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8 MB
- 2021-06-02 发布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点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核心知识通关
】
1.
西气东输的线路
:
(1)
一期工程线路
:
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
_____
油气田
,
经甘、宁、陕、晋、豫、皖、苏最后到达
_____
。
(2)
二期工程线路
:
主干由新疆
_________
口岸
,
向西与
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
,
南至
_____
。
轮南
上海
霍尔果斯
广州
2.
西气东输的原因
:
(1)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
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
_____,
能源相对
_____,
但需求量大
;
西部地区受
_________
的限制
,
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我国能源构成中煤炭占
70%
左右
,
天然气仅占
2.7%,
大量使用煤炭
,
带来一系列
_____
问
题
;_________
给我国的
_____
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
压力。
发达
贫乏
经济水平
环境
北煤南运
铁路
(3)
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
我国天然气资源
分布总体特征是
_________,
北多南少。
西多东少
3.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
_________,
促进经济发展。
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
增加
_________,
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经济优势
就业机会
(2)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
,
优化能源
_________
。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
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
促进经济发展。
消费结构
(3)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
_________
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
,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资源优势
(4)
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
,
天然气部分替代
_____,
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
,
缓解因
_________
带来的环境压力。
煤炭
植被破坏
【
图文助记
】
天然气与工业发展
:
天然气作为一种更清洁、更优质、更经济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
,
在我国改善能源结构
,
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
发挥了重大作用。
【
规律方法
】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背景和意义分析思路
(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
从资源调出地区和资源调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
分析如下
:
(2)
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思路。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
,
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
,
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
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
,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
经典例题导悟
】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
年
8
月
22
日至
26
日
,
西气东输三线
(
以下简称
“
西三线
”
)
东段工程完成预验收。西三线干线管道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首站
,
东达广东省韶关末站
,
沿线经过
10
个省区,年设计输气量
300
亿
立方米
❶
。与西二线相同
,
中亚天然气仍是西三线的气源地
❷
。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
(1)
西气东输二线、三线与一线管线相比
,
有何优势和不足
?
(2)
在我国能源战略中
,
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合作是重点之一
,
试分析其优势。
(3)
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意义。
【
思维流程
】
【
答案
】
(1)
优势
:
气源充足
;
覆盖面积大
,
受益地区广
;
输送能力强。
不足
:
所经地区地形复杂
,
施工难度大
;
投资多
;
西段所经地区人口稀少
,
经济欠发达
,
发挥作用小。
(2)
天然气储量大
;
两国是我国的建交国家
,
有政治基础
;
陆上邻国适于建设管道并且不经过第三方国家
,
能源安全有保障
;
与海上运输相比
,
可以不间断运输。
(3)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
优化能源结构
,
保护大气环境
;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
,
促进经济发展。
【
高考模拟精练
】
(2016·
泰安模拟
)
读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
,
完成
1
、
2
题。
上市公司
流通股本
(
万
)
2001
年
每股受益
(
元
)
行业属性
宝钢股份
187 700
0.20
钢铁
中国石化
280 000
0.162
石化
禾嘉股份
7 650
0.084
农业
华菱管线
450 000
0.268 2
钢铁
上市公司
流通股本
(
万
)
2001
年
每股受益
(
元
)
行业属性
新兴铸管
21 970
0.616
钢铁
石油龙昌
7 581
0.041
石化
太原重工
14 400
0.055
机械
申能股份
41 099
0.64
电力
1.
表格中
,
因
“
西气东输
”
工程而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
(
)
A.
新兴铸管
B.
申能股份
C.
华菱管线
D.
宝钢股份
2.
相关上市公司受益较高的原因是
(
)
A.
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
,
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
收益增多
B.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可使发电成本大幅下降
C.
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
D.
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石油产品
【
解析
】
1
选
C,2
选
A
。第
1
题
,
由表可知上市公司的受益等于每股收益乘以流通股本
,
通过计算可知收益最高的是华菱管线
:450 000×0.268 2=120 690
元
,
故选项
C
正确。第
2
题
,
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输送产品是天然气
,
主要输送方式是管道运输
;
由表格可知收益较高的公司如华菱管线等
,
它们多属于钢铁、石化等行业为主
,
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
,
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
收益增多
,
所以排除选项
B
、
C
、
D,
故选项
A
正确。
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
3
、
4
题。
3.
下列因素中
,
修建
“
西气东输
”
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类型
B.
城市分布
C.
河流状况
D.
人口
4.
