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50 KB
- 2021-06-04 发布
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2019届十月月考
化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I卷(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的污染物的能源,下列能源中不属于绿色能
源的是
A. 太阳能 B. 化石能源 C. 风能 D. 潮汐能
2. 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3.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在25℃、101 kPa时,2 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285.8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 △H=2×283.0 kJ/mol
C.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H =-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H=+1.9 kJ/mol,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4. 下列说法不能够用勒夏特勒原理来解释的是
A.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C. SO2催化氧化制SO3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 恒温、恒压条件下,在NO2和N2O4平衡体系中充入He后,体系颜色变浅
5.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 mL 0.50 mol/L 盐酸和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B. 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减小误差
C. 改用60 mL 0.5 mol/L盐酸跟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不相同
D.测量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就测碱溶液的温度,会使求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1.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3B(g) 2C(g),下列叙述
一定是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2υ(B)正=3υ(C)逆;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C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⑥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的状态;⑦A、B、C的浓度彼此相等;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④⑤ B.①④⑤⑦ C. ④⑤⑥⑧ D.③⑤⑥⑦
2. 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X→Y反应的△H=E5-E2
B. 由X→Z反应的△H<0
C. 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 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3. 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4CO(g)+2NO2(g) 4CO2(g)+N2(g) ΔH=-1200kJ·mol-1。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B
C
D
4. 氢气、铝、铁都是重要的还原剂,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关于反应的焓变判断正确的是
2H2(g)+O2(g)===2H2O(g) △H1
3H2(g)+Fe2O3(s)===2Fe (s)+ 3H2O(g) △H2
2Fe(s)+ 3/2O2(g)===Fe2O3(s) △H3
2Al(s)+3/2O2(g)===Al2O3(s) △H4
2Al(s)+ Fe2O3(s)===Al2O3(s)+2Fe(s) △H5
A.△H1<0;△H3>0 B.△H5<0;△H4<△H3
C.△H1=△H2+△H3 D.△H3=△H4+△H5
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 molY与过量的X发生可逆反应X(s)+3Y(g) 2Z(g);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少量He使容器内压强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若该反应在低温下方能自发进行,则升高温度,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变大
C.继续加入少量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
D.继续加入少量Y,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
2. 以反应5H2C2O4+2MnO4-+6H +===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温度/℃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①
0.10
2.0
0.010
4.0
25
②
0.20
2.0
0.010
4.0
25
③
0.20
2.0
0.010
4.0
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
B. 实验①测得KMnO 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 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
υ(KMnO4)=2.5×10 -4 mol·L -1·s -1
C. 若生成a L CO2(标准状况),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NA/22.4
D. 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 2+对反
应起催化作用
3. 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 2C(g) △H<0。t1 时
刻达到平衡后,在t2 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2时间段内,υ正> υ逆
B.I、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I﹥II
C. t2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
D.I、II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I﹤II
4.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图甲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B.图乙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图表明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C.图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则P乙>P甲
D.图丁表示反应:4CO(g)+2NO2(g)N2(g)+4CO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则有T1>T2,K1>K2
1. 已知工业合成氨的方程式:3H2(g)+N2(g) 2NH3(g),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时的热效应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1可知,该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ΔH) kJ/mol
B. 图2中L、X表示的物理量是温度或压强,依据信息可判断L1>L2
C. 图2中a、b、c三点中υ正最大的点是b
D. 图2中a、b、c点平衡常数的关系为:Ka=Kc”或“<”或“=”)。
③某温度下,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若COS和H2的起始体积比为1:V,平衡后COS和H2的体积比为1:10V,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____ 。(关于V的表达式)
⑴ COS完全燃烧会生成大气污染物SO2。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以乙烯作为还原剂的
脱硫(SO2)方法,其脱硫机理如图2,脱硫率与温度、负载率(分子筛中催化剂的质量分
数)的关系如图3。
① 该脱硫原理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据图3,为达到最佳脱硫效果,应采取的具体反应条件是 ;
③ 根据a曲线在450℃以上的变化趋势,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5)为测定某工厂烟道气中SO2的含量,现将16.00 L烟道气缓慢通过1.00 L水,设SO2完全被吸收,且溶液体积不变。取出20.00 mL溶液,用1.18×10-3mol·L-1的饱和碘水与之反应,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碘水19.07 mL,则该厂烟道气中SO2的含量为 mg·L-1。
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2019届十月月考
化学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5 BCCDB 6~10 AADBD 11~15 BCDCC 16~20 CCDBD
二、填空题(40分)
21.(10分,每空2分)
(1)Fe3+ + 3SCN - Fe(SCN)3 (2) ( 0, 0.04 ) ,
(3)③④ (4)K=
22.(16分)
(1)< (2)正 (3)①24% ②K1= 1
③ CO(g) + H2O(g) === CO2(g) + H2(g) ΔH =kJ/mol
(4)① = > ② D (1分) A (1分)
23.(16分)
I.(1)A D (2)A D E F
II.(3)
(4)
②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313
3
6.0
0.30
③
探究溶液的酸碱性(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10
6.0
0.30
(5)8×10 - 6mol /(L·s)
(6)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10(大于10也给分)
24.(18分)
(1)O=C=S ; (2)-42
(3)① z ② = ③K=
(4)①C2H4 +2O2+SO2 === S+ 2CO2 + 2H2O
或2C2H4 +3O2+ 2SO2 === 2S+ 4CO2 + 4H2O
或C2H4 +O2+2SO2 === 2S+ 2CO2 + 2H2O
②负载率为3.0%,温度为350℃ ③高温条件下催化剂失活
(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