷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在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Ea<Eb,Fa<Fb B.Ea<Eb,Fa>Fb C.Ea>Eb,Fa<Fb D.Ea>Eb,Fa>Fb
【考点】电场线;电场强度.
【分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属于可以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出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根据F=qE判定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
【解答】解: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由于b点的电场线密,所以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场强,电场力大与a点的电场力,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
18.从距水平地面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石块.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石块同时落地
B.质量较大的石块先落地
C.两个石块在落地前瞬间的速度相等
D.质量较大的石块在落地前瞬间的速度较大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与地球的位置有关的,在同一个地点,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解答】解:两个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加速度相同,落到地面所用时间相同,落地速度相同,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9.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在0~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在2s~4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C.在0~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60m
D.在0~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8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物体的位移大小.
【解答】解:A、根据图线的斜率可知,在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零,2﹣4s内加速度大小a=,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知,0﹣4s内物体的位移x=,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0.小明家住26层.他放学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达26层.假设电梯刚起动时做加速直线运动,中间一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一段时间内做减速直线运动.在电梯从1层直达26层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刚起动时,小明处于失重状态
B.电梯刚起动时,小明处于超重状态
C.电梯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D.电梯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分析】明确电梯的运动过程,根据运动状态确定人的加速度方向,再根据加速度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而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解:A、电梯刚起动时,小明有向上的加速度,则小明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正确;
C、电梯启动和向上加速时,加速度向上,而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向下,故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二、论述计算题(共37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t=0时刻,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0m/s2.求:
(1)物体在t=2.0s时的速度大小v;
(2)物体所受拉力的大小F.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在t=2.0s时的速度大小v;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所受拉力;
【解答】解:(1)物体在t=2.0s的速度
v=at=2×2=4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2×2N=4N
答:(1)物体在t=2.0s时的速度大小v为4m/s;
(2)物体所受拉力的大小F为4N.
22.如图所示为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104N/C.将电荷量q=+1.0×10﹣8C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
(1)求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
(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若该点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释放,请描述该点电荷将如何运动.
【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
【分析】(1)由公式F=qE求解电场力的大小F.
(3)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由于电场力是恒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运动的性质;
【解答】解:(1)电荷q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F=qE=1.0×10﹣8×1.0×104N=1×10﹣4N
(2)由题知,该点电荷带正电,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即向右,如图.
由于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是恒力,所以小球将沿电场线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1)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是1×10﹣4N;
(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如图;若该点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释放将沿电场线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3.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为纪念这一重要事件,国务院同意从2016年开始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6年1月16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这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出了开拓欧洲市场、服务世界航天的重要一步.
如图所示,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已知该通信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1)求该通信卫星的角速度ω;
(2)求该通信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h;
(3)卫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分析】知道周期T,由求得角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得高度.
【解答】解:(1)角速度:
(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R
(3)卫星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实验
答:(1)求该通信卫星的角速度为;
(2)求该通信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3)卫星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实验
相关文档
-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2021-06-02 18:33:276页
- 安平中学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2021-05-28 22:01:2512页
-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2021-05-26 22:20:187页
-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21-05-21 20:43:039页
-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 2016-2017 2021-05-11 02:44:5414页
- 雨金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2021-04-13 19:02:589页
-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吴堡中学2020-22021-04-12 19:46:265页
- 江苏省丹阳中学、沭阳中学、靖江中2021-02-26 18:06:4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