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07 KB
- 2021-06-03 发布
2020 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一)
物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
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B.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说明光是一种波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D.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形成的彩色条纹是由光的衍射形成的
2.城市中的路灯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所示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
杆 OA 可以绕通过 A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硬杆的重力都可以忽略。现保持 O
端所挂重物不变,OA 始终水平,将钢索的悬挂点 B 稍微上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索 OB 对 O 点的拉力减小
B.钢索 OB 对 O 点的拉力增大
C.硬杆 OA 对 O 点的支持力不变
D.硬杆 OA 对 O 点的支持力增大
3.高空跳伞是空降兵的必修科目,在某次训练中,一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自由
跳下,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空降兵沿竖直方向运动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最终空降
兵以 v0 的速度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 时间内,空降兵所受阻力不断增大
B.t1~t2 时间内,空降兵处于超重状态
C.t1~t2 时间内,空降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增大
D.t1~t2 时间内,空降兵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
2
01 vvv
4.如图所示,某理想变压器 T 的原线圈接在电压峰值为 2220 V 的正弦式交变电源两端,向
B
A O
v
tO t1 t2
v0
v1
额定电压为 15kV 的霓虹灯供电,使它正常发光。为了安全,需在原线圈回路中接入熔断
器,当副线圈电路中总电流超过 22mA 时,熔断器内的熔丝就会熔断。不考虑输电线电能
的损失,则熔断器的熔断电流大小为
A.1.5A
B.
2
23 A
C.3A
D. 23 A
5.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人类并不满足于在太空作短暂的旅行,“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
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访的载人航天器,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航天飞机对空间站补充
原料物资。若有一“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某一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
的高度恰好等于地球的半径。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2
v
B.“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4
g
C.“空间站”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运转速率将减小,轨道半径将增大
D.航天飞机先到达与“空间站”相同的轨道,然后减速即可实
现两者对接
6.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光滑
4
3 圆弧轨道 ABC 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
上,顶端 A 处切线水平。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
轨道右端点 C 的正上方由静止释放,释放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h
(可以调节),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R 时,小球刚好能够到达圆弧轨道的顶端 A
B.适当调节 h 的大小,可使小球从 A 点飞出,恰好落在 C 点
C.h= 4
5R 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在轨道左侧能够到达的最大距地高度为
4
5R
D.h=4R 时,小球从 A 点飞出,落地点与 O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4R
n1 n2
熔断器
U~
T
霓虹灯
R
h
m
O
A
B
C
7.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绳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
拴一个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 的小球。把细绳拉到竖直状态,小球从最低点 A 由静止释
放后沿圆弧运动,当细绳刚好水平时,小球到达位置 B 且速度恰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
为 g,不计空气阻力,则
A.小球最终将静止在 B 点
B.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细绳的拉力为 0
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q
mg
D.在此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增加
8.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 100kg 的木箱。t=0 时刻,某同学对
其施加水平推力 F 的作用。已知水平推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与
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10m/s2。则 t=3s 时木箱的速度大小为
A.2m/s
B.2.5m/s
C.6m/s
D.8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4 的激发态,在
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
4.5eV 的金属钨表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跃迁时可能辐射出 12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金属钨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8.25eV
C.氢原子从 n=4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最短
D.氢原子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 2.36eV
10.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x 轴上 x1=1m 和 x2=4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
