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48 KB
- 2021-06-03 发布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物理检测卷
命题人: 审题人: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1.如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Hz.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
A.1Hz B.3Hz C.4Hz D.5Hz
2.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E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A.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质点C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A将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D的振幅为零
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波长分别为、,该玻璃对单色光、的折射率分别为、,则( )
A., B.,
C., D.,
4.如图潜水员在水深为h的地方向水面张望,发现自己头顶上有一圆形亮斑,如果水对空气的临界角为C,则此圆形亮斑的直径是( )
A.2htanC B.2hsinC C.2hcosC D.2h
5.一物体从空中自由下落至地面,若其最后1s的位移是第1s位移的n倍,忽略空气阻力,则物体下落时间是( )
A.(n+1) s B.(n-1) s C. D.
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4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7.一个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后又落回抛出点,若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
A.物体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上升过程的加速度
B.物体下落过程所用的时间大于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
C.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D.物体下落到抛出点的速率与抛出时的速率相等
8.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
A.0 m/s,5 m/s B.4.8 m/s,5 m/s
C.0 m/s,4.8 m/s D.4.8 m/s,10 m/s
9.物体的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如图所示,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质量一定的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
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10.(多选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甲是波刚传播到x=5m处的M点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质点N(x=3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Q是位于x=10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长是5m
B.M点以后的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沿x轴正方向
C.由甲图对应时刻开始计时,经过6s,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谷
D.这列波由M点传播到Q点需要5s
11.(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期,江西赣州的朱向阳老师对着高脚玻璃酒杯一声长吼,玻璃杯应声而破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玻璃杯应声而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共振
B.在单缝衍射现象中,缝越窄,照射光频率越高,则衍射现象越明显
C.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条纹,属于光的干涉现象
D.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观察者的运动状态都有关
12.(多选题)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率v0垂直进入三个矩形区域做匀减速运动,且刚要离开第
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
A.v1:v2:v3=
B.v1:v2:v3=
C.t1:t2:t3=
D.t1:t2:t3=
二、实验题
1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米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为d。则单摆摆长为____________(用字母l、d表示)。再用秒表记录单摆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符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
(2)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用塑料球做摆球
B.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C.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大的角度后释放
D.测量一次全振动的周期,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
(3)若测量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
B.当小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C.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49次数为50次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某同学测重力加速度,他用长细线和小铁球做了一个单摆,手头却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和一个秒表,于是他先用此单摆进行实验,测得单摆的周期为T1,然后将摆线长度减小(小于刻度尺量程)再次实验,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用字母、T1、T2表示)。
14.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透镜、 M 、 N 、 P 、遮光筒、毛玻璃、放大镜.如图所示.
(1)M、N、P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____;
A.滤光片 、单缝、双缝 B.单缝 、滤光片、双缝
C.单缝 、双缝、滤光片 D.滤光片 、双缝、单缝
(2)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
A.减小双缝间距离 B.增大双缝间距离
C.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3)如果测得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相邻两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为,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为________.
15.如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_cm;
(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m/s。
四、解答题
16.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反应了0.5s后采取制动刹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m/s2,求:
(1)刹车后3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2)刹车后6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17.如图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像。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5Hz,此时x=0.5m处的质点正向y轴正方向振动,可以推知:
(1)这列波正在沿轴哪个方向方向传播;
(2)波速大小是多少;
(3)该质点1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18.在真空中有一边长为d的正方体玻璃砖,其截面如图所示,在AB面上方有一单色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P以i=53°的入射角从AB面的中点射入,且光从光源S到AB面上P点的传播时间和它在玻璃砖中从P点传播到侧面AD的吋间相等。已知玻璃砖对该光的折射率,真空中的光速为c,取sin53°=0. 8,cos53°=0. 6,不考虑光线在玻璃砖中的反射,求:
(1)该光进入玻璃砖中的折射角r;
(2)点光源S到P点的距离x。
19.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 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60 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6 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5 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2020-2021学年度高三物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22分)
13单摆摆长为____________(用字母l、d表示), g=________。
(2)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3)_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4)g=_________(用字母、T1、T2表示)。
14.(1)____;(2)____.(3)________.
15.(1)_________m/s2;(2)_________cm;(3)_________m/s。
三、计算题
16(6分)
17(8分)
18(8分)
19(8分)
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C
A
C
C
B
C
D
CD
AC
BD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22分)
13单摆摆长为____________(用字母l、d表示), g=________。
(2)___ B____(选填字母代号)。
(3)_____ D 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4)g=_________(用字母、T1、T2表示)。
14.(1) __A__;(2)__AD__.(3)____ ____.
15.(1)___0.737 ______m/s2;(2)___ 4.36 ______cm;(3)____ 0.473_____m/s。.
三、计算题
16(6分)(1)汽车的初速度
设汽车刹车后经过t0秒停止,则有
则刹车后3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2)因为5s汽车已经停止,汽车6s末的速度为0。
17(8分)(1)由于x=0.5m处的质点正向y轴正方向振动,因此这列波沿轴向右传播。
(2)由图象可知
根据
代入数据可得,波速大小
(3)每经过一个周期,质点振动4倍振幅,而每1s运动5个周期,因此1s内通过的路程
18(8分)
(i)37°(ii)。
(i)光路图如图所示,
光线在AB面上折射时,由折射定律有:
解得:r=37°
(ii)光线从P点传播到侧面AD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
光线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为:
光线从P点传播到侧面AD的时间为:
又由x=ct解得:
19(8分)(1)从刹车到停止时间为t2,则:
(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
从刹车到停止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0,则:
小轿车从发现物体到停止的全部距离为:
三角警示牌距车的最小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