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MB
- 2021-06-03 发布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张强 审题人:冯慧君 黄应甫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
1.A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海平面升高
B.地势低平,容易积水
C.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D.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2.关于A、B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B.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
C.地形分布都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D.都有大面积热带沙漠分布
3.关于M、N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河源头区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N河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B.M河有凌汛现象,N河没有
C.两条河流的含沙量都很大
D.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2006年7月11日北京时问18时43分,阿拉山口输油站员工轻轻开启中哈石油管道阀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正式进入中国。读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回答4~6题。
4.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渍化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5.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
④中亚 ⑤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6.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是( )
A.里海沿岸 B.巴尔喀什湖附近
C.北部丘陵 D.额尔齐斯河沿岸
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7-8题。
7.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
A.地势起伏大 B.中间高四周低 C.山河相间 D. 北高南低
8.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小 B.水位变化大 C.有结冰期 D.落差小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9~11题。
9.图中河流注入的水域是( )
A.死海 B.黑海
C.红海 D.波斯湾
10.M城所在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A.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11.N城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沿河、沿海的位置
B.便利的管道运输
C.丰富的石油资源
D.活跃的宗教活动
右图中斜线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读图做12--15题。
12.甲国家的地形特征为( )
A.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以盆地为主,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3.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14.图中分布最广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15.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右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游牧活动(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易受台风灾害侵扰
C.向南可至南非
D.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17.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完成18—19题。
18.1月份,雨水补给较多的河段是( )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a与c河段
19.图中b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经济作物及其优势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油菜——水源 B.小麦——土壤
C.棉花——光照 D.甘蔗——热量
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阴影代表海洋),根据图中信息回答20—21题。
20.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
B.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21.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
A.R1 > R2 西风、洋流 B.R1 > R2 西风、地形
C.R1 < R2 东风、洋流 D.R1 < R2 东风、地形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地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对图甲和图乙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多峡湾的原因是海浪的侵蚀作用
B.图乙所示地区地形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南北纵列分布
C.图甲所在半岛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图乙比图甲的降水多,且分配均匀
23.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多种补给水源 B.有较长的结冰期 C. 有凌汛 D. 含沙量大
读“世界某区域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分布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该区域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的尼亚湾沿岸分布,其主导因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便利,便于出口
25.近年来,该地区来自中国的游客不断攀升。这里对中国游客最具吸引力的是( )
①优美的湖滨风光 ②优美的峡湾景观
③极昼极夜景观 ④林海景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26~28题。
26.图示海峡( )
A.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C.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D.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
27.下列关于图中A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 )
A.冬季有结冰现象 B.含沙量大,水能特别丰富
C.有冬汛 D.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28.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 )
A.棉花 B.天然橡胶
C.椰枣 D.油橄榄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地图,读图回答29~31题。
29.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30.乙地不合理灌溉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
31.甲国有世界上著名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0年12月2日晚,国际足联在瑞士苏黎世宣布未来两届世界杯的举办地,俄罗斯获得了2018年世界杯举办权,卡塔尔获得了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据此并读图,回答32~33题。
32.结合甲图判断下列描述不符合俄罗斯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A.以平原、高原为主
B.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业生产不稳定
C. 濒临海洋,水汽充足,降水较多
D.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
33.世界杯一般在北半球的6、7月份举行,结合乙图说明卡塔尔举办世界杯面临的困难有( )
①极端高温天气 ②水资源匮乏
③劳动力资源不足 ④国土面积狭小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读俄罗斯部分水系图,回答34~37题。
34.关于湖泊L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靠雨水补给
B.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
C.属于冰碛湖
D.能够调节叶尼塞河水位
35.有关河流R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航运价值高
C.沿岸沼泽广布
D.上游海拔高,冰期长
36.油田P为俄罗斯著名油田,是中俄石油贸易的重要输出地。关于该油田开发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地形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C.河谷地区,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D.位于亚洲,距离消费市场近
37.关于中俄能源合作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是( )
A.有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C.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D.有利于促进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
如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38~40题。
甲
38.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9.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甲是俄罗斯著名的新西伯利亚工业区。该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劳动力丰富,纺织业发达
B.该地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发达
C.本区是俄罗斯的文化中心,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较多,发展电子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D.图示区域针叶林广布,木材加工和造纸业是本区主导工业部门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41.左为北非简图,右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 分析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降水差异的原因(8分)
▲
(2) 分析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
(3) 说明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自然原因。(4分)
▲
(4) 指出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4分)
▲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一游客在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期间进行了欧洲七日游。左图为其计划旅游国家图(部分)。
材料二 右图为欧洲西部“时鲜业”分布图。
(1) 该游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到英国的伦敦看奥运会时需要带雨伞,适当带一些厚衣服。到意大利的罗马旅游时,要带太阳镜、防晒霜等物品。为什么?(6分)
▲
(2) 该游客查阅到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岛”,你知道原因吗?(4分)
▲
(3) 该游客还查阅到德国和法国等国内河航运非常发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
(4) 该游客发现甲、乙两地都有“时鲜业”分布,你能说出两地各自的优势吗?(4分)
▲
参考答案
1-5:BAACD 6-10:ABBDA 11-15:CDBBD 16-20:DDCCD
21-25:BBADB 26-30:ACDBC 31-35:CCDDA 36-40:BCDCB
41、(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1分);乙地全年降水少。(1分)
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1分);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1分)
原因: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2分);
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2分)(共8分)
(2)热量资源丰富(1分);光照充足(1分)昼夜温差大(1分);
有灌溉水源(1分)(共4分)
(3)地势较为平坦(2分);气候比较适宜(2分)(共4分)
(4)聚落(或城市)(2分);矿产资源(2分);地形(2分)
(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42、(1)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全年降水均匀,阴雨天多,因而需要带雨伞(2分);相对于我国夏季的高温来说,该地夏季较凉爽,因而需要适当地带一些厚衣服(2分)。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光照强,因而需要携带太阳镜、防晒霜等物品(2分)。(共6分)
(2)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温泉(2分);冰岛所处纬度高,冰川覆盖面积大(2分),因而被称为“冰火之岛”。(共4分)
(3)德国和法国等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大且稳定(2分);无结冰期(2分);河流众多,水系发达(2分)等。(共6分)
(4)甲地纬度较乙地低,热量充足,时鲜花卉、果蔬可以提早上市(2分)。乙地距欧洲腹地较近,交通更为便捷(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