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00 KB
- 2021-06-02 发布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士”阶层受到各诸侯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各自的主张。
(3)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学者,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2.影响
(2)“百家争鸣”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如中庸(“过犹不及”)、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重亲情等。
(3)“百家争鸣”
3
对后代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道德经》《论语》《韩非子》等经典著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
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1.【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变革。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根本原因”的要求,排除A、C、D项。
2.【答案】C
3
3.【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出诸子百家的宗旨是“以其天下”,即其学说服务于政治,故D项正确;学术气氛空前浓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以及养士之风极为盛行都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A、B、C项错误。
3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信息传2021-06-02 23:19:134页
- 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五章章交变电流2021-06-02 23:13:533页
- 高中数学必修4同步练习:平面向量的2021-06-02 23:12:594页
- 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8 粒子2021-06-02 23:12:132页
- 2020年高中团支部学期工作计划3篇2021-06-02 23:11:036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2021-06-02 23:08:498页
- 2020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5 新人2021-06-02 23:08:485页
- 2020年高中数学第四章问题探索——2021-06-02 23:08:472页
-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三)配套课时2021-06-02 23:08:215页
- 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第二章 2_1_3-22021-06-02 23:07:05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