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8.50 KB
- 2021-06-04 发布
www.ks5u.com
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纸(卡)上。
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 政策 B. 交通运输 C. 科技 D. 市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市场是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属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完成下面小题。
2. 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3. 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最主要的原因( )
A. 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 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 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D. 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答案】2. B 3. A
【解析】
试题分析:
【2题详解】
荔枝属于南方特有的水果,橘只能在淮南才可以长得很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影响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故选B。
3题详解】
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主要是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故选A。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
A.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D.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5. 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源 B. 机械 C. 土壤 D. 市场
【答案】4. B 5. 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及其变化。
【4题详解】
河西走廊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作物种子质量优良。故选B。
【5题详解】
由于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利润更大且市场需求量大,导致该地制种业结构的变化。故选D。
下图是“云南省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水稻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 )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种子
7. 下列有关该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市场规模的影响大 B. 机械化水平较低
C. 种植技术水平较低 D. 属于现代混合农业
8. 该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壤盐碱化 B. 荒漠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水土流失
【答案】6. A 7. B 8. 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及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题详解】
图中水稻种植在开垦的梯田上,所以是改造了地形条件,故选A。
【7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该地只有水稻种植业,没有畜牧业,不属于混合农业;该地农业生产主要是自给型的,市场影响小;梯田种植水稻,机械化水平低;在河谷两侧的高山上发展了水稻种植,种植技术水平较高。故选B。
【8题详解】
南方山地发展种植业,容易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D对;土壤盐碱化分布在气候较干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A错;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地区,B错。故选D。
新疆夏季气候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利于农作物中的红色素积累。优越的气候条件使新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种植区。下图为“新疆红色作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 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
B. 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 积温低,风力强
D. 土壤肥沃,无农药污染
10. 新疆红色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劳动力 B. 技术 C. 水源 D. 地形
【答案】9. B 10.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
【9题详解】
新疆纬度高,地处内陆,无霜期较短,A错误。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B正确。积温低,风力强对瓜果特别甜影响不大,C错误。沙质土壤,不肥沃,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红色作物主要分布在高山山麓地带,新疆气候干旱,高山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化水提供为红色作物生长提供水源。故新疆红色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故选C。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 ②为水稻种植业
C. ③为混合农业 D.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12.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市场适应性差 B. 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C. ②科技水平低 D. ③生产规模小
【答案】11. B 1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①地畜牧业占近60%、种植业约占40%,商品率达90%,为混合农业,A错。②地种植业约占80%,畜牧业和商品率都低于20%,为季风水田农业,即水稻种植业,B对。③地畜牧业约占90%,商品率较高,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C错。D错。
【1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①是混合农业,市场适应性强,A错。②是水稻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B错。②科技水平低 ,C对。③的生产规模大,D错。
【考点定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征。
【名师点睛】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注意图中各因素所占比重大小,比重越大,说明占主要地位。
13. 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拟在①、②、③、④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布局合理的是( )
A. ①自来水厂、②火力发电厂、③印染厂、④服装厂
B. ①服装厂、②印染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C. ①火力发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④印染厂
D. ①印染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看,①位于城区劳动力丰富可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如服装厂,②位于河流下游,可布局有水污染的工业如印染厂,③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可建自来水厂,④煤炭资源丰富且交通便利,可发展火电厂,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4. 乙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是 ( )。
A. 原料运输 B. 产品运输 C. 科技投入 D. 工资投入
15. 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业属于 ( )。
A.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B. 技术指向型
C. 市场指向型 D. 原料指向型
【答案】14. A 15. B
【解析】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14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可知,乙类工业中原料运费占生产成本的比例最大,应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故选A。
【15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可知,甲工业科技投入占生产成本比例最大,应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故选B。
下表为①②③④四个建厂预选地点成本分析的星级表格,星越多表示成本越高。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成本
地点
原材料运费
产品
运费
土地
成本
工资
成本
其他
费用
①
3★
4★
5★
2★
5★
②
