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9.50 KB
- 2021-06-02 发布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 下列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仪就是按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
B. 地球里有一个地轴,所以地球仪能绕地轴旋转
C.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所以地球也是正球体
D. 地球上有经线和纬线,所以地球上面有经纬网
【答案】A
【解析】地球仪就是按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A正确;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假想的,实际不存在地轴,B错误;地球是一个椭球体,C错误;地球上面没有经纬网,D错误。故选A。
2. 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纬线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 经线相互平行,指示南北方向
C.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答案】D
【解析】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
3. 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
A. 经度0°、纬度0° B. 经度180°、纬度0°
C. 160°E、纬度0 ° D. 20W°、纬度0°
【答案】D
【解析】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据题干知,东边是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的经线是20°W;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 南半球的纬线是赤道,因此该点的地理位置是20W°、纬度0°。故选D。
读如下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4. 四幅经纬网图中, A、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丙 D. 丙、丁
5. 站在四幅图中的A、B两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的是 ( )
A. 甲图中的A点和B点 B. 乙图中的A点
C. 丙图中的A点和B点 D. 丁图中的A点
【答案】4. B 5. D
【解析】试题考查经度和纬度
4.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递减,图中①②③图中AB两点经度差都是45°,但因纬度不同,长度不同;④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纬度差45°,两地距离为45°×111千米;①图中AB两点位于赤道上,两地距离为45°×111千米,①④图中AB两点距离相等,C正确。
5. ④图中A点位于北极点,环顾四周都只指示南方,D正确。
6. 读 “四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⑤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的坐标为(30S,30W),②的坐标(0,0 ),③的坐标(30E,30N),④的坐标为(30S,30W),⑤的坐标为(60N,90E),故答案B正确。
7. 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往右为西半球,结合图示,则他所在的经度是160°E,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可判断是在南半球上,则他所在地纬度为23.5°S,所以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等,读后回答下面小题:
8. 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 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 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9. 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乙>丁
C. 丁>乙>甲>丙 D. 丙>丁>甲>乙
【答案】8. C 9. B
【解析】
8. 该图不能显示地势高低,A错误;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大。据图可知,丙图比例尺最小,反映的区域面积最大,B错误;丁图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C正确;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2.5倍,D错误。故选C。
9.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大。图中比例尺大小关系为丙最小,丁最大;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丙>甲>乙>丁,故选B。
10. 读下面四幅图,判断四幅图中面积最大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四幅图经纬度跨度一样,但是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此实际面积越小。据图可知,③纬度最低,因此实际面积应最大。故选C。
读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回答下面小题。
11.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若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 1 100 1 250 B. 1 100 1 350
C. 1 500 1 250 D. 1 500 1 350
【答案】11. A 12. C
【解析】试题分析:
11. 水由高向低流动,并且沿坡度最陡的方向流动。L为河流,a的高度大于1300米,①由高向低流动,且垂直于等高线。A项正确。②由低向高流动,且不垂直等高线。B项错误。③由低向高流动,且不垂直等高线。C项错误。④由低向高流动,且不垂直等高线。D项错误。故选A。
12. 等高距为200米,a的高度为1500米,b在局部闭合等高线,小于小的,b的高度小于1300米。C项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坡面径流流向、等高线数值的确定
【名师点睛】局部闭合等高线的判读。下图中左图是假想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分别处在局部闭合的等高线中,甲附近的等高线值为300米,乙附近的等高线值为200米。做甲、乙两地的剖面图,右图所示,可以很直观的看到甲地为山间高地,乙地为山间洼地。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D是山谷,EF是山脊
B. 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400米
C. A在东南坡上,阳光充足
D. A地比B地降水多
14. 该处山脉走向为( )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15. 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最大高差可能有( )
A. 599米 B. 101米 C. 198米 D. 298米
【答案】13. D 14. C 15. A
【解析】
13. 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递变、弯曲可知。CD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值区,为山脊,EF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值区,为山谷,A错误;据图可知,甲山峰海拔1100米,乙山峰海拔1300
米,相对高差为200米,B错误;据图中指向标可知,A在西北坡上,C错误;A坡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B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D正确。故选D。
14. 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该处山脉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故选C。
15. 陡崖崖顶和崖低的高差为(n为重合的等高线,d等高距),依此,图中陡崖的高差在200—600米之间,因此最大高差应接近600米,故选A。
该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中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 )
A. PK或QK B. MK或NK C. AK或BK D. CK或DK
【答案】16. C 17. B
【解析】试题分析:
16. 读图,根据图中示坡线方向,MK、KN是山谷,K点要MN线上是最高点,对应剖面图①错、②对。PK、QK是山脊,K在PQ线上是最低点,对应剖面图③错、④对。所以D对。
17. 行到水穷处,说明是沿山谷河流逆流而上,只有MK或NK是河谷地区,另两线是山脊,没有河流,不会出现逆水前行的情况。A对。B、C、D错。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地形剖面图。
18. 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纬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B. 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C. 同一时区内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D. 同一时区内位于东边的地方区时比西边的地方区时早
【答案】B
【解析】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称为地方时,即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B正确,AC错误;同一时区公用一个时间,为该时区的区时,D错误。故选B。
