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1.00 KB
- 2021-06-03 发布
武威六中2018-2019学年度
第二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高二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1-8小题为单选,9-10小题为多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 )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
D.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的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2.一质点沿直线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该质点在时的速度和到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3.“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一辆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随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在最后2s内的位移为4m,则汽车距斑马线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车通过的路程
C.时间内,丙、丁两车在时刻相距最远
D.时间内的丁、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5.一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又以a’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恰好停止,若AB长为S,则质点走完AB所用的时间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图2:放射线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中偏转,可知射线甲带负电
C.图3: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D.图4:链式反应属于核裂变,铀核的一种裂变方式为
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 6 u,的质量为3.015 0 u, 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 MeV/c2.则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
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
8.如图甲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象(直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4.29,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5),如图乙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
B.根据该图象能求出普朗克常量
C.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eV
D.用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所辐射的光照射该金属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9.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A.t1时刻车速比未启用ABS大
B.0~t1时间内的加速度比未启用ABS小
C.加速度总比未启用ABS时小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未启用ABS更短
10.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直线b与曲线a相切于点(4,-15).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 s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B.前4 s内乙的位移大小为44m
C.t=0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9 m/s
D.在t=4s时,甲的速度大小为2m/s
二、多项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三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6分)
11.(物理选修3-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成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B.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
C.在任一温度下,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D.有的物质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
E. 温度不变时,液体的饱和汽压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1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B.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放出的热量
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
E. 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布朗运动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两个分子由很远()距离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増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D.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E. 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都增大
14.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晶体的熔点和液体的沸点都与压强无关
B.水对玻璃浸润,水银对玻璃不浸润
C.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是增大的
D.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E. 利用液晶在外加电压变化时由透明变浑浊可制作电子表、电子计算器的显示元件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接题目要求作答)
15.为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老师在1.0L酒精中滴入油酸0.5ml,配备了油酸酒精溶液,某实验小组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液滴100滴。他们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描出油膜轮廓,再将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小方格边长为1cm,则油酸分子直径d=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若在实验中他们在水面上撒了过多的痱子粉,则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s3···s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s1、s2、s3···s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划出–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F.重锤
(2)将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3所示,则s2=__________cm,s5 cm。
(3)该同学在图4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图4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图________.
(4)根据—t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___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____m/s2.(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将消毒碗柜里刚经过高温消毒的一个圆柱型茶杯和杯盖小心取出后,立刻用杯盖盖住茶杯,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开始时茶杯内部封闭气体的温度t1=87℃、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放置一段时间后,茶杯内气体的温度等于室内温度t2=27℃.已知杯盖的质量为m,茶杯橫截面圆形面积为S,杯盖住茶杯后密封良好没有发生漏气。茶杯内部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最后茶杯内部封气体的压强和杯盖对茶杯的压力大小;
(2)在茶杯连同杯内气体的温度达到稳定后,用力作用在杯盖上缓慢上提,结果发现茶杯能随杯盖一起向上离开桌面,求茶杯的质量M满足什么条件?
18.(10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汽缸竖直固定放置两厚度不计的轻质活塞A、B间有轻杆相连在活塞A上放一重物C,C的质量m=3kg,两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25cm2,SB=15cm2.活塞间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漏气)。开始时,整个装置保持静止,此时两活塞离D处距离相等,P0=1.0×105Pa,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一切摩擦。
(1)求开始时,轻杆对活塞A的作用力大小;
(2)若缓慢降低汽缸内温度至t=87℃时,A活塞恰好靠近D处,求开始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
19.(12分)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90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D 6.C 7.B 8.C 9.ABD 10.AD
11.BCD 12.BDE 13.ABD 14.BDE
15.4-6×10-10 偏大
【解析】
【详解】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油酸的体积为:;油膜的面积为:95×1cm2=95×10-4m2;则油酸分子直径;实验过程中,若在水面上撒了过多的痱子粉,则油膜不能完全散开,则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偏小,由d=V/S可知,实验测量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偏大
16.AC 2.98(2.97~2.99) 13.20(13.19~13.21)
0.17(0.16~0.20) 4.80(4.50~5.10)
【详解】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运动时间,不需要秒表,该实验中不需要测量质量,因此不需要天平,实验中有小车带动纸带运动,因此不需要重锤,故选AC.
(2)刻度尺读数时需要进行估读,因此有:,由于需要估读,在范围内2.97~2.99 cm内均正确,,由于需要估读,在范围13.19~13.21 cm都正确。
(3)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以及图象如图所示: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得:,因此图象的纵轴截距大小表示初速度的大小,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此得:,.
17.(i)求最后茶杯内部封气体的压强为;杯盖对茶杯的压力大小为;(ii)茶杯的质量M满足
【详解】
(1)杯内封闭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有 代入数据解得:最后杯内气体的压强 ;对杯盖,有P'S+N=P0S+mg,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杯盖对茶杯的压力大小为:
(2)茶杯能离开桌面,条件是:P′S+Mg<P0S,故茶杯的质量M满足的条件为: 。
18.(1)45N;(2)480K
【详解】
(1)活塞处于平衡状态,则有:pSA+p0SB=p0SA+pSB+mg
解得:p=1.3×105Pa
对活塞B根据平衡条件可得:pSB=p0SB+FN,
解得:FN=45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轻杆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5N,方向向下;
(2)当活塞靠近D处时,活塞整体受力平衡没有变,气体压强不变,根据气体的等圧変化有:
又T=t+273=360K
解得:T0=480K。
19.(1)64辆(2) (3)25辆
试题分析:(1) 汽车加速时间
40.0 s时间, 汽车能行驶的位移
根据题意, 63个间距有64辆车,所以能有64辆汽车通过路口
(2) 记 t0 =" 3.0" s , 汽车启动时间为
当计时灯刚亮出“3”时, 第65辆汽车行驶的位移
此时汽车距停车线的距离:)
第65辆车刹车的加速度:
(3) 设能通过k辆汽车, 则第k辆汽车的运动时间,其中加速时间
能通过路口要满足:
数据代入后解得
所以能通过25辆汽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关文档
-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2021-06-02 18:33:276页
- 安平中学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2021-05-28 22:01:2512页
-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2021-05-26 22:20:187页
-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21-05-21 20:43:039页
-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 2016-2017 2021-05-11 02:44:5414页
- 雨金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2021-04-13 19:02:589页
-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吴堡中学2020-22021-04-12 19:46:265页
- 江苏省丹阳中学、沭阳中学、靖江中2021-02-26 18:06:4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