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二中高二(上)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9分)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 )
A.太空中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B.正在闯线的百米赛跑运动员
C.匀速行驶着的汽车的车轮 D.正在跃过横杆的跳高运动员
2.如图所示,当电梯向上做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所受的重力将变大 B.人所受的重力将变小
C.人对地板的压力将变大 D.人对地板的压力将变小
3.关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B.速度保持不变
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
4.图中的四幅图展示了某同学做引体向上运动前的四种抓杠姿势,其中手臂受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6.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台电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脑所受重力与电脑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电脑所受重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7.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开普勒 D.胡克
8.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块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4,当物块受大小为6N、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时,物块的加速度为( )
A.大小为4m/s2,方向向右 B.大小为3m/s2,方向向左
C.大小为7m/s2,方向向右 D.大小为7m/s2,方向向左
9.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
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C.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D.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
10.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基本量是( )
A.长度、力、时间 B.速度、力、质量
C.加速度、速度、长度 D.长度、质量、时间
11.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1N,0 B.0,1N C.1N,2N D.1N,1N
12.如图所示为 A、B两质点的速度图象,其加速度分别为aA、aB,在零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A、vB.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A<vB B.vA=vB C.aA>aB D.aA<aB
13.决定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的是穿过这一电路的( )
A.磁场 B.磁通量 C.磁通量变化量 D.磁通量变化率
14.如图所示,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中,放有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在下列各图中N极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5.磁通量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穿过磁场中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在如图所示磁场中,s1、s2、s3 为三个面积相同的相互平行的线圈,穿过s1、s2、s3的磁通量分别为φ1、φ2、φ3且都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φ1最大 B.φ2最大 C.φ3最大 D.φ1、φ2、φ3相等
16.图是一正弦交变电流的电流图象.此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和电流的最大值分别为( )
A.50Hz,10A B.50Hz,10A C.100Hz,10A D.100Hz,10A
17.在如图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A. B. C. D.
18.下列各图中,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磁场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9.如图所示,表示磁场对直线电流的作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0.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带同种电荷q1、q2,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2,且q2只在q1的库仑力的作用下运动,则q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大 C.始终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21.关于电荷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单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库仑是电荷量的单位
B.特斯拉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C.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
D.牛顿/库仑是电场强度的单位
22.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和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
A.除菌消毒 B.消除静电 C.利用静电 D.防止漏电
23.关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磁通量减小,感应动势一定减小
C.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D.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分)
2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 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三.计算或论述题共25分8+8+9
25.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12m/s匀速前进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行,经过时间t=1.5s汽车停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
(2)开始刹车后,汽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
(3)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4)开始刹车后,汽车在2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
26.一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6N水平拉力作用从静止出发,经2s,速度增加到24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2)物体的质量是多大?
(3)若改用同样大小的力竖直向上提升这个物体,它的加速度多大?
(4)物体在这个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下速度由零增大到4m/s的过程中,物体上升的高度多大?
27.质量m=20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滑上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物体能到达斜面上的最大距离L=20m.已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求:(sin37°=0.6,cos37°=0.8,g=10m/s2)
(1)物体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上滑时初速度的大小:
(3)物体再次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二中高二(上)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9分)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 )
A.太空中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B.正在闯线的百米赛跑运动员
C.匀速行驶着的汽车的车轮 D.正在跃过横杆的跳高运动员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因此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等因素无关,关键是看本身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可以忽略.
【解答】解:A、太空中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可以忽略其体积,可看作质点,故A正确;
B、运动员闯线时,其动作对结果有影响,因此正在闯线的百米赛跑运动员,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车轮各部分转动情况不同,因此匀速行驶着的汽车的车轮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运动员跳高时,其动作、姿态对结果有影响,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当电梯向上做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所受的重力将变大 B.人所受的重力将变小
C.人对地板的压力将变大 D.人对地板的压力将变小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分析】由超重失重现象可知:超重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失重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超重对应物体加速向上,失重对应物体加速度向下,而无论超重还是失重,都不改变物体自身的质量,由此可解答题目
【解答】解:
AB、质量是物体的自由属性,不会因运动而改变,无论超重还是失重,都不改变物体自身的质量,也即不改变重力,故AB错误
CD、由于人的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N﹣mg=ma,解得:N=mg+ma,故可知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变大,且大于重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关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B.速度保持不变
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
【考点】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加速度不变,轨迹为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等.
