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 -
第十四章 第三节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山东省安丘一中 2017 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如图所示为电视接收过程示意图,其工作过程
顺序正确的是( C )
A.解调——放大——调谐——显示
B.调谐——放大——解调——显示
C.调谐——解调——放大——显示
D.放大——调谐——解调——显示
解析:电磁波的接收过程是调谐——解调——放大——显示,故 C 正确。
2.(山东泰安市 2017 年高三模拟)( B )
A.IC 卡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电池
B.仅当读卡机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C 卡才能有效工作
C.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则线圈 L 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IC 卡只能接收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而不能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数据信息
解析:A 项,IC 卡由电感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为电容充电,故 A 项错误。B 项,LC 振荡电路接
收与其固有频率相同频率的电磁波,读卡机发出电磁波频率与之匹配,才能得到最优的充电效果,
使电容电压达到预定值,才能进行数据传输,故 B 项正确。C 项,如果是其他频率的电磁波,根
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依然会有电磁感应现象,有感应电流,故 C 项错误。D 项,IC 卡能接收
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同时将存储的信息传输到读卡机中进行识别,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
题正确答案为 B。
3.(北京市大兴区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无线充电器是指不用传统的充电线连接到需要充
电的终端设备上的充电器。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
量的传递。所谓能量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
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除此之外,无线充电中还涉及到磁场共
振原理,以及其他的一些交流感应技术。根据上述描述,下列认识合理的是( B )
A.无线充电系统所涉及的电磁感应原理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
B.变压器是一种典型的能量耦合应用
C.无线充电器的优点之一是充电过程中没有电能量损失
D.无线充电器充电的时候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交流电频率是不同的
- 2 -
解析:无线充电系统所涉及的电磁感应原理最早是由法拉第发现的,选项 A 错误;变压器是
一种典型的能量耦合应用,选项 B 正确;采用电磁感应技术实现无线充电的优点是原理简单,适
合短距离充电,但需特定的摆放位置才能精确充电,所以在充电过程中有电能量损失,选项 C 错
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无线充电器充电的时候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交流电频率是相同的,选项 D
错误;故选 B。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杞县高中高二12021-06-04 18:17:279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也2021-06-04 18:17:0620页
- 2020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科学是系统2021-06-04 18:10:284页
- 北京市高中物理 机械波 03波长频率2021-06-04 18:08:305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7课2021-06-04 18:08:0525页
- 2020高中化学 正确使用药物知识讲2021-06-04 18:07:277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5单元单元分层突破2021-06-04 18:07:043页
- 适合高中生的演讲稿6篇2021-06-04 18:06:158页
- 2020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7.1 世界是2021-06-04 18:04:0219页
- 2020高中数学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2021-06-04 18:03:5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