“
西气东输
”
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
)
①
资源浪费严重
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问题
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④环境资源管理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解析
】
3
选
B,4
选
B
。第
3
题
,
西气东输主要供应沿线城市天然气资源
,
该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的分布。第
4
题
,
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
有助于该地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
有助于解决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的问题。
【
加固训练
】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
2012
年
10
月
16
日开工建设
,
主供气源为中亚天然气
,
补充气源为新疆煤制天然气。开工建设这一重大工程
,
将使沿线上亿群众用上清洁可靠的天然气
,
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而且能够带动设备、材料等相关产业
,
扩大国内需求
,
支撑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读图完成
(1)
、
(2)
题。
(1)
西气东输三线的主要气源来自
(
)
A.
中亚国家
B.
塔里木盆地
C.
新疆煤制气
D.
四川盆地
(2)
实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
,
把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
1
至
2
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大量排放物
,
与下列排放物无关的是
(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臭氧
【
解析
】
(1)
选
A,(2)
选
D
。第
(1)
题
,
从图中可以读出
,
西气东输三线在国内的起点是霍尔果斯口岸
,
气源为中亚国家。第
(2)
题
,
我国目前利用的一次能源主要是煤。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空气中的臭氧含量与能源消费无关。
考点
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
核心知识通关
】
1.
西电东送
:
(1)
原因
:
西部能源资源丰富
(
水电、煤炭等
);
东部经济发达
,
电力资源不足。
(2)
线路及其影响
:
路线
(
主力电源
)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A.
北线
:
晋、陕、内蒙古
(
火电
)
和黄河中上游
(
水电
)→_______
地区
①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
,
促进经济发展
;②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
减轻环境污染
;
③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增加就业机会
;③
缩小东西部差距
,
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B.
中线
:
三峡和金沙江
(
水电
)→_____
地区
C.
南线
:
红水河
(
水电
)
和黔、滇
(
火电
)→___
_________
工业基地
环渤海
华东
珠
江三角洲
2.
南水北调
:
(1)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
南多北少
缺水
(2)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①积极意义。
a.
社会效益
:
改善调入区
_____
环境
,
缓解
_____
矛盾
,
利
于社会安定。
b.
经济效益
:
促进调入区的
_________
。
c.
生态效益
:
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
美
化环境
,
改善城乡居民的
_________,
控制
_________
。
投资
争水
经济发展
卫生条件
地面沉降
②
消极意义
(
以东线为例
)
。
a.
长江径流量减少
,
海水
_____,
引起河口地区
_____
升
高
,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b.
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_____
淤塞。
c.
对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
沿线土壤
易发生
_______
。
d.
沿线经济发达
,
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
_____
。
上溯
盐度
航道
盐碱化
水质
【
图文助记
】
1.
西部地区水电输出的原因
:
西部水能资源开发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蕴藏量的丰富上
,
同时还体现在经济指标的优越上
,
西南地区尤为突出。规模大、投资省、淹没损失小、梯级补偿效益显著是西南部水能开发的显著特点。
2.
跨流域调水的负面影响
:
①
淹没土地
;②
大量移民
;③
下游地区因来水减少
,
引起下游河水水质变差、河口地区咸水渗入、河岸动力失衡、海岸遭受侵蚀、下游沿岸环境质量下降
;④
可能因调水引发疾病
,
如疟疾、脑炎、血吸虫病等
,
影响人体健康。
【
规律方法
】
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
资源分布与消费区存在差异
,
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
;
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
,
包括为何分布较少
,
为何需求量大
,
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
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
:
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
;
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
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
: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
;
线路的造价
;
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
;
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
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
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
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
;
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缓解了资源短缺的问题
,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
经典例题导悟
】
(2014·
浙江高考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
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❶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
(1)
、
(2)
题。
(1)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可以
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
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
思维流程
】
【
答案
】
(1)
选
D,(2)
选
A
。
【
高考模拟精练
】
(2016·
衡阳模拟
)“
十二五”规划期间
,
国家电网公司投资
1 264
亿元发展新疆电网
,
到
2015
年形成
3 000
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
,
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完成
1
、
2
题。
1.
哈密南
-
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
“
疆电外送
”
首个特高压项目
,
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
,
落点在河南郑州
,
该线路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是
(
)
A.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落叶阔叶林
B.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
C.
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D.
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2.
关于新疆建设能源基地
,
实施
“
疆电外送
”
工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向外输送的是以太阳能、风能、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电力
B.
有效缓解了新疆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
,
减轻了当地的大气污染程度
C.
使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
减少就业机会
D.
