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6.00 KB
- 2021-06-02 发布
天长中学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
高二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 40 分。在每小题所给处的四个选项中,第 1~6 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第 7~10 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
有选错得 0 分)
1.下列有关电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可以这样测定:把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该点时,受到的
磁场力 F 与该导线的长度 L、通过的电流 I 的乘积的比值 B= F
IL,即磁场中某点的磁
感应强度
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点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C.由 F=BIL 可知,电流元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磁场力方向与该点处的磁场方向相同
D.由 F=qE 可知,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静电力的方向与该点处电场强度的
方向相同
2.一根横截面积为 S 的铜导线,通过电流为 I.已知铜的密度为 ρ,铜的摩尔质量
为 M,电子电荷量为 e,阿佛加德罗常数为 NA,设每个铜原子只提供一个自由电子,
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为( )
A. B. C. D.
3.如 图 所 示 ,电 源 电 动 势 E=3V ,小 灯 泡 L 标 有“2V
0.4W”,开关 S 接 1,当滑动变阻器调到 R=4Ω 时,小灯泡
L 正常发光;现将开关 S 接 2,小灯泡 L 和电动机 M 均正
常工作,则( )
A.电源的内阻为 1Ω B.电动机的内阻为 2Ω
C.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压为 1 V D.电源的效率为 80%
4.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周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 ,即磁感应强度 B 与导线中的电
A
MI
N Seρ
AMIN
Seρ
AIN
M Seρ
AIN Se
M ρ
IB k r
=
流 I 成正比、与该点到导线的距离 r 成反比.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
面上的 M、N 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流.a、o、b
在 M、N 的连线上,o 为 MN 的中点,c、d 位于 MN 的中垂线上,且 a、b、c、d 到 o 点
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最大
B.a、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c、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b、c、d 四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5.如图,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 R 大于电源内阻阻值 r.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
理想电压表 V1、V2、V3 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U1、△U2、△U3,理想电流表 A
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则( )
A.V3 的示数增大
B.△U1<△U2<△U3
C.△U3 与△I 的比值等于 R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
6.质量为 m 的小球带+q 电荷,由长为 L 的绝缘绳系住,在水平
向右,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最初静止于 A 点,如图所示,已知
θ=60°,为了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问在 A
点至少给小球的初速度为多少( )
A. B. C. D.
7.如图所示,在 y 轴上关于 O 点对称的 A、B 两点有等量同种点
电荷+Q,在 x 轴上 C 点有点电荷﹣Q,且 CO=OD,∠ADO=60°.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A.O 点电场强度为零
B.D 点电场强度为零
C.若将点电荷+q 从 O 移向 C,电势能增大
D.若将点电荷﹣q 从 O 移向 C,电势能增大
2gL 5gL 8gL 10gL
I/A
U/V
0.2
1.2
1
0.8
0.6
0.4
10862O 4
8.某额定电压为 8V 的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将它与一个 R=7Ω 的定值电
阻串联后接在一个电动势为 E=8V,内阻为 r=1Ω 的电源上,则下列说法正确而的是
( )
A.通过灯泡的实际电流约为 1.0A B.通过灯泡的实际电流约为 0.6A
C.灯泡的实际功率为约为 2.0W D.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 4.0V
9.如图所示,A、B 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 d2,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
央各有一小孔 M 和 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 A 板上方相距为 d1 的 P 点由静止自由下
落(P、M、N 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 N 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
后沿原路返回,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
A.把 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 P 点自由下落后仍能
返回
B.把 A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 P 点自由下落后仍能
返回
C.把 B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 P 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 N 孔继续下落
D.把 B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 P 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 N 孔继续下落
10.如图甲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长 l
=10 cm,宽 a=8 cm,两极板间距为 d=4
cm,距极板右端 处有一竖直放置的荧光
屏.在平行板电容器左侧有一长 b=8 cm 的
“狭缝”粒子源,可沿着两板中心平面均
匀、连续不断地向电容器内射入比荷为 2×1010 C/kg,速度为 4×106 m/s 的带电粒
子.现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已知粒子在电容器中
运动所用的时间远小于交流电的周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打到屏上时在竖直方向上偏移的最大距离为 6.25 cm
B.粒子打在屏上的区域面积为 64 cm2
C.在 0~0.02 s 内,进入电容器内的粒子有 64%能够打在屏上
D.在 0~0.02 s 内,屏上出现亮线的时间为 0.012 8 s
2
l
二.实验题(包含 2 个小题,第 11 题 8 分,第 12 题 10 分,共 18 分。)
11.(1)图甲是一个双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 a、b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 0~3V,当
使用 a、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 0~15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 Rg 为 500Ω,满偏电流 Ig
为 600μA.则电阻 R1 和 R2 的值应该分别为
Ω 和 Ω.
(2)图乙是一个双量程电流表,当使
用 a、b 个端点时,量程为 3A,当使用
a 、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 0.6A .已知
表头的内阻 Rg 为 950Ω ,满偏电流 Ig
为 30mA.则电阻 R1、R2 的值应分别为 Ω 和
Ω.
12.某同学要测量一节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
验器材仅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
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R(Ω) 4.0 10.0 16.0 22.0 28.0
I(A) 1.00 0.50 0.34 0.25 0.20
1/I(A-1) 1.0 2.0 3.0 4.0 5.0
(1)若利用图象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则应作_______________ (选填“R-I”
或“R-1
I”)图象;
(2)利用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坐标纸上画适当的图象;
(3)由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 E=__________V,内阻 r=_________Ω;
(4)利用实验电路测出的电动势 E 测和内阻 r 测与真实值 E 真和 r 真相比,理论上 E 测
_____E 真,r 测_____r 真(选填“<”、“>”或“=”).
三.计算题(包含 3 个小题,共 42 分。)
13.(12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6V,内阻 r=1 Ω,电阻 R 1=3
Ω,R2=6 Ω,电容器的电容 C=3.6 μF,二极管 D 具有单向导电
性,开始时,开关 S1 闭合,S2 断开.