19. 当北京时间为9:00时,金砖国家之一南非的比勒陀利亚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经度为30°E)的区时是( )
A. 3:00 B. 4:00 C. 6:00 D. 15:00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30°E为东二区中央经线,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9∶00时,比勒陀利亚区时为3∶00,所以A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 2月18日12时 B. 2月18日20时
C. 2月19日4时 D. 2月19日12时
【答案】A
【解析】长城站位于西四区,与北京时间相差12时区,利用东加西减的办法可以计算出长城站的时间是2月18日12时,选择A。
21. 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8时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飞行时间为18小时,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
A. 9月16日18时30分 B. 9月17日0时30分
C. 9月18日1 8时30分 D. 9月17日l 8时30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就北京时间计算,飞行到达夏威夷的时间为9月18日12时30分(东八区时间),而夏威夷位于西十区,区时较东八区区时晚18个小时,故西十区区时为9月17日18时30分。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运动物体时间计算的一般规律:运动过程中利用同一个地方的区时计算,最后进行区时转化;区时转化的方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
22. 2012欧洲杯于乌克兰(东2区)6月14日18时向世界转播意大利VS克罗地亚体育比赛实况,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
A. 6月14日12时 B. 6月15日0时
C. 6月15日2时 D. 6月14日23时
【答案】B
【解析】据题干知,乌克兰东2区时间6月14日18时,北京时间是指东8区的区时,与东2区区时差6小时且位于东侧,据东加西减原则可计算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6月14日18时+6=6月15日0时。故选B。
读日本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4. 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 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 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 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25. 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
A. 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 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 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 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26. 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答案】23. D 24. A 25. D 26. B
【解析】试题分析:
23. 根据图示富山市气温特点,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可知该地为亚热带,又因地处东亚季风区域内,所以该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选项D正确。
24. 由图形可知,富山市降水冬季多于夏季,主要是受东亚地区冬季风的影响,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将湿润空气带到富山市(岛上山地西侧迎风坡)形成降水所致。选项A正确。
25. 日本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较大,为海洋性季风气候,河流径流量丰富,但山多,河流短小急促,不利于航行A错误,但落差大,水量丰,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电故D正确。;受海洋影响大,最低气温0℃以上,所以冬季河流不断流不封冻,BC错误。
26. 考查高新技术工业的布局原则,环境、交通、科技等因素。电子产品轻薄短小,而海运一般考虑大宗笨重的货物运输,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较高。
考点:考查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工业的区位选择。
27.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 澜沧江 B. 怒江 C. 红水河 D. 雅鲁藏布江
【答案】A
考点:世界主要国家
28. 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东南亚各地降水量不是很大,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的影。正确的是②③。
29. 关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南亚各国(除新加坡外)都是发展中国家,多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
②农矿产品的出口能换取巨额外汇,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国
④许多国家都努力发展加工工业,振兴本国经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东南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农业或初级产品的输出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不利地位,东南亚国家中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国的是新加坡。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
30. 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最有利条件及原因为( )
A. 农业发达,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B. 对外开放,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 位置优越,港口优良,交通便利
D. 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出口初级产品,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C
【解析】马六甲海峡东南端的著名港口就是新加坡港,该港口港阔水深,风平浪静,为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最有利条件是位置优越,港口优良,交通便利。故选C。
31. 一艘货轮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可能是( )
A. 锡、天然橡胶、油棕 B. 锡、稻谷、石油
C. 锡、椰子、石油 D. 天然橡胶、油棕、稻谷
【答案】A
考点:世界主要国家
32. 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 B. 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C. 南部为德干高原 D. 德干高原东高西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德干高原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地势西高东低。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
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3. 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乙、丙、甲
34. 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降水 D. 热量
35. 恒河汛期出现在( )
A. 10月~次年3月 B. 3月~5月 C. 5月~10月 D. 11月~次年2月
【答案】33. B 34. C 35. C
【解析】
33. 据图中作物的分布位置可知,甲农作物分布于印度半岛沿海和恒河平原,为水稻;乙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和印度河沿岸,为小麦;丙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为棉花。故选B。
34. 水稻需水量最大,故分布在降水最丰富的地区,而小麦需水量最少,故分布在德干高原内部,降水少,因此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故选C。
35. 南亚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5月~10月为雨季,因此恒河汛期出现在5月~10月。故选C。
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管线全长1000千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6. 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壤次生盐碱化 C. 土地荒漠化 D. 气候变暖
37. 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 ④中亚 ⑤俄罗斯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38. 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
A. 里海沿岸 B. 巴尔喀什湖附近 C. 额尔齐斯河沿岸 D. 北部丘陵
