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7.91 KB
- 2021-06-02 发布
聊城市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物理试题(二)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
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
书写,绘图时,可用 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
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3分,共 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有一块玻璃砖,上、下两面光滑且平行如图所示,有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玻璃砖,下面给出的四个光路
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在 2019 年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21 岁的邢雅萍成为本届军运会的“八冠王”。如图所示
是定点跳伞时邢雅萍运动的 v-t 图象,假设她只在竖直方向运动,从 0 时刻开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t1时刻
速度达到 v1时打开降落伞,之后做减速运动,在 t2时刻以速度 v2着地,已知邢雅萍(连同装备)的质量为
m,则邢雅萍(连同装备)
A.0~t2内机械能守恒
B.0~t2内机械能减少了
2
1
1
2
mv
C.t1时刻距地面的高度大于
1 2 2 1
2
v v t t
D.t1~t2内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小
3.如图甲所示,这是某学校科技活动小组设计的光电烟雾探测器,当有烟雾进入探测器时,来自光源 S的光
会被烟雾散射进入光电管 C 如图乙所示。烟雾浓度越大,进入光电管 C 中的光就越强,光射到光电管中的
钠表面时会产生光电流,当光电流大于 10
-8
A时,便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 6.0×10
14
Hz,
光速 c=3.0×10
8
m/s,元电荷 e=1.6×10
-19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探测器正常工作,光源 S 发出的光的波长不能小于 5.0×10
-7
m
B.探测器正常工作时,提高光源发出光的频率,就能让报警器在烟雾浓度较低时报警
C.光电管 C中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光发生了全反射
D.当报警器报警时,钠表面每秒释放的光电子数最少是 6.25×10
10个
4.2020 年 5 月 5 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
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被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
满成功;未来两年内,我国还将发射核心舱、轨道舱等在轨组合中国空间站,发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
向空间站运送航天员以及所需的物资。关于火箭的发射以及空间站的组合、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发动机喷出的燃气推动空气,空气推动火箭上升
B.货运飞船要和在轨的空间站对接,通常是将飞船发射到较低的轨道上,然后使飞船加速实现对接
C.未来在空间站中工作的航天员因为不受地球引力,所以处于失重状态
D.空间站一定在每天同一时间经过文昌发射场上空
5.如图所示,山坡上两相邻高压线塔 A、B 之间架有匀质粗导线,平衡时导线呈孤形下垂,最低点在 C 处,
已知弧 BC 的长度是 AC 的 3 倍,右塔 A 处导线切线与竖直 B 方向的夹角 =60°,则左塔 B 处导线切线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为
A.30° B.45°
C.60° D.75°
6.2019 年 8 月,“法国哪吒”扎帕塔身背燃料包,脚踩由 5 个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驱动的“飞板”,仅用 22
分钟就飞越了英吉利海峡 35 公里的海面。已知扎帕塔(及装备)的总质量为 120kg,当扎帕塔(及装备)
悬浮在空中静止时,发动机将气流以 6000m/s 的恒定速度从喷口向下喷出,不考虑喷气对总质量的影响,
取 g=10m/s
2,则发动机每秒喷出气体的质量为
A.0.02kg B.0.20kg
C.1.00kg D.5.00kg
7.如图所示,磁极 N、S 间的磁场看做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矩形线圈 ABCD的面积为 S,线圈
共 n 匝,电阻为 r,线圈通过滑环与理想交流电压表 V 和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相连,AB 边与滑环 E 相连;
CD 边与滑环 F 相连。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以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图示位置恰好与磁感线
方向垂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在图示位置时,电阻 R中的电流方向为从M到 N
B.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 18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 R 的电量为 02B S
R r
C.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
2 2 2
0n B S
R r
D.线圈在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 0
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依次经过状态 B、C 和 D后再回到状态 A,其中,A→B和 C→
D 为等温过程,B→C 和 D→A为绝热过程,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过程中,气体和外界无热交换
B.B→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C→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某汽车质量为 5t,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60kW,汽车在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车重的 0.1 倍。若汽车
以 0.5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经过 24s,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取重力加速度 g=10m/s
2,在这
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12m/s B.汽车匀加速的时间为 24s
C.汽车启动过程中的位移为 120m D.4s末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60kW
10.A、B 两个振源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它们相距 10m,从 t=0 时刻开始振动,
它们产生的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经过 0.5s两列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两振源连线上,两波相遇的位置距离振源 A为 6m
B.A、B 两列波的被长之比为 2:3
C.两振源连线的中点的位移始终为 0
D.这两列波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11.如图所示,ABCD 为正方形,在 A、B两点均固定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的点电荷
Q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 0)移到正方形的中心 O 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2。再将 Q1从 O 点移到 C
点并固定、最后将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 Q2从无穷远处移到 O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Q1移入之前,O点的电势为
W
q
B.Q1从 O点移到 C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0
C.Q2从无穷远处移到 O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1.5W
D.Q2在 O 点的电势能为-3W
1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三根相同的导体棒 ab、ch、ef用导线连成“日”字形状,每根导体棒的
质量为 m,长度为 L,电阻为 R,导体棒间距离为 d,导线电阻忽略不计;水平面上 MN、PQ 之间有竖直
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磁场宽度为 d。导体棒在水平恒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ab
边进入磁场后,恰好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 ab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
2 2
3
2
FR
B L
B.导体棒 ab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
2 2
3FR
B L
C.导体棒 ch进人磁场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
F
m
D.在导体框通过磁场的过程中,棒 ef上产生的热量为 F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共 60分。
13.(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光的波长。
(1)用某种单色光做实验时,在离双缝 1.2m 远的屏上,用测量头测量条纹的宽度:先将测量头的分
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 1 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
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 4 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图甲读数为