(1)合上 S2,待电路稳定以后,求电容器上电荷量变化了多少?
(2)合上 S2,待电路稳定以后再断开 S1,求断开 S1 后流过 R1 的电荷
量是多少?
14.(14 分)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 B=1.0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一
个与水平面成 θ=37°角的平行导电滑轨,滑轨上放一个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杆 ab。
已知接在滑轨中的电源电动势 E=12V,内阻 r=0.5ῼ,滑轨间距 L=0.5m,金属杆质量
m=0.2kg ,杆与平行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 ,不计
滑轨与 ab 杆的电阻,sin37°=0.6,cos37°=0.8,g
取 10m/s2,求接在滑轨上的变阻器 R 的阻值在什么范围
内变化时,可以使 ab 杆在滑轨上保持静止。
15.(16 分)在倾角θ=30°的光滑绝缘的斜面上,用长为 L 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
量均为 m 的带电小球 a 和 b,它们组成一带电系统,a、b 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
﹣q 和+5q.如图所示,虚线 MN 与 PQ 均垂直于斜面且相距 3L,在 MN、PQ 间有沿斜
面向上场强 的匀强电场,最初 a 和 b 都静止在斜面上且小球 a 与 MN 间的距离
为 L.若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释放带电系统后,求:
(1)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 a 球刚进入电场所经历的时间;
(2)a 球刚要离开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为多大;
(3)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后到第一次系统速度为零过程
中,电场力做的总功.
2
mgE q
=
天长中学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
高二物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40 分。在每小题所给处的四个选项中,第 1~6 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第 7~10 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
有选错得 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D D BD CD ABD BCD
二.实验题(第 11 题 8 分,第 12 题 10 分,共 18
分。)
11.(1) 4500 Ω 和 20000 Ω.
(2) 10 Ω 和 40 Ω. (每空 2 分)
12.(1) R-1
I;(1 分) ; (2) 作图(3 分)
(3) E=__6__V, r=__2_Ω; (每空 2 分)
(4) E 测__=__E 真,r 测__>__r 真 (每空 1 分)
三.计算题(包含 3 个小题,共 42 分。)
16.(12 分)
(1)S1 闭合,S2 断开时: ,……………………1 分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 ……………………1 分
S2 闭 合 时 , R1 与 R2 并 联 : ,
,……………………2 分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 ……………………1 分
电 容 器 上 电 荷 量 的 变 化 量 为 :
……………………2 分
即,电荷量减少了 ……………………1 分
( 2 ) S2 闭 合 时 , 电 容 器 的 带 电 量 为 :
1
1
6 1.53 1
EI AR r
= = =+ +
1 1 1 1.5 3 4.5U =I R V= × =
1 2
1 2
6 3 26 3
R RR R R
Ω×= = =+ +并
2
6 22 1
EI AR r
= = =+ +并
2 2 2 2 4U =I R V= × =并
6 63.6 10 (4 4.5) 1.8 10 CQ C U∆ ∆ − −= = × × − = − ×
61.8 10 C−×
……………………2 分
断开 S1 后,把电容器视为电源,R1 与 R2 并联,故流过 R1 的电量为:
……………………2 分
17.(14 分)
(1)当 ab 杆即将下滑时,受力分析如
图 1 所示,满足:
…………………
…4 分
解得: ………………2 分
(2)当 ab 杆即将上滑时,受力分析如图 2 所示,满足:
……………………4 分
解得: …………………2 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可得对应的变阻器的取值:
; …………………2 分
因此,要使 ab 杆保持静止状态,变阻器 R 的取值范围是:
18.(16 分)
(1)把 a、b 球和杆作为一个整体,在进入电场前沿光滑斜面下滑,加速度为:
……1 分
从释放到 a 球进入电场时,位移大小为: …………………1 分
得: …………………1 分
(2)从释放到 a 球要离开电场时,对整体应用动能定理:
…………………4 分
6 6
2 2 3.6 10 4 14.4 10 CQ CU − −= = × × = ×
6 62
1 2
1 2
6 14.4 10 C 9.6 10 C3 6
Rq QR R
− −= = × × = ×+ +
1
1
cos sin
sin cos
N mg BI L
mg BI L N
θ θ
θ θ µ
= +
= +
1
(sin cos ) 8
(cos sin ) 11
mgI ABL
θ µ θ
θ µ θ
−= =+
2
2
cos sin
cos sin
N mg BI L
BI L mg N
θ θ
θ θ µ
= +
= +
2
(sin cos ) 8(cos sin )
mgI ABL
θ µ θ
θ µ θ
+= =−
( )E I R r= +
1
1
16ER rI
Ω= − = 2
2
1ER rI
Ω= − =
1 16RΩ Ω≤ ≤
sin 0.5a g gθ= =
2
1
1
2L at=
1
2 2L Lt a g
= =
2
1
12 4 sin 3 5 2 2 02mg L qE L qE L mvθ⋅ + ⋅ − ⋅ = ⋅ −
解得: …………………2 分
(3)设当 a 球出电场离开 PQ 的距离为 x 时,系统的速度减到零,从释放到此时,
由动能定理得:
…………………4 分
解得: …………………1 分
因此,电场力做的功为: …………………2 分
1
1
2v gL=
2 (4 )sin 3 5 (2 ) 0 0mg L x qE L qE L xθ⋅ + + ⋅ − ⋅ + = −
1
3x L=
133 2 5 (2 ) 3W qE L qE L x mgL=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