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81 KB
- 2021-06-02 发布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8月线上考试(一)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入太空。此次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时,两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2O4 = 3N2 + 4H2O + 2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
C.在反应中N2O4做还原剂
D.R的分子式为C2H8N2
2.为了更简便制取干燥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 )
A.NH4Cl与H2SO4(浓)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B.氮气氢气合成氨,用烧碱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加热NH4Cl用P2O5干燥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4.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5.下列关于指定粒子的构成叙述中,正确的是
A.37Cl与39K中所含的中子数不同
B.12C和14C是不同的核素,他们的质子数相等
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 15N2与14N2互为同位素
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分离碘和酒精 B.除去Cl2中的HCl
C.实验室制氨气 D.排水法收集NO
7.某无色酸性溶液中,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Fe2+、Ba2+、NO3-、Cl- B.Na+、NH4+、SO42-、Cl-
C.Na+、K+、SO32-、NO3- D.Na+、K+、MnO4-、Br-
8.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n-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有关R的叙述错误的是
A.R位于第四周期ⅥA族
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RO4
C.元素R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
D.R的非金属性比硫弱
9. 实验室制备氨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
A、用手扇动收集的气体,有气味则已收集满
B、将润湿的淀粉-KI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C、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瓶内,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D、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证明已收集满
10.向100 mL 18 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A.1.8 mol B.等于0.90 mol C.在0.90 mol和1.8 mol之间 D.小于0.90 mol
11.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①通入足量Cl2;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③加CCl4振荡;④用分液漏斗分液;⑤过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
12.下图是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关于X、Y、Z、R的叙述正确的是
X
Y
Z
R
A. X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熔、沸点低
B. 四种元素的氢化物中,X的氢化物受热最难分解
C. Y的原子半径比X的原子半径小
D. R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为32种
13.从海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Ca(OH)2];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在HCl气体氛围中干燥产物; 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电解得到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
C.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分解、化合和复分解反应
D.第④步电解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4.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
A.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做还原剂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 L SO2就会放出2.5 L CO2
15.将13.0 g 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6.72 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 L(标准状况)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是( )
A.11.85 g B.12.7 g C.27.45 g D.28.3 g
16.amol FeS和bmol Fe3O4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只产生标准状况2.24 L NO气体,溶液中只有Fe(NO3)3和H2SO4的混合液,向溶液中逐渐滴入c′mol/L
NaOH溶液,则当沉淀达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L B.L C. D.L
17.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 mL 0.6 mol/L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 mL NO气体(标准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
B. 若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0.005 mol,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共0.020 mol
C. 若混合物中含0.01 mol Cu,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均为0.005 mol
D. 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为0.005 mol0.005;又由2z+2x=0.03推得z=0.015-x,据此有z<0.015,故有0.015>z>0.005,故D正确。
18. D解析:实验①②都有金属剩余,则溶液中金属离子为+2价,实验①中再加入100 mL稀硝酸,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18. 0 g-9.6 g=8.4 g,生成的NO:(4.480-2.240)L22.4 L/mol=0.1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1mol脳32=0.15 mol,参加反应的金属的平均摩尔质量为8.4 g0.15mol=56 g/mol,故该过程只有Fe参与反应,即实验①中8.4 g Fe参加反应,故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8.0+8.4)g×4=105.6 g,A、B正确;实验①发生反应3Fe+8HNO33Fe(NO3)2+2NO↑+4H2O,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4=0.4 mol,故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0.1 L=4 mol/L,C正确;实验②中再加入 100 mL稀硝酸,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9.6 g,生成NO的体积为6 720 mL-4 480 mL=2 240 mL,N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若该过程只有Cu参加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Cu的质量为0.1mol脳32×64 g/mol=9.6 g,等于参加反应金属的质量,故该过程只有Cu反应,且Cu恰好完全反应,故加入200 mL稀硝酸时,Fe的存在形式是硝酸亚铁,在实验③的基础上再加入100 mL稀硝酸,硝酸与溶液中的Fe2+反应生成NO,则V>6 720,D错误。
第Ⅱ卷(共40分)
20.(共16分)(1)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共价键,吸热,小于(2)负,正,流出
21.(每空2分,共14分)(1) 14 6C (2)2 ⅤA
(3)Cl bce (4)将氯气通入到Na2S溶液中,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证明非金属性Cl >S(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22. (每空2分,共10分)(1)将Fe3+还原为Fe2+ 析出绿矾(FeSO4·7H2O)
(2)绿矾(FeSO4·7H2O) 生石灰(或碳酸钙、废碱)
(3)防止高温下镁或钛与O2、N2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