【答案】36. C 37. D 38. A
【解析】试题分析:
36. 中亚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易发生土地荒漠化现象,所以C正确。
37. 从位置方面考虑,要与中国空间距离近,运输成本低,与中国陆地接壤,不经过第三国,安全性好,东南亚、中亚、俄罗斯比较符合。
38. 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沿岸地区,所以A正确。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
39. 读图,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B. 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
C. 两地同属于亚洲的一个分区
D. 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甲地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适宜种植业发展,乙地位于南亚的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乙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A错。甲地是世界著名的产油,乙地不是,B错。两地属于亚洲的不同分区,C错。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D对。
考点:区域地理特征差异。
40. 读下图,回答下题。
该船正进入( )
A. 麦哲伦海峡 B. 莫桑比克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英吉利海峡
【答案】C
【解析】据图中区域轮廓和经纬度可判断,该海峡地处赤道附近,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为马六甲海峡。故选C。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41.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E为 (地形部位),疗养院位于 (南或北)坡。
(2) 图中a、b、c中, 不属于河流的支流,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
,原因是 。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 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
(4)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甲乙两村,_____处更容易形成城市,其优势自然地理条件是 。
【答案】(1)鞍部 南
(2)c a支流 流经处等高线稠密,坡陡水急
(3) ① 从①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4) ④ 甲村 甲村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冲积扇,地形较平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1)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可知E南侧为山顶,根据北侧示坡线可以知道北侧也为山顶,从而可知E处为两山顶之间的鞍部。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疗养院向北等高线数值增大为山地,可知疗养院在山南坡。
(2)河流发育在河谷,等高线弯向数值增大的方向说明为河谷,c线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应为山脊线,不能发育成河流,所以C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a处较b处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3)将小河水引到疗养院,从①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可自流;从②渠引水,河流从低处向高处不易引水。故选①线路。
(4)从甲村向乙村修建公路,选择④线路较为合理,③、④两条线路比较,④虽然线路较长,但沿线地势起伏较小,坡度平缓,工程量小,道路质量好,投资省;③线路虽然较短,但道路沿线地势起伏大,坡度大,施工难度较大,行车不安全。
甲村在河流出山口,位于山麓冲积扇,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城市形成;乙村地处山坡,地形崎岖,坡度大,自然条件不如甲村。
点睛: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2)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3)工厂区位的选择。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4)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5)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6)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42. 下面是乌兰巴托、平壤、东京三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后回答问题。
(1)A城市名称是 , B城市名称是 , C城市名称是 。
(2)城市A的气候类型是 ,其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说明该地气候受 的影响较大。
(3)城市B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C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温的年较差最 ,降水量最 ,说明该地的气候受 的影响较大。
(5)从城市A经城市B到城市C,其气候具有从 性向 性过渡的特点。
【答案】(1)东京 平壤 乌兰巴托
(2)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洋
(3)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4)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 小 大陆
(5)海洋 大陆
【解析】试题分析:
(1)A城市名称是东京,B城市名称是平壤,C城市名称是乌兰巴托。
(2)A城市名称是东京,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说明该地气候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3)B城市名称是平壤,是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形成西北季风;夏季形成东南季风。
(4)C城市名称是乌兰巴托,其气温的年较差最大,降水量最小,说明该地的气候受大陆的影响较大。
(5)A城市名称是东京,B城市名称是平壤,C城市名称是乌兰巴托,从城市A经城市B到城市C,其气候具有从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特点。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
4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位于B点的_______方向,B点位于C点的_______方向,D点位于N点的_______方向。
(2)在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
(3)若一架飞机从C地飞往D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南 正东 正南
(2)B D A C
(3)先向正北方向飞行,到达北极点后沿经线向正南飞行
(4)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解析】(1)据图极点为北极点,可判断为北极点俯视图,地球自转逆时针。A相对于C点远离北极点即偏南,且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A在C的西侧,因此A点位于B点的西南风向,同理可判断B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向,D点位于N点的正南方向。
(2)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据图可知,ABCD的经度分别是90°W、45°E、45°W、135°E。因此位于东半球的有BD,位于西半球的是AC。
(3)据图可知,CD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因此过北极点即为最短航线。因此从C地飞往D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正北方向飞行,到达北极点后沿经线向正南飞行。
(4)据图可知,AB同北半球,因此两点间最短距离是过北极点附近,从A地飞往B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点睛】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定位、定向和最短航线问题,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做题需明确:(1)经线南北走向,指示东西方向,纬线东西走向,指示南北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俯视图中远离北极点即为偏南靠近北极点即为偏北。(2) 20°W~160°E东半球,160°E~180°~ 20°W西半球。顺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加西经度数减小。(3)在地球表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其中赤道、经线圈、晨昏线都是大圆。①若两点在赤道上,则两点间最短航线应是沿着赤道朝两点间的劣弧方向运动,即向东或向西。②若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则两点间最短航线应是沿着经线朝两点间的劣弧方向运动,即向北或向南。③若两地的经度差等于180,则经过这两点大圆是经线圈。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经过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