【解答】解: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不变的,根据△v=at可知每秒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故A正确;
B、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是变化的,故B错误;
C、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加速度是不变的,故C错误;
D、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关系为:,并非随时间均匀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4.图中的四幅图展示了某同学做引体向上运动前的四种抓杠姿势,其中手臂受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考点】力的合成.
【分析】由图可知,D项中手臂受力是B项中的2倍,只需要比较ABC三个选项中手臂受力的大小:以人为研究对象,当两手臂之间夹角2θ时,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手臂的拉力与夹角2θ的关系,再由数学知识分析判断力的大小.
【解答】解:由图可知,D项中手臂受力是B项中的2倍,肯定不是最小.
设两手臂之间夹角2θ时,手臂的拉力为F,人的质量为m,由平衡条件得
2Fcosθ=mg
得到 F=,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θ=0°,即手臂平行时cosθ最大,F最小.
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考点】重心.
【分析】重力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与地理位置有关.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
【解答】解:A、重力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天平直接测量的是质量大小,故A错误;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故C错误;
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即使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也不一定在几何中心,还与质量情况有关,如金属圆环,重心不在圆环上,故D正确;
故选:D
6.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台电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脑所受重力与电脑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电脑所受重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考点】牛顿第三定律.
【分析】根据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进行判断.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电脑所受重力与电脑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B错误,D正确
C、电脑所受重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故选D.
7.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开普勒 D.胡克
【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分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伽利略的主要贡献,根据对物理学史的理解可直接解答.
【解答】解:伽利略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故BCD错误,A正确.
8.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块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4,当物块受大小为6N、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时,物块的加速度为( )
A.大小为4m/s2,方向向右 B.大小为3m/s2,方向向左
C.大小为7m/s2,方向向右 D.大小为7m/s2,方向向左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相对于地的运动方向,确定滑动摩擦力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物体在水平方向运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相互平衡,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和水平力F作用,其中f=μN=μ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得,a==,方向水平向右.
故选C
9.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
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C.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D.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距离或某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平均速度对应段(包括时间段和位移段),瞬时速度对应点(包括时间点和位置点).
【解答】解: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距离或某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平均速度对应段(包括时间段和位移段),瞬时速度对应点(包括时间点和位置点).
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在时间上是段,故其速度为平均速度.故A正确.
B、子弹射出枪口中的枪口是一个点,故该速度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
C、雨滴落到地面,地面是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点,故该速度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
D、运动员冲过终点,终点是一个点,故该速度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10.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基本量是( )
A.长度、力、时间 B.速度、力、质量
C.加速度、速度、长度 D.长度、质量、时间
【考点】力学单位制.
【分析】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
【解答】解: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在力学中有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是长度、质量和时间,
故选:D.
11.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1N,0 B.0,1N C.1N,2N D.1N,1N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情况,和B图中的弹簧测力计受力情况进行比较,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情况是否相同;
然后根据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来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到底是多少.
【解答】解:A图中弹簧测力计右端由于物体的重力,受到了一个水平向右的1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左端也受到了一个力的作用,因为重力通过绳子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N的向右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就会通过绳子对左端固定点施加了一个1N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固定点也会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1N 的向左的拉力.
B图中物体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弹簧测力计分别施加一个向左和一个向右的1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力和甲图是一样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就是相等的.
弹簧测力计虽然两端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弹簧测力计测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就像用弹簧测重力时你只读出了物体的重力而没有手对弹簧的拉力.
所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1N.
故选:D.