扩大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解析
】
1
选
A,2
选
A
。第
1
题
,
结合我国自然带的分布
,
该线路沿线依次为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草原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
2
题
,
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降水少
,
光照充足
,
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
,
同时该地煤炭资源也较为丰富
,
电力资源丰富
;“
疆电外送”工程有效缓解了电力资源接收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
,
减轻了当地的大气污染程度
;
使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
增加就业机会
;
有助于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
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2016·
浏阳模拟
)
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
,
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
,
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
,
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
15
亿立方米左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
回答
3
、
4
题。
3.
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有
(
)
A.
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B.
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
开挖隧道长、工程量大
D.
水源地污染严重
4.
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
B.
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
武功段的渭河径流量增多
D.
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
解析
】
3
选
C,4
选
D
。第
3
题
,
汉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
,
降水丰富
,
汉江径流流量丰富
,
水源地可调水量
充足
;
调水线路主要在秦岭南侧
,
气候湿润
,
调水过程中
水资源的蒸发损耗量并不是很大
;
汉江水源地工业较少
,
污染小
;
汉江和渭河的分水岭为秦岭
,
引汉济渭工程需
凿通秦岭
,
工程量大。第
4
题
,
引汉济渭工程只能缓解渭
河平原水资源紧张状况
,
而不能解决缺水问题
;
从汉江
引来的水可能使渭河平原地下水水位上升
,
引起土壤盐碱化
;
武功段在渭河的上游河段
,
引汉济渭工程是调水入渭河下游
,
故对武功的径流量没有影响
;
引汉济渭工程缓解了渭河流域缺水的状况
,
可以有效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016·
嘉兴模拟
)2014
年
12
月
12
日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
每年可向北方输送
95
亿立方米的水量
,
相当于
1/6
条黄河。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图
,
完成
5
、
6
题。
5.
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沿途需要提水
,
运营成本大
B.
中线工程水质比东线工程好
C.
可以缓解山东半岛缺水问题
D.
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径流量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
,
叙述正确的是
(
)
A.
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增强
B.
黄土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增大
C.
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得到缓解
D.
汉江下游的水文情势引起关注
【
解析
】
5
选
B,6
选
D
。第
5
题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途不需要提水
,
可以自流输水
,
运营成本小
,A
错。中线工程主要经过山麓地带
,
人口密度较小
,
水质比东线工程好
,B
对。可以缓解京津缺水问题
,C
错。没有注入黄河
,
不能增加黄河下游的径流量
,D
错。第
6
题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
,
可能导致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减弱
,A
错。不影响黄土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
,B
错。地下水位升高
,
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可能加重
,C
错。汉江下游的水文情势引起关注
,D
对。
【
加固训练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由中资企业承建开发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于当地时间
2014
年
12
月正式开工
,
运河线路从加勒比海利用蓬塔戈尔达河
,
经人工开挖运河进入尼加拉瓜湖
,
再通过西部运河连接进入太平洋
,
全长约
276
千米
,
项目总投资
500
亿美元
,
预计
2019
年完工。下图为尼加拉瓜及周边地区图。
(1)
等级较高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
等级较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原因是什么
?
(2)
简述图中圣胡安河的水文特征。
(3)
评价尼加拉瓜运河工程修建的意义。
【
解析
】
第
(1)
题
,
从图中看出该国的西部地区铁路较多
,
说明地势较低平
,
适宜城市的发展
;
该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的发源地或上游
,
说明地势较高
,
城市发展较慢。第
(2)
题
,
根据经纬度判断圣胡安河为热带雨林气候
,
在其影响下河流流量较大
,
季节变化小
,
不结冰
,
含沙量小。第
(3)
题
,
根据图中位置判断
,
修建的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
使海上航程大为缩短
,
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答案
:
(1)
西部地区地势较低
,
交通便利
,
利于城市的发展
;
东部地区地势较高
,
交通不便
,
城市等级较低。
(2)
河流流量较大
,
季节变化小
;
无明显汛期
;
无结冰期
;
含沙量较小。
(3)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
使海上航程大为缩短
,
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类型
8: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答题规范
【
考题示例
】
阅读图文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
2008
年我国铁路网络煤炭净输出输入省区分布图。
材料二 至
2013
年
5
月
,
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材料三
2010
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表。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核电
水电
其他
所占比例
/%
66.1
20.5
5.3
0.9
6.8
0.4
比
2005
年
增比
/%
-3.0
-0.5
2.5
0.1
0.6
0.3
(1)
描述我国铁路网络煤炭净输入、输出地区分布特征。
(2)
评价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3)
有人提议
,
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你是否赞成
,
并说明你的理由。
【
获取信息
】
(1)
材料信息
: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
;
我国能源进口四大通道
;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2)
图表信息
:
煤炭输出省区分布
;
各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和变化数据。
