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9.50 KB
- 2021-06-04 发布
舒城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
(总分:100 分 时间:100 分钟)
命题: 审校: 磨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30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计 45 分)
1.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
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 )
A.消灭森林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2.假设动物“沟通”的定义是发信息者发出信息以改变接收信息者的行为,则下列行为不属
于“沟通”的是
( )
A.亲鸟假装翅膀受伤,以吸引天敌的注意,使其远离雏鸟
B.捕食性萤火虫模拟其他种萤火虫的发光信号,以吸引该种雄虫前来,将之捕食
C.雌土拨鼠发出警告叫声,使小土拨鼠即时躲避天敌
D.老鼠在草丛中跑动的声音,引起天敌注意
3.分析如图某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
A.图中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
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X1 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 过程吸收的 CO2 总量与 Y1、Y2、Y3……及 Z 过程释放的 CO2 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 过程的能量值约为 X1 过程能量值的 1%~4%
D.X1、X2、X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 Z 过程释放的 CO2 中的碳
5.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
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形态相同的个体群集能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为探究此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
了如下 3 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 2 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 2 个相同棍棒,
丙组则同时抛出 1 个项圈和 1 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分属不同种群
B.本实验中项圈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
C.测试时要求甲乙丙 3 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均相同
D.若丙组平均时间大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6.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 CO2 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7.下列不可作为基因工程的标记基因的是 ( )
A.抗性基因 B.发光基因 C.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 D.贮藏蛋白的基因
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转基因植物操作时,受体细胞用植物的受精卵或者体细胞均可
B. 限制酶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C. 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D. 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质粒,具有能自我复制,含有标记基因,为单链 DNA 等特点
9.受体细胞不同,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也不相同,下列受体细胞与导入方法匹配
错误的一项是
( )
选项 受体细胞 导入方法
A 棉花细胞 花粉管通道法
B 大肠杆菌 农杆菌转化法
C 羊受精卵 显微注射技术
D 番茄细胞 基因枪法
10.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
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B.重组 DNA 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 DNA 分子杂交技术来确定的
D.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11.下列关于基因文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某果蝇 X 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组成的文库是部分基因文库
B. cDNA 文库中的基因可以在不同物种间进行交流
C. 取出果蝇某细胞中全部 mRNA,通过反转录产生的全部 DNA 片段称为该果蝇的基因组文
库
D. 从 cDNA 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既无启动子,又无终止子
12.在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中,如果期望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无须考虑的是 ( )
A.两种高等植物间的生殖隔离 B.选择期望的某些优良性状的亲本
C.亲本细胞融合与组织培养技术 D.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分化
1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表现能力较高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过程③中细胞的融合具有随机性
D.过程④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高效治疗多种疾病
14.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用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PEG)等诱导方法
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常用幼龄动物为材料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 第 1 页 (共 8 页)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D.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培养杂种细胞
15.下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
A. 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均为纯合子
B. 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C. 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
D. 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
16.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
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
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
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
物细胞培养技术
17.据报载,一名高龄妇女顺利产下一名试管婴儿,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福音,在生物学上试管
婴儿技术属于
( )
A.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B.无性生殖、体内发育
C.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D.无性生殖、体外发育
18.下列属于精子、卵子发生上的区别的是 ( )
A.细胞的分裂类型 B.卵子在卵巢内的储备
C.成熟细胞的染色体数量 D.细胞遗传物质的变化
19.下列关于胚胎干细胞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可在体外诱导分化出某些组织细胞
C.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D.在饲养层细胞上能够诱导 ES 细胞分化
2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外受精完成后即可进行胚胎移植操作
B.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仍旧是原有血型,不会发生改变
C.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在不断增加,而有机物的总量却在不断减少
D.通过胚胎移植产生多个后代的繁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21.精卵识别后,顶体膜(精子形成过程中溶酶体特化为顶体)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顶体酶
使卵细胞外周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能量只来自线粒体
C.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过程,说明细胞膜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的融合,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特点
22.雨后常能闻到“泥土的芳香”,主要是土壤中放线菌代谢活动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所致。
在形态学特征上,放线菌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的原核生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下雨前后放线菌的增殖、代谢速率不同
B. 放线菌没有核糖体,但能分泌呼吸酶
C. 放线菌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放线菌是单细胞生物,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23.下列关于利用葡萄制作果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选用棕色玻璃瓶以防止光照抑制酵母菌发酵
