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5.50 KB
- 2021-06-03 发布
北仑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陈思慧 审题:童金辉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图是西周时期的世系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官制 D.礼乐制
2.战国末年,崛起于蒙古草原的匈奴,进入原属赵国的河套地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重新夺取了河套地区。为加强北部边防,秦始皇在此设立
A.九原郡 B.南海郡 C.桂林郡 D.渔阳郡
3.右图所示,雍正帝为解决该地区的难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设立军机处
B.推行密折奏事
C.改土归流
D.设理藩院
4.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5.《八一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然而有些人“数年以来,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安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这份宣言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华北事变前后
C.西安事变期间 D.七七事变以后
6.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8.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作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10.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11.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外交家,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下列选项中,他曾经出席的重大外交活动有
①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②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③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④中日邦交签字仪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商业征服 B.文化同化 C.宗教皈依 D.财富侵蚀
13.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国王已放弃行政权 B.议会主权地位的强化
C.国王的“统而不治” D.法律至上的政治生态
14.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15.
历史题材的漫画以幽默、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历史,从某种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悟和评价。右图为“冷战”时期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这幅漫画反映了
A.马歇尔计划出台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古巴导弹危机 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16.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幅图反映的都是农具
B.都是以水作为动力
C.按出现的先后排列是高转筒车、水转翻车、水排
D.高转筒车的应用主要在北方
17.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8.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荣氏兄弟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1896年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旺,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不如投资实业。1902年与人合伙创办了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这反映出
A.中国传统金融业的日益衰落 B.“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广泛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 D.商人投资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19.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20.有学者认为,去苏联化是毛泽东邓小平的共识。下列史实中,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③人民公社化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下列城市或地区,按其对外开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岛 ②深圳 ③海南岛 ④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2.“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电影院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D.徐小姐爱好读书,爱看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23.《国富论》提出了市场经济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一定律”。宣告“第一定律”开始破产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B.“滞胀”现象的出现
C.“大危机”的到来 D.“新经济”的问世
24.有一个国家在二战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它的奥秘用通俗的公式表示就是:“市场经济+总体调节+社会保障”。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25.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工业化建设时期
26.列宁认为:“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与这一措施同时实施的是
A.粮食税 B.企业收归国有
C.食物配给制 D.优先发展重工业
27.戈尔巴乔夫说:“多一些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生活中多一些民主、公开性和集体主义……多一些公民对全国事务及其对国际事务的良好影响的关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苏联改革
A.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C.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28.2016年素有“欧洲心脏”之称的布鲁塞尔遭受恐怖袭击,举世震惊。布鲁塞尔之所以被称为“欧洲心脏”,是因为它是北约和 总部所在地。
A.欧盟 B.华约 C.国联 D.世贸组织
29.1916年德国发动了一次战役,企图以此作为“碾碎法国的磨盘”。这次战役发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下列属于一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有
①严重削弱了俄罗斯、德意志、日本等帝国 ②客观上提高了妇女地位
③社会主义的理想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④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下列哪些事件是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
①九一八事变 ②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③希特勒出任总理 ④德国扩军备战,建立庞大军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3.关于1928年签订的《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明确责任
B.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
C.制定了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D.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非选择题部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
34.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9分)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李白《估客乐》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张籍《野老歌》
材料三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宋)王安石《商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3分)
(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3分)
35.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以1919年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其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试观此次学生运动(五四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
——孙中山
材料二 “俄国革命之发动,迟我国六年,而俄国经过一度之革命,即能贯彻他等之主义,且自革命以后,革命政府日趋巩固……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和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
——孙中山《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收绝伦之巨果”主要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为促使“革命成功”提出了哪些新的主张?(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概括中国共产党人与孙中山先生在革命道路上的共同目标是什么?(4分)
36.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逐渐形成,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是世界舞台中一个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
材料二 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曾尖锐地批评,英国自由贸易理论是把实力不同的国家放在同一起点上,他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德国在19世纪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德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这些托拉斯垄断了国内市场。
——改编自《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三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与它利益相近的国家,组成了“英镑集团”;为了与之抗衡,美国及其势力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组织了“美元集团”,法国也曾组织了“金本位集团”。
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另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摘自《世界现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1分)基于这一政策,英国是如何用武力强迫中国减免关税的?(3分)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德国崛起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给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
(4)根据所学分析,20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实现“贸易和金融”的“顺利进行”?(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A
C
D
B
C
D
C
A
A
C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B
B
B
C
B
C
D
D
A
C
D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C
C
A
A
B
A
C
C
D
D
D
北仑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
34. (1)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海上贸易发达。出现喧闹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3分,任写三点即给满分)
(2)赋税负担沉重,贫富分化加剧;农民陷入困境,纷纷逃入山区,垦山为田;富商财富汇集,生活奢靡。(3分)
(3)信息: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2分)
政策:重农抑商。(1分)
35. (1)成果: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每点1分,共3分)
(2)主张:新三民主义(或三大政策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国民党;以俄为师。(同时答“联俄”和“以俄为师”只给1分,每点1分,共3分,)
(3)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分);
共同目标: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军阀统治(或反帝反封建)(2分);统一中国(或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分)
36. (1)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要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1分)
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达到其目的。(3分)
影响:英国的商品倾销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技术。(2分)
(2)贸易保护政策;德意志统一,德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3分)
(3)原因:1929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1分)
影响:激化了矛盾(资本主义国家间、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使世界走向大战;罗斯福新政(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挽救资本主义制度、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分)
(4)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世界贸易体系,成立关贸总协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