________mm,图乙读数为__________mm.
已知两缝间的间距为 0.3mm,由以上数据,可得该单色光的波长是___________m(结果保留 2 位有效
数字)。
(2)若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A.改用波长较短的光作为入射光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换窄一点的单缝
D.换间距为 0.2mm的双缝
14.(8分)有一量程为 3V 的电压表 V,现要测量其内阻 RV。可选用的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 10Ω;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 10kΩ;
电阻箱 R2,最大阻值 9999Ω;
电源 E,电动势约为 4V,内阻不计;
电压表 V0,量程 6V;
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某小组采用的测量电路如图甲所示,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2)连接好实验电路后,进行实验操作,请你将下面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①断开开关 S2和 S1,将 R1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位置;
②闭合开关 S2和 S1,调节 R1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 V 满偏;
③断开开关 S2保持不变,调节 R2,使电压表 V 示数为 1.00V,读取并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 R0。为
使得测量结果尽量准确,滑动变阻器R1应选择__________(填“甲”或“乙”),测出的电压表内阻R 测=_______,
它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 RV相比,R 测________RV(选填“>”、“=”或“<”)。
(3)另一小组采用了如图乙所示的测量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断开开关 S2和 S1,将 R1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位置;
②闭合开关 S2和 S1,调节 R1使电压表 V 满偏,记下此时电压表 V0的示数;
③断开开关 S2,调节 R1和 R2,使电压表 V 示数达到半偏,且电压表 V0的示数不变;
读取并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测,理论上分析,该小组测出的电压表 V 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
比,RV__________ R测(选填“>”“=”或“<”)。
15.(8 分)2019 年 12 月 17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在山东舰上某次战斗机起降训练中,
质量为 1.8×10
4
kg的歼 15舰载机以 270km/h的速度在航母上降落,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
动力系统立即关闭,如图 a 所示。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
后停止,以飞机钩住阻拦索为计时起点,其着舰到停在甲板上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 b 所示,已知航母的
航速为 54km/h,飞机着舰时速度方向与航母的运动方向相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g。
求:(1)阻拦索对战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2)飞机在甲板上滑过的距离。
16.(8分)如图,一端封闭的薄玻璃管截面积 S=1cm
2,所受重力不计,内部充满空气,现用竖直向下的力
将玻璃管开口向下缓慢地压入水中,当玻璃管长度的一半进入水中时,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20cm。
已知水的密度 =1.0×10
3
kg/m
3,大气压强 p0相当于高 1020cm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取 g=10m/s
2,不考虑温
度变化。
(1)求玻璃管的长度 0l ;
(2)继续缓慢向下压玻璃管使其浸没在水中,当压力 F2=0.32N时,求玻璃管底面到水面的距离 h。
17.(14分)如图所示,xOy平面内的第二、三象限存在着沿 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一、四象限内存在
以坐标原点 O 为圆心、半径为 L的半圆形区域,区域内存在着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的带电粒子自坐标为
3
,
2
L L
的 M点射出,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v0,方向沿 x 轴正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恰好在坐标原点 O 进入 y 轴右侧的匀强磁场,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与 x 轴平行且沿 x 轴正方
向离开匀强磁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求:
(1)粒子到达坐标原点 O 时的速率;
(2)粒子自M点射出到离开磁场时的时间;
(3)要使此粒子进入磁场后,不再从圆弧边界离开磁场,可以仅通过改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来实现,
计算改变后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需满足的条件。
18.(16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30°,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v0=2m/s,
物块 A 的质量 m1=1kg,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1
3
5
;物块 B 的质量 m2=3kg,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
因数 2
2 3
5
,将两物块由静止开始同时在传送带上释放,经过一段时间两物块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
撞时间极短,开始释放时两物块间的距离 L=13m。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m/s
2,A、B 相对传送带滑动时会
留下浅痕,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两物块刚释放后各自加速度的大小;
(2)两物块释放后经过多长时间发生碰撞;
(3)传送带上痕迹的长度。
聊城市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物理试题(二)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3分,共 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A 2.D 3.D 4.B 5.A 6.B 7.C 8.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AC 10.BD 11.AD 12.AD