B. 将葡萄汁装满发酵瓶以保证无氧的发酵环境
C. 将发酵瓶置于 35℃的恒温环境中可加快发酵速度
D. 要给发酵瓶适时排气,后期可延长排气间隔时间
24.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 第 3 页 (共 8 页)
A. 传统的发酵过程受技术条件限制,通常不进行无菌操作
B. 成品腐乳表面的皮膜是由毛霉等真菌的菌丝形成的,对人体无害
C. 制备果酒、果醋和腐乳时,都是以建立种群优势作为发酵的基本条件
D. 果醋的制备可以建立在果酒发酵的基础上,也可以直接利用葡萄汁发酵
25.有氧条件下醋酸杆菌能将糖类转化成醋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醋酸杆菌能在酸性环境中生存
B. 醋酸杆菌的细胞膜上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C. 醋酸杆菌在线粒体中将糖类转化成醋酸
D. 醋酸杆菌拟核 DNA 中(A+G)/(T+C)=1
26.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中,能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利用五点取样法抽样调查国道两侧隔离带中一枝黄花的密度
B.利用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C.在固体培养基上稀释涂布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菌落
D.切取小块植物叶片直接接种到某种植物组织培养基上获得植株
27.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操作者双手、接种环、工作台等都需要用适宜的方法灭菌处理
B.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程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 pH、倒平板
C.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D.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再丢弃
28.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氮气
B.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
C.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制备 104~106 稀释倍数的土壤稀释液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29.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当土壤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较多时,选择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
C.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
D.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
3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秸秆还田的过程中施加外源纤维素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纤维二糖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
B.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
定
C.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可以反应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酶的多少
D.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生纤维素酶的实验
二.填空题(55 分)
31.(12 分) 科技小组研究某人工池塘中草鱼种群增长速率(△N/△t)的变化规律,结果如
图所示,其中 t2 之前的数据丢失,请据图回答问题:
(1)调查草鱼的种群数量时,若实验得到的种群数量数据比真实值偏高,原因可能是 。
与 t2 时相比,t4 时草鱼种群的数量 (更多、更少、不变)。
(2)当种群增长速率为 m 时,池塘中草鱼的年龄组成为 ;图中,捕捞草鱼的最佳
时间段是 (用图中字母作答)。
(3)人工池塘改良为桑基鱼塘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 演替;桑基鱼塘虽然有更
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 ,所以离不开人的管理。
32.(12 分) 图(a)中的三个 DNA 片段上依次表示出了 EcoR I、BamH I 和 Sau3A I 三种限
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图(b)为某种表达载体示意图(载体上的 EcoR
I、Sau3A I 的切点是唯一的)。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 第 6 页 (共 8 页)舒中高二期末生物 第 5 页 (共 8 页)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 BamH I 酶切割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与上述表达载体被____________酶切后的产物
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
(2)若某人利用图(b)所示的表达载体获得了甲、乙、丙三种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如图(c)所示。这三种重组质粒中,不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有
____________,不能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3.(8 分) 请回答有关如图的问题:
(1)图甲中①﹣⑤所示的生物工程为 。
(2)图甲中序号④所示过程叫做 ,该过程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同于翻
译过程的是 (请将模板碱基写在前)。
(3)从雌性动物卵巢内获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 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此时细
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 (图甲中雌性、雄性动物均为二倍体)。为了获得
更多的卵母细胞,往往需要向雌性动物体内注入 激素。
(4)若预期蛋白质欲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则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图乙中序号 1 代表
的是 ;且在图甲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保留含性染色体
(填“X”或“Y”)的精子。
34.(12 分)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指将人的全部抗体基因插入噬菌体的基因组中,然后让该噬
菌体感染大肠杆菌,最终使抗体以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于噬菌体的表面,形成含有人的
全套抗体的噬菌体抗体库。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人抗体基因的途径之一是从_______细胞中提取 mRNA,逆转录成 cDNA,再通过 PCR 技
术扩增出抗体基因。扩增抗体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____,扩增过程中需使用的酶是
____________。
(2)在噬菌体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用 Ca2+处理大肠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用____________方法筛选特异性抗体。
(4)与动物细胞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相比,该技术省去了人工免疫动物、___________等步骤,
使制备过程更简单易行。
35.(11 分)请回答下列内容:
(1) 根据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选用___________(填“水溶性”或“水不溶性” )
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萃取过程中应避免_______________,以防止有机溶剂燃烧、爆炸。
(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耐盐性的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肠炎等疾病。要分离
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用含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从理化性质来看,该培
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时,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____。灭菌后的培养基在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前,往往随机选取部分灭菌后的空
白培养基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
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清)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在分离纯化金
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出培养
液中目的菌的数量。若取培养液 1 mL,稀释 100 倍后吸取 0.1mL 的稀释液,用上述接种
方法接种到 5 个血平板上,经培养后,5 个血平板上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数分别为 60、
58、61、62、59,由此可知每毫升培养液中活菌的数目为________个。由这种统计方法
所得结果往往比实际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分离尿素分解菌时,常在以尿素为唯一______(填“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中加
入_____指示剂,尿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 第 7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