4★
5★
5★
3★
6★
③
2★
3★
5★
1★
4★
④
5★
7★
5★
4★
3★
16. 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工厂最好建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如果在选定的地点建厂,则最适合在该地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 电子装配厂 B. 啤酒厂 C. 集成电路设计厂 D. 有色金属冶炼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由表2可知,③地成本总和为15颗星,成本最低,以济效益最大。故选C项。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类型。由表2可知,在③地的各类成本中,工资成本最少,故此地最适宜发展劳动力指向型产业。故选A项。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 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 B. 劳动力
C. 资源 D. 技术
19. 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
A. 居民收入 B. 文化传统
C. 国家政策 D. 气候
20. 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产品销量 B. 接近消费市场
C. 提高设计水平 D. 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18. B 19. D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马达加斯加吸引的企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这些企业为劳动力指向型产业,马达加斯加经济落后,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B对;马达加斯加交通、技术条件较差,纺织、服装制造类企业对自然资源依赖小,马达加斯加棉花等原料缺乏,A、C、D错。
【19题详解】
据材料马达加斯加纬度约 12°S~26°S,纬度低,为热带地区,属热带草原或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居民无需购买御寒的羊绒衫,故选D。
【20题详解】
由材料“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可知,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是为了将更多产品卖入欧美市场,A对;马达加斯加距欧美市场远,B错;马达加斯加经济较我国落后,技术水平较低,C错;在马达加斯加投资办厂有助于增加当地就业岗位,但不是我国前往投资的主要目的,D错。
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1. 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水稻种植业 D. 原始迁移农业
22. 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 )
A. 炼铝工业 B. 制糖工业 C. 航天工业 D. 服装加工业
【答案】21. C 22. B
【解析】
【分析】
农业和工业区位主导因素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劳动力居于主导区位因素。选项中四种地域类型只有水稻种植业需要劳动力较多,商品谷物农业和乳畜业都是市场为主导因素,原始迁移农业是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方法种植作物,是一种原始的农业生产类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原料在该工业部门的区位因素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该工业部门应为原料导向型工业。选项中炼铝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制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航天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和工业区位主导因素、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部门。
2018 年 11 月 12 日零时,某公司大屏幕显示“双十一”该公司旗下某平台最终成交金额达 2135.5 亿元,较 10 年前增长近 4300 倍。目前天津武清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淘宝等 50 多家电商企业已落户武清电子商务产业园。
下图为武清区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 电商企业密集分布在武清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交通和信息
B. 交通和劳动力
C. 信息和市场
D. 技术和市场
24. 武清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建设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①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②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③增加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④促进了交通发展,减轻了交通运输压力
⑤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23. A 24. C
【解析】
本题考查高商业贸易。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武清与北京、天津之间的距离近,是京津冀交汇区域城镇群之间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市场广阔;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距离机场和港口近,交通便利。劳动力和市场不是电商的主导因素。故选A。
【24题详解】
武清电商产业园区的建设是利用了其优越的地缘优势,不能改变城市空间结构,排除 ②;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增大了物流量,加大了交通运输压力,排除④。①③⑤正确。故选C。
下图为三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与运距的相关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图中直线1、2、3线依次所代表的运输方式是( )
A. 公路、水路、铁路 B. 公路、铁路、水路
C. 铁路、水路、公路 D. 水路、公路、铁路
2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1
B. 在BC区间,最合理运输方式是3
C. C点以外的合理运输方式是2
D. C点以内的合理运输方式是3
【答案】25. B 26. A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25题详解】
结合图示运距好运费的关系反映,①在近距离运输上,运费较低,而距离越远,运费上升迅速,故判断为公路运输;而3在远距离运输上,运费最低,判断为水运。故选B项。
【26题详解】
图示AB区间内1的运费最低,故适宜用1运输方式。
27.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A. 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 居民住宅区内
C. 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 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商业中心的布局。以交通最优原则建设的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的边缘,交通干线交汇处,交通便利;故选D项。
读图中三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图甲中“先民拜虎为神”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
A. 崇拜自然
B. 改造自然
C. 征服自然
D. 谋求人地协调
29. 图乙中人们的行为所导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 森林遭到破坏 B. 自然资源面临枯竭
C. 环境污染 D. 生物多样性受损
30. 图丙中人们行为的目的与下列人们行为的目的一致的是 ( )
A. 进行垃圾分类 B. 进行伏季休渔
C. 建设水土保持林 D. 设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28. A 29. D 30. D
【解析】
【28题详解】
甲图“先民拜虎为神”,是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不清,反映了人地关系思想是崇拜自然。选A正确。
【29题详解】
乙图人们猎杀老虎,是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选D正确。
【30题详解】
丙图人们保护老虎,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也是保护自然资源。进行垃圾分类减少废弃物排放和充分有效利用废弃物;进行伏季休渔,是为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水土保持林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选D正确。
二、判断题
31.农业地域的形成,是人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答案】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根据地区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
32.一般来说,商品率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商品率的高低与人口密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商品率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有利于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故正确.
