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7.97 KB
- 2021-06-04 发布
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年级生物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 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2.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 )
A. 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3. 人体内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
A.细胞内液 B. 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
4.小明在学农期间因长时间劳动使手掌磨出了“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
A. 细胞内液 B. 组织液 C. 血浆 D. 淋巴
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 神经一体液调节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6.反射活动得以完成的结构基础是 ( )
A. 感受器 B. 反射中枢 C. 效应器 D. 反射弧
7.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对反射弧的概括,正确的是( )
A. 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B.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效应器 D.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入神经→效应器→感受器
8.某人事故头部受伤,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是不能口头表达。该病人大脑受伤的区域可能是( )
A. 运动性语言中枢 B. 书写性语言中枢 C. 视觉性语言中枢 D. 听觉性语言中枢
9.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 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 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10.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B. 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主要是切断血糖的来源
C. 血糖浓度与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有关 D.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的重要器官
11.人类呆小症的病因是( )
A.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 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 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12.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正 C.内负外负 D.内正外正
13.人体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在于神经调节( )
A. 作用慢而持久 B. 作用快而持久 C. 作用慢持续时间也短 D. 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
14.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 吞噬细胞 B. 记忆细胞 C. 靶细胞 D. 浆细胞
15.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 淋巴因子是由B细胞合成分泌的 D. 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
16.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17.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
A. 造血干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 淋巴细胞 D. 吞噬细胞
18. 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
A. 微量和高效 B.激素能在体内长期存在 C.通过体液运输 D.作用于把器官、靶细胞
19.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 )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20.饮酒过量的人会表现为走路不稳,语无伦次,呼吸急促。在人脑的各组成部分中,与上述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小脑、大脑、脑干 B.大脑、小脑、脑干 C.下丘脑、大脑、脑干 D.脑干、大脑、小脑
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B.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产量
D.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22.下图是达尔文利用某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可以说明( )
A.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较多
B.胚芽鞘尖端对光线很敏感,照光后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C.胚芽鞘是否发生向光性,取决于尖端是否存在 D.生长素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23.下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