已知此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及方向可能是
A.v=3m/s,沿 x 轴正方向
B.v=0.6m/s,沿 x 轴正方向
C.v=0.4m/s,沿 x 轴负方向
D.v=1m/s,沿 x 轴负方向
B
A
O
F
甲 乙
F/N
t/s
O
400
1 2 3
1
2
3
54
∞
n
-13.6
-3.4
-1.51
-0.85
-0.54
0
E/eV
y/cm
t/s
O
3
-3
1 2 3 4 5
图乙
y/cm
t/s
O
3
-3
1 2 3 4 5
图甲
11.如图所示,一简易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相同的轻弹簧,在某次事故中,
升降机吊索在空中突然断裂,忽略摩擦及其它阻力,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刚
接触地面开始到运动到最低点的一段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
列关于升降机的加速度大小 a、速度大小 v、升降机重力做功大小 WG、弹簧
整体的弹性势能 Ep 与升降机向下位移 x 的关系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 l、电阻不计足够长的光滑
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夹角α=30°,导轨顶端 e、f
间接入一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所在区域内存在
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
轨平面向上。在导轨上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均为
m、电阻均为 R 两金属杆 ab 和金属杆 cd。开始时
金属杆 cd 处在导轨的下端,被与导轨垂直的两根
小绝缘柱挡住。现用沿导轨平面向上的恒定外力 F(大小未知)使金属杆 ab 由静止开始
加速运动,当金属杆 ab 沿导轨向上运动位移为 x 时,开始匀速运动,此时金属杆 cd 对两
根小柱的压力大小刚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流过定值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由 e 到 f
B.金属杆 ab 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2 2
3
2
mgR
B l
C.金属杆 ab 达到匀速运动时,恒定外力 F 的瞬时功率为 22
22
2
3
lB
Rgm
D.金属杆 ab 从受到恒定外力 F 到开始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定值电阻 R 产生的热量为
3 2 2
4 4
3
6 16
mgx m g R
B l
C DA B
g
x0
O
a
x1
x
x0
O
v
x1 x0 x1
x
vm
v0
O
Ep
xO
WG
x
x1x0
α
B
α
R
Fa
b
c
d
f
e
x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
13.(6 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的适当位置固定好弹簧发射器,使其出口处切线与水平桌面相平;
②在一块长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并贴紧桌面右侧边缘。将
小球 a 向左压缩弹簧并使其由静止释放,a 球碰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压痕 P;
③将木板向右水平平移适当距离,再将小球 a 向左压缩弹簧到某一固定位置并由静止释
放,撞到木板上,在白纸上留下压痕 P2;
④将半径相同的小球 b 放在桌面的右边缘,仍让小球 a 从步骤③中的释放点由静止释放,
与 b 球相碰后,两球均撞在木板上,在白纸上留下压痕 P1、P3;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 a 的质量一定要大于小球 b 的质量
B.弹簧发射器的内接触面及桌面一定要光滑
C.步骤②③中入射小球 a 的释放点位置一定相同
D.把小球轻放在桌面右边缘,观察小球是否滚动来检测桌面右边缘末端是否水平
⑵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
A.小球的半径 r
B.小球 a、b 的质量 m1、m2
C.弹簧的压缩量 x1,木板距离桌子边缘的距离 x2
D.小球在木板上的压痕 P1、P2、P3 分别与 P 之间的竖直距离 h1、h2、h3
⑶ 用 ⑵ 中 所 测 的 物 理 量 来 验 证 两 球 碰 撞 过 程 中 动 量 守 恒 , 其 表 达 式
为 。
h1
x2
a
h2
h3
x1 b
P
P1
P2
P3
弹簧发射器
14.(7 分)
⑴某小组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按图甲所示原理图连接好电路。先断开开
关 S,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10mA”挡,红、黑表笔分别接触 A、B 接线柱,
电表指针如图乙中 a 所示,则此时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mA;再闭合 S,将多用电表的开
关置于直流电压“10V”挡,红、黑表笔分别接触 B、C 接线柱,电表指针如图乙中 b 所示,
则此时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V。根据先后这两次读数可粗略算出 Rx= Ω。(以上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⑵为进一步精确地测定⑴中 Rx 的阻值,该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丙
所示电路。连接好电路后,先断开 S1,闭合 S2 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
片 P,使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一个适当的读数,记录两电表示数 U1、
I1;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 P 不动,再闭合 S1,记录两电表示数 U2、I2。
则 Rx= 。若电表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略,则 Rx 的测
量值 Rx 的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8 分)
如图所示,气缸内 A、B 两部分气体由竖直放置、横截面积为 S 的绝热活塞隔开,活塞与
气缸光滑接触且不漏气。初始时两侧气体的温度相同,压强均为 p,体积 VA:VB=1:2。现将
气缸从如图位置缓慢转动,转动过程中 A、B 两部分气体温度均不变,直到活塞成水平放置,
此时,A、B 两部分气体体积相同。之后保持 A 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加
热 B 部分气体使其温度升高,稳定后,A、B 两部分气体体积仍然为 VA:
VB=1: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求
乙
a b
E
Rx
S
AB C
甲
丙R
P
S2
V
Rx
A
R1
S1
AB
⑴活塞的质量;
⑵B 部分气体加热后的温度与开始时的温度之比。
16.(9 分)
如图甲所示,一电荷量为 Q 的正点电荷固定在 A 点,在距离 A 点为 d 处固定一竖直放置
的足够长光滑绝缘杆,O、B 为杆上的两点,AB 连线与杆垂直。杆上穿有一可视为点电荷、
质量为 m 的带正电小球,现让小球从 O 点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以 O 点为 x=0 位置,竖直向
下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小球的电势能 EP
