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7 KB
- 2021-06-03 发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在理解、评鉴中感受父亲知鸟爱鸟。
3.了解课文围绕“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开门见山后具体表现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评鉴中感受父亲知鸟爱鸟。
2.了解课文围绕“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开门见山后具体表现的写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明确主题,初步感知课文
1.由“父亲树林鸟”组题,质疑。
2.找出概括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抓住“一生”“最喜欢”朗读理解。
3.父亲爱鸟有何体现呢?咱们一起走进课文,轻声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
①生读书,师巡视
②你认为文中哪里体现了父亲爱鸟?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思有路”是文本的结构逻辑,“识斯真”是阅读的认知逻辑。教学逻辑应是“文本结构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在统一。学生在阅读时一般要经历“感知、理解、深悟”这样一个过程。这篇课文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了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所以,在设计上我遵循这一结构特点,质疑课题之后,即让学生通过检索,找出中心句,通过语义重音的朗读,让学生敏锐感受到父亲对树林、鸟的喜爱。再自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结构和这种喜爱。】
板块二:理解评鉴,感受父亲“知鸟”
4.喜欢就会了解,比如父亲对黎明时鸟的习性就非常清楚,同学们找出来读读。
①朗读体会“有。”
②了解黎明时鸟的习性,理解“舒畅”
③鸟味由什么组成?(热气、露水和湿气、呼吸)
④质疑、评鉴
老师在读这几句话的时候,发现它的标点很奇怪,同学们也仔细看看哪里奇怪,为什么呢?
合在一起作为一段更好,还是原文更好,为什么?(分开写有什么好处呢?)
⑤配乐朗读
你看,黎明的树林里,小鸟们都醒了;你闻,有鸟味吗——
⑥判断
如果说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同意吗?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如果说,前面学生的初读感受是教学的起点,深入理解父亲对鸟的熟悉、了解、喜爱是这一板块教学终点的话,以下几个步骤就是教学活动台阶。1.在理解“热腾腾、喙、舒畅”等词语的基础上读懂句子,了解鸟的习性,并能概括鸟味从何而来。2.在此基础上,关注表达形式。从引号用法入手,引导学生评鉴,并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父亲对鸟习性的熟悉,介绍的清楚。3.综合概括,整理语言,能有理有据作出判断。通过几个活动台阶,学生对父亲“知鸟”呈现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引导学生体验由读到评,依读来评,初步“学会判断”的过程。】
板块三:理解运用,感受父亲“寻鸟”的细致
5.也有人说“父亲善于观察”,同意吗?
①判断需要依据,别着急,再次回到课文中去,不出声,静心阅读2~11段,用“——”画出能体现父亲善于观察的语句。
②理解站定,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③写父亲专注投入的还有哪句?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a.读好长句子
b.理解“凝神静气”
c.去掉“像树一样兀立”好不好?
④父亲是朝怎样的树林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理解“幽深”“雾蒙蒙”
⑤我有没有望见鸟,闻到鸟味?
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来,读读
“并没有……鸟叫。”——“茫茫然”
“我仔细……叶子。”
“我只闻到……气味。”
谁能把我的表现连起来说说,同桌一起练练。
出示: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我只看到的的,没有看到。
小结: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⑥“父亲善于观察”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和上一板块相似,通过自读,理解词语,读懂句子,感受父亲观察细致,再到作出判断,层层递进。不同的是:1.既通过“父亲突然站定……闻了又闻。”“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父亲。”两句感受父亲观察的专注、细致,又通过与“我”的表现对比,感受父亲会观察有发现。并以此判断父亲善于观察。2.感受“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积累新鲜的表达方式】
板块四:小结,质疑
6.小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7.课文写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快速默读19到23自然段。质疑。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第1课时 2021-06-03 15:36:052页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2021-06-03 15:35:426页
- 初中7年级英语教案:第9讲 时态复习2021-06-03 15:35:1515页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口语2021-06-03 15:24:535页
-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2_3_1平面向量基2021-06-03 15:18:544页
- 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教2021-06-03 15:18:283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2021-06-03 15:09:265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1_2_1-1函数概念2021-06-03 15:05:145页
- 小学一年级奥数教案:巧移物体(学生2021-06-03 15:04:263页
- 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2021-06-03 14:57:0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