三、非选择题:共 6个小题,共 60分。
13.(6分)
(1)0.250(1分) 8.650(1分)
77.0 10 (2 分)
(2)BD(2 分)
14.(8分)
(1)如图所示(2分)
(2)(每空 1分)R1的滑片位置 甲 0
2
R
>
(3)(2分) =
15.(8分)解:由图像可知,战斗机着舰过程中减速时间为 3s
v=v0-at ………………………………………………………………………………①
20 20 /
v v
a m s
t
………………………………………………………………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阻拦索对战机的平均作用力
F=ma……………………………………………………………………………………③
F=3.6×10
5
N…………………………………………………………………………④
(2)飞机着舰降落的过程中,飞机的位移
2
1 0
1
2
x v t at ……………………………………………………………………⑤
该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 x0=vt……………………………………………………⑥
飞机在甲板上滑过的距离:△x=x1-x0…………………………………………⑦
△x=90m…………………………………………………………………………⑧
评分标准:①~⑧式每式 1分。
16.(8分)解:(1)设一半玻璃管压入水里后,管内气体的压强为 p1,气柱长度为 l1,
0 0p gh ,h0=1020cm
1 0 0p p g h g h h ……………………………………………①
0
1
2
l
l h …………………………………………………………………②
由玻意耳定律: 0 0 1 1p l S p l S ………………………………………………③
得: 0 41.6l cm…………………………………………………………④
(2)设管内气柱的长度为 l2,压强为 p2对玻璃管受力分析有:
2 0 0 2F g h h S g h h l S ……………………………⑤
2 0 2p p l h g ………………………………………………⑥
由玻意耳定律: 0 0 2 2p l S p l S …………………………………………⑦
由得:h=274m…………………………………………………………⑧
评分标准:①~⑧式,每式各 1分。
17.(14分)解:(1)粒子自 M点到坐标原点 O沿 x轴方向 0 1L v t ………………①
沿 y轴方向
2
1
3 1
2 2
L at …………………………………………………………②
到达 O点时,
1yv at ………………………………………………………………③
得
03yv v
粒子在 O 点的速度大小
2 2
0 02yv v v v ……………………………………④
(2)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 0 3
tan
3y
v
v
得在 O点时速度与 y轴负方向成 =30°角…………………………………⑤
由几何知识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也为 L…………………………⑥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2
03 6
L L
t
v v
………………………………………⑦
自 M点射出至离开磁场时的时间间隔 1 2
0 06
L L
t t t
v v
…………………⑧
(3)要使此粒子进入磁场后,不再自圆弧边界离开磁场,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
L
r ………⑨
又因为
2v
qvB m
r
………………………………………………………⑩
得 04mv
B
qL
…………………………………………………………○11
评分标准:④式、⑧式、○11式每式 2分,其余每式 1分,其中⑨、○11分别写“≤”、“≥”同样给分。
18.(16分)解:(1)A 沿斜面向下运动时
1 1 1 1 1sin cosm g m g m a ………………………………………………①
得:a1=2m/s
2………………………………………………………………………②
B 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时
2 2 2 2 2cos sinm g m g m a ………………………………………………③
得:a=1m/s
2………………………………………………………………………④
(2)由 0 1 0v a t ……………………………………………………………………⑤
得 t0=2s………………………………………………………………………………⑥
2 2
1 0 2 0
1 1
6
2 2
a t a t m L ,即经过 2s时两物块还没相撞
2 2
1 2 0 0 0
1 1
2 2
L a t a t v t t ……………………………………………………⑦
得:t=3s,经过 3s两物块相撞……………………………………………………⑧
(3)两物块相撞前,A 的速度大小 1 1v a t …………………………………………⑨
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 1 1 2 2 1 2m v m v m m v ………………………⑩
得:v=0……………………………………………………………………………○11
碰撞后,对两物块受力分析有:
2 2 1 1 1 2 1 2 3cos cos sinm g m g m m g m m a ………………○12
2
3 0.25 /a m s 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由 0 3 1v a t ……………………………………………………………………………○13
得:t1=8s即碰撞后经过 8s两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
设碰撞前物块 A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x1
2
1 1 0
1
2
x a t v t …………………………………………………………………○14
碰撞后,两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x2
2 0 1 0 1
1
2
x v t v t ……………………………………………………………………○15
分析可得,痕迹长度为 1 2 23l x x m………………………………………………○16
评分标准:以上各式,每式 1分。
相关文档
-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达标2021-06-02 19:11:019页
- 专题02 函数-备战2018高考高三数学2021-06-02 19:11:0016页
- 2019年西藏中考数学试卷2021-06-02 19:08:0024页
- 2011年全国各地100份中考数学试卷2021-06-02 19:02:4034页
-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黄石市七年级2021-06-02 19:00:457页
- 云南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2021-06-02 19:00:318页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六2021-06-02 18:57:542页
- 2019年广西贵港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06-02 18:57:5130页
- 2017-2018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二中2021-06-02 18:55:045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19-20202021-06-02 18:54:4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