【
信息解读
】
(1)
煤炭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信息
:
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南为我国煤炭输出大省
;
东部沿海省区为煤炭重要输入地区。
(2)
我国能源消费国外市场信息
:
国际能源输入四大通道主要是从西北、东北和西南和海上全方位的路线格局。
(3)
能源消费结构信息
:2010
年我国以煤炭为主
,
占
66.1%,
其次是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其他。
(4)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信息
:
煤炭的比重下降
,
石油的比重稍有下降
,
其余的比重都在增加
,
天然气比重增加最多。
【
规范解答
】
(1)
净输出省区主要分布在北方
,
包括晋、陕、黑、豫、内蒙古、新
,
其次为南方的贵州省。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为煤炭的净输入地
,
其中输入最多是东部沿海省市区和长江中下游省区。
(2)
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
改善我国环境质量
;
多渠道进口能源
,
增强了我国能源安全性
;
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
(3)
赞成。相对于煤炭
,
油气为较清洁的能源
;
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随着四大能源通道的形成
,
我国可以从世界市场购买大量油气资源来替代部分煤炭。
不赞成。我国煤炭储量丰富
,
为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
;
国内油气产量不能使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成为主要能源
;
通过四大通道进口油气的量是有限的
;
且其安全性不能完全得到保证
;
通过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
我们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
模板构建
】
1.
资源调配的原因
: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气候特征
资源分布
位于
××
气候区
(
背、迎风坡
),
降水少
(
多
);××
资源贫乏
(
丰富
)
需求量大小
,
利用的合理性
工农业、人口、浪费、污染
位于
××
发达
(
不发达
)
地区
,
人口稠密
(
稀少
),
资源需求量大
(
小
);
污染、浪费严重
2.
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
,
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提高节约意识
,
治理环境污染
3.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调出地、沿线、调入地、有利、不利
经济角度
: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缓解资源紧张
;
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角度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完善基础设施
;
增加就业
生态角度
:
缓解环境压力
,
减少污染物排放
,
具有生态效益
【
迁移应用
】
考向
1
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和线路
(2016·
湖北联考
)
读下图
,
回答
1
、
2
题。
1.
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
,
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
,
其主要原因是
(
)
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
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
补充气源
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
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
A.
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
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
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
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
解析
】
1
选
C,2
选
A
。第
1
题
,
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
,
西气东输线路从此地经过可以补充气源。第
2
题
,
我国油气在分布地与消费地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现象
,
油气资源分布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
,
而油气资源的消费则相反
,
这使得我国必须大范围调配能源资源。
考向
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3.
阅读图文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国家全境
95%
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
,
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
,
井泉分布较广
,
为主要水源。该国南部的地下含水层理论上可以供水长达
1 000
年。
1983
年
,
该国政府开始建造一个巨大的水道系统
——“
大人工河工程”
,
从
1 300
口水井中将淡水引到北方
400
英里
(1
英里≈
1 609
米
)
以外的沿海城市。
(1)
简述
“
大人工河工程
”
建设的意义
,
并分析此工程对南部输出地和北方输入地的不利影响。
(2)
请设计一条从该国输往北美东岸的石油运输路线
,
要求距离较短
,
顺洋流航行
,
写出该线路所经过的主要海峡及洋流名称。
【
解析
】
第
(1)
题
,“
大人工河工程”的意义要从经济、社会、生态意义角度回答
;
对输出地的地质、水资源、植被及生态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
;
对输入地的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产生不利影响。第
(2)
题
,
该国为利比亚
,
要输送到北美东岸
,
要联系世界区域图回答
,
从直布罗陀海峡出地中海
,
向南经过加那利寒流
,
然后向西经北赤道暖流
,
最后向北经墨西哥湾暖流到达北美东岸。
答案
:
(1)
意义
:
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
;
把南方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
工程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增加就业机会
,
为沿线地区提供水资源
;
加强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
输出地
:
可能引起地面塌陷
;
导致水资源减少
;
地表植被减少
,
荒漠化加剧。
输入地
:
可产生土地盐碱化
,
可能造成外来植物入侵。
(2)
直布罗陀海峡
;
加那利寒流
;
北赤道暖流
;
墨西哥湾暖流。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5-28 22:01:1036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8 19:46:5445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8 19:38:1245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8 19:30:4646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8 11:04:2933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7 18:10:475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22021-05-27 15:18:5758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五2021-05-27 02:34:211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7 02:21:054页
- 2019届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选修2021-05-27 01:00:15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