随坐标 x 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静电力
常量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
⑴求小球运动至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⑵如果小球通过 x=2d 时的加速度 a=1.5g,求
小球所带电荷量。
17.(14 分)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木板 B 的质量 M=2kg, 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
m=1kg 的小滑块 A 以 v0=9m/s 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板。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
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⑴A、B 相对运动过程中,B 的加速度大小;
A
O
B
x
x
EP
dO
E1
E2
甲 乙
+
+ d
A
B
v0
⑵A、B 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⑶B 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18.(16 分)
如图所示,整个空间有一垂直于直角坐标系 xoy 平面向里的足
够大的匀强磁场,在 y 轴上从 y1=L0 到 y2=5L0 之间有一厚度不计的
固定弹性绝缘板。在 x 轴负半轴上某一位置有一个质量为 m 的不带
电粒子 A,以一定速率 v0 沿 x 轴向正方向运动,并与在原点 O 处静
止的另一个质量为 3m、所带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的粒子 B 发生碰
撞并粘在一起,形成新粒子 C。已知碰撞时没有质量和电荷量损失,粒子均可视为质点,且所
有粒子不计重力。
⑴求 A、B 粒子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
⑵如果让 C 粒子能够打到绝缘板上,求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应满足的条件;
⑶C 粒子先与绝缘板碰撞两次后经过坐标为 x0=-L0、 y0=5L0 的位置 P(图中未画出),已
知 C 粒子与弹性绝缘板碰撞没有能量和电荷量损失,求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x
O
y
v0
A B
y1
y2
2020 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一)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B 2. A 3.B 4.A 5.B 6.D 7.C 8.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BC 10.AD 11.AC 12.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
13.(6 分)⑴AD(2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不得分) ⑵BD(2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不得
分)⑶
1
2
3
1
2
1
h
m
h
m
h
m (2 分)
14.(7 分)⑴4.0 6.0 1.5×103 (每空 1 分) ⑵
2
2
1
1
I
U
I
U 等于(每空 2 分)
15.(8 分)
解:⑴气缸缓慢转动直到活塞成水平放置过程,设开始时,A 部分气体的体积为 V
对 A: VppV 5.1 ………………………………………………①(1 分)
对 B: Bp S p S mg ………………………………………………②(1 分)
2 1.5Bp V p V ……………………………………………③(1 分)
得:
g
pSm 3
2 ………………………………………………………④(1 分)
⑵设升高 B 部分气体温度后,其温度为T;开始时的温度为T
由:
T
S
mgp
T
p
…………………………………………………⑤(2 分)
得:
3
5
T
T …………………………………………………………⑥(2 分)
16.(9 分)
解:⑴当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电势能最大,由图乙可知 dOB ,由功能关系可知
2
21 2
1
BmEmgdE v ………………………………………………①(2 分)
m
EEgdB
)(22 12 v ……………………………………………②(2 分)
⑵小球通过 x=2d 时, 222 2d
Qqkdd
QqkF 电 ……………………③(1 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mamg
dd
dF
22电 ……………………………………………④(2 分)
得:
kQ
mgdq
22 ……………………………………………………⑤(2 分)
17.(14 分)
解:⑴由 BBBA MaFF 地 ……………………………………………①(2 分)
BMagmMmg )(21
得: 2s/m5.0Ba ……………………………………………………②(2 分)
⑵ 2s/m4
m
Fa A
A …………………………………………………③(1 分)
设 A、B 相对运动过程所经历时间为 t
tata BA 0v ………………………………………………………④(1 分)
得: s2t
此过程: 2
0 2
1 tatS AA v ……………………………………………⑤(1 分)
2
2
1 taS BB ……………………………………………………………⑥(1 分)
A、B 之间相对运动距离 BA SSS ………………………………⑦(1 分)
A、B 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J36 SFQ A ………………………………………………………⑧(1 分)
⑶最终 A、B 均静止,全过程中由功能关系可知
SFQm B地2
02
1 v ……………………………………………………⑨(2 分)
m5.1S ………………………………………………………………⑩(2 分)
18.(16 分)
解:⑴A、B 粒子碰撞,由动量守恒可知:
Cmmm vv )3(0 ……………………………………………………①(2 分)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
22
0 )3(2
1
2
1
Ck mmmE vv ……………………………………………②(2 分)
得: 2
08
3 vmEk ………………………………………………………③(1 分)
⑵C 粒子在磁场中,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r
mmBq C
C
2)3 vv ( ……………………………………………………④(1 分)
得:
qB
mr 0v
C 粒子运动至绝缘板 y1=L0 处
1
01
2 qB
my v ……………………………………………………………⑤(1 分)
得:
0
0
1
2
qL
mB v
C 粒子运动至绝缘板 y2=5L0 处,
2
02
2 qB
my v ……………………………………………………………⑥(1 分)
得:
0
0
2 5
2
qL
mB v
让 C 粒子能够打到绝缘板上,则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应满足:
0
0
0
0 2
5
2
qL
mBqL
m vv ………………………………………………………⑦(2 分)
⑶由几何关系可知:
2
0
2
0
2 )5( ryxr ……………………………………………………⑧(3 分)
得: 0Lr 或 012
13 L
由
qB
mr 0v 可知:
得:
0
0
qL
mB v 或
0
0
13
12
qL
mB v ……………………………………………⑨(3 分)
x
O
P
v0
A B
O1
x
O
P
v0
A B
O1
y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