12.如图所示为 A、B两质点的速度图象,其加速度分别为aA、aB,在零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A、vB.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A<vB B.vA=vB C.aA>aB D.aA<a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从图象比较初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A的初速度大于B的初速度,即vA>vB.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则aA>aB.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决定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的是穿过这一电路的( )
A.磁场 B.磁通量 C.磁通量变化量 D.磁通量变化率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分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分析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解答】解: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得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如图所示,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中,放有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在下列各图中N极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分析】首先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判定电流方向,由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来,回到S极,画出磁感线,最后根据在磁场中任一点的小磁针北极指向和该点的磁感线一致判定小磁针指向正确性.
【解答】解: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在图上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如图.
根据电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如图.
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来回到S极,画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如图.
根据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北极和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所以a点磁针北极指向左端;b点磁针北极指向右端;c点磁针北极指向右端;d点磁针北极指向左端.
根据小磁针的N极指向,即为磁感应线的方向,因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磁通量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穿过磁场中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在如图所示磁场中,s1、s2、s3 为三个面积相同的相互平行的线圈,穿过s1、s2、s3的磁通量分别为φ1、φ2、φ3且都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φ1最大 B.φ2最大 C.φ3最大 D.φ1、φ2、φ3相等
【考点】磁通量.
【分析】磁通量的大小可根据穿过线圈磁感线的条数来定性判断,也可根据公式Φ=BS来判断.
【解答】解:从图中可看出,穿过线圈S1的磁感线条数最多,所以磁通量最大.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6.图是一正弦交变电流的电流图象.此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和电流的最大值分别为( )
A.50Hz,10A B.50Hz,10A C.100Hz,10A D.100Hz,10A
【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分析】由交流电的图象的纵坐标的最大值读出电流的最大值,由横坐标读出周期,因而得出频率.
【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该交流电的电流最大值是Im=10A,周期T=0.02s,所以频率为50Hz,故B正确
故选B
17.在如图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A. B. C. D.
【考点】电场强度;电场线.
【分析】电场强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只有当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电场强度才相同.
【解答】解:A,A、B两者点处于同一圆周上,根据公式E=k,电场强度大小,但方向不同.故A错误;
B,由图,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根据公式E=k可知,电场大小不同,故B错误;
C、在匀强电场中,各处的电场强度处处相同.故C正确;
D、由图A、B 两点电场强度不同,大小也不同,EA<EB.故D错误.
故选:C.
18.下列各图中,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磁场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
【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所受洛伦兹力方向由左手定则进行判断,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进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方向或者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
【解答】解: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A图中洛伦兹力方向应该向上,故A错误;
B图中电荷的速度方向、磁场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符合左手定则,故B正确;
C图中洛伦兹力方向应该向里,故C错误;
D图中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在一条线上,不受洛伦兹力,故D错误.
故选:B.
19.如图所示,表示磁场对直线电流的作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左手定则.
【分析】磁场对直线电流的作用称为安培力,用左手定则判断方向.将四个选项逐一代入检验,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A、伸开左手,拇指与手掌垂直且共面,磁感线向里穿过手心,则手心朝外.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斜向右上方,拇指指向安培力方向:斜向左上方.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是正确的.故A正确.
B、伸开左手,拇指与手掌垂直且共面,磁感线向外穿过手心,则手心朝里.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向右,拇指指向安培力方向:向下.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是正确的.故B正确.
C、伸开左手,拇指与手掌垂直且共面,磁感线向右穿过手心,则手心朝左.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向里,拇指指向安培力方向:向下.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是不正确的.故C错误.
D、伸开左手,拇指与手掌垂直且共面,磁感线向上穿过手心,则手心朝下.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向外,拇指指向安培力方向:向左.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是正确的.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20.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带同种电荷q1、q2,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2,且q2只在q1的库仑力的作用下运动,则q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大 C.始终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库仑定律.
【分析】本题比较简单,由题可知小球受斥力,距离越来越远,因此直接利用库仑定律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带电相同的小球受斥力作用,因此距离越来越远,由于电量保持不变,根据F=k 可知距离增大,电场力将逐渐减小,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1.关于电荷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单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库仑是电荷量的单位
B.特斯拉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C.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
D.牛顿/库仑是电场强度的单位
【考点】力学单位制.