3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求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答案】错误
【解析】
工业生产的目的往往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工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用地的合理利用。
34.随着机器人的使用,用工数量减少,说明了劳动力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小。( )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详解】
工业机器人大量使用,工人数量减少,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小,但是劳动力素质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大。说法错误。
【点睛】
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因素、劳动力素质因素。工业机器人大量使用,工人数量减少,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不能简单说成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减小,高素质劳动力仍是重要区位因素。
35.工业集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工业地域的环境,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现代工业空间联系是为了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工厂之间还有信息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故错误。
36.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有: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加大城市交通承载量。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树立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科学合理发展城市小汽车运输等。故错误。
37.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正确
【解析】
新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运输网的形成有利于城市群的形成。因此,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该说法是正确的。
38.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 )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目的。正确。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9.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 (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所以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故错误。
40.我国实行伏季休渔制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我国实行伏季休渔制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考点:可持续发展思想
三、综合题
4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农场一般多为_____经营的,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中均有___________。
(4)图甲农业地域类型我国____地区和_____地区也有分布。
(5)图甲中A处(五大湖区)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
【答案】 (1). 商品谷物农业 (2). 混合农业 (3). 生产规模大 (4). 机械化水平高 (5). 商品率高 (6). 家庭 (7). 小麦 (8). 东北 (9). 西北 (10). 市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详解】(1)甲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北部,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乙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属于混合农业。
(2)生产特点从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两种农业地域类型都是商品化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3)由于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均分布在发达国家,主要以家庭农村经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为小麦和牧牛业,故主要的作物都有小麦;
(4)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和东北平原,两地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5)图甲中A处(五大湖区)为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有利于乳畜业的发展。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M市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将老城区钢铁厂、柴油机厂、拖拉机厂、水泥厂等多家落后产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造、搬迁,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商业、住宅、工业和文教聚集区。
材料二 下为“M市城市规划图”。
(1)在城市规划图中,①表示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_,其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
(2)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其中表示工业区的是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城区企业向工业区集聚,这有利于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商业区 (2). 市中心 (3). ③ (4). 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郊外;盛行风向下风向;沿交通干线分布,交通便利;居民区河流的下游 (5).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集中处理废弃物;共用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加强企业交流和协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详解】(1
)①位于市中心,代表商业区。(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盛行风向下风向的城市郊外;沿交通干线分布,交通便利;河流的下游,与③相符。(3)工业区集聚的好处可从废弃物、基础设施、成本、交流和协作的角度去说明。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43.根据下图中某市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分析回答:
(1)1949年以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______状,街区沿________伸展,这是因为当时该地的主要运输方式以 ________为主。
(2)目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_____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3)影响该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带 (2). 河流 (3). 水运 (4). 放射状(或星状) (5). 由于交通的发展,使得城市街区沿铁路、公路方向延伸扩展 (6). 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城市形态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详解】(1) 由图可知,1949年以前该市的运输方式以河运为主,城市形态受其影响呈带状,街区沿河流伸展。
(2) 从图示可以看出,目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放射状,街区面积比1949年以前扩大,现有街区沿铁路、公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 。
(3) 结合以上两题分析可知,该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交通线的变化。
【点睛】早期主要靠水运尤其是河运,城市沿河分布,呈带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出现,使得城市形态、城市规模都呈现了新的变化。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二 “……可是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却意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恩格斯(1876)《自然辩证法》
(1)“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天命论
(2)下列行为符合“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
A.内蒙古草原人口增加,大力发展粮食种植
B.积极采集冬虫夏草,提高藏民的经济收入
C.在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在三江平原设立保护区,保护湿地资源
(3)通过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你认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树立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
【答案】(1)C
(2)D
(3)我们应该树立人地伙伴论思想,即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解析】
【详解】(1)“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是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所以体现了人地伙伴论思想.故选C。
(2)内蒙古草原人口增加,大力发展粮食种植,藏民积极采集冬虫夏草,在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都是人类中心论,易造成环境退化。在三江平原设立保护区,保护湿地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符合“天人合一”思想。故选D。
(3)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却意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提示我们,要改变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树立人地伙伴论的思想,善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