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50 KB
- 2021-06-04 发布
热学综合问题
(15分)(1)(多选)(2017·全国卷Ⅲ)(5分)如图9-1-14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1-14
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10分)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9-1-15(a)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1和K2。K1长为l,顶端封闭,K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下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连通。开始测量时,M与K2相通;逐渐提升R,直到K2中水银面与K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1,且K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如图(b)所示。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2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1和K2的内径均为d,M的容积为V0,水银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图9-1-15
①待测气体的压强;
②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
[审题指导]
3
1.通读题干,挖掘信息
(1)玻璃泡M下端是“三通口”水银面在M下端时,左右两侧气体连通,均为稀薄气体压强p。
(2)水银面上升后“三通”口关闭右侧压强不变。
(3)左侧气体被封闭后体积发生变化,初末状态体积均可求出。
(4)温度与待测气体压强不变。
2.构建情景,还原模型
(1)封闭后,左侧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变大、遵守玻意耳定律。
(2)左侧与待测气体连通、由题意知温度、压强均不变,体积稍有变化,但可理解为待测气体体积很大,这点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3)K2中的液面与K1顶部等高,隐含有液面高度差h<l。
规范解答
答题规则与技巧
3
(1)在过程ab中,体积不变,外界不对气体做功,气体也不对外界做功,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A正确、C错误;在过程ca中,气体的体积缩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故B正确;在过程bc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增加,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正确。在过程ca中,压强不变,体积变小,温度降低,故内能变小,而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要向外界放出热量,故E错误。
(2)①水银面上升至M的下端使玻璃泡中的气体恰好被封住,设此时被封闭的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等于待测气体的压强p。提升R,直到K2中水银面与K1顶端等高时,K1中的水银面比顶端低h;设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则V=V0+①(1分)
V1=②(1分)
p1=p+ρgh③(2分)
整个过程为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pV=p1V1④(1分)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p=⑤(1分)
②由题意知h≤l⑥(1分)
p≤⑦(2分)
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pmax=。⑧(1分)
[答案] (1)ABD (2)①p= ②pmax=
1.选择题为5选3,有一个错误选项扣3分,如两对一错得1分,一对一错,得0分,两对得4分。一对得2分,对不把握的选项要慎重,宁少勿滥。
2.注重公式书写,简化文字说明。阅卷只给公式分,但是有效的公式才能给分。
3.文字说明简洁、使用的物理量如题干中没明确,需简要说明,如V1、V0是谁的体积。
4.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或者不能全对的题目,要根据题目情景尽量书写相关的公式。
3
相关文档
- 【物理】2019届二轮热学学案(全国通2021-06-03 01:42:0125页
-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热2021-06-03 01:11:566页
- (最新创作)2020高三物理高考二轮复习2021-06-02 19:37:4326页
- 2018届二轮复习热学课件(共73张)(全国2021-06-02 17:23:4073页
- 初中物理中考二轮复习热学电和磁实2021-06-02 13:01:036页
- 2020高考物理月刊专版 专题12 热学2021-05-29 01:26:0511页
- 202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热学第2021-05-28 20:34:5644页
- 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八鸭2021-05-28 02:07:2426页
- 2021新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021-05-27 19:27:1925页
- 高考物理二轮练习专题限时集训十二2021-05-26 18:18: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