【分析】对基本的物理量要掌握住物理量的单位和基本的物理公式,由此即可分析得出本题.
【解答】解: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伦,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米和牛顿/库仑,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所以A错误,BC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22.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和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
A.除菌消毒 B.消除静电 C.利用静电 D.防止漏电
【考点】静电现象的解释.
【分析】本题考查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从实例的原理出发就可以判断出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良好接地,目的是为了消除静电,这些要求与消毒无关,而因静电而产生爆炸,因此不可能是这样.
静电会产生火花、热量,麻醉剂为易挥发性物品,遇到火花或热源便会爆炸,就象油罐车一样,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汽油属于易挥发性物品,所以它的屁股后面要安装接地线(软编织地线),以防爆炸,麻醉剂与之同理,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3.关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磁通量减小,感应动势一定减小
C.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D.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考点】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分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磁通量的变化率反映磁通量变化的快慢,磁通量变化越快,磁通量变化率越大.
【解答】解:A、磁通量越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不一定越大,感应电动势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
B、磁通量减小,磁通量变化率可能增大,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小,则感应动势可能增大,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小.故B错误.
C、磁通量变化越快,磁通量变化率越大,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故C正确.
D、磁通量变化越大,而变化的时间不确定,则磁通量的变化率不一定越大,感应电动势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分)
2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 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0.68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1.60 m/s2,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 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
【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分析】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根据纸带上相邻点的距离间隔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小车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关系.
【解答】解: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B===68cm/s=0.68m/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
a===160cm/s2=1.60m/s2,
从题目中数据得知,相邻的计数点的距离越来越小,也就说明了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即做减速运动,所以小车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0.68、1.60、相反.
三.计算或论述题共25分8+8+9
25.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12m/s匀速前进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行,经过时间t=1.5s汽车停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
(2)开始刹车后,汽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
(3)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4)开始刹车后,汽车在2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
(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在1s内的位移.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4)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2s内的位移.
【解答】解:(1)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
(2)开始刹车后1s内的位移=.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则.
(4)开始刹车后,汽车在2s内的位移等于1.5s内的位移,则=.
答:(1)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为8m/s2;
(2)开始刹车后,汽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8m;
(3)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8.
(4)开始刹车后,汽车在2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9m.
26.一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6N水平拉力作用从静止出发,经2s,速度增加到24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2)物体的质量是多大?
(3)若改用同样大小的力竖直向上提升这个物体,它的加速度多大?
(4)物体在这个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下速度由零增大到4m/s的过程中,物体上升的高度多大?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质量.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4)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上升的高度.
【解答】解:(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物体的加速度;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质量m=.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上升的加速度.
(4)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物体上升的高度h=.
答:(1)物体的加速度为12m/s2;
(2)物体的质量为0.5kg;
(3)它的加速度为2m/s2;
(4)物体上升的高度为4m.
27.质量m=20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滑上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物体能到达斜面上的最大距离L=20m.已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求:(sin37°=0.6,cos37°=0.8,g=10m/s2)
(1)物体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上滑时初速度的大小:
(3)物体再次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本题(1)的关键是对物体上升过程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题(2)的关键是根据运动学公式的推论(位移与速度关系)即可求解;题(3)的关键是对物体下滑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
【解答】解:(1):物体上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应有:
mgsin37°+μmgcos37°=m
代入数据解得: =10;
(2):由﹣=2ax
得: =20m/s;
(3):物体返回到斜面底端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mgLsin37°﹣μmgLcos37°=﹣0
代入数据解得: =800J
答:(1)物体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10m/
(2)物体上滑时初速度的大小为20m/s
(3)物体再次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800J
相关文档
-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2021-06-02 18:33:276页
- 安平中学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2021-05-28 22:01:2512页
-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2021-05-26 22:20:187页
-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21-05-21 20:43:039页
-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 2016-2017 2021-05-11 02:44:5414页
- 雨金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2021-04-13 19:02:589页
-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吴堡中学2020-22021-04-12 19:46:265页
- 江苏省丹阳中学、沭阳中学、靖江中2021-02-26 18:06:4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