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50 KB
- 2021-06-02 发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度关注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能力提升
高考命题素材
核心素养建构
1.获取和解读信息
材料(1):①贯彻以人为本立场,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收入差距密切联系,精准扶贫,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④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材料(2)(3):⑤公平是效率的保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从而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实现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
(2)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材料一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1)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材料二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019年7月24日,(2)人社部官网更新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19年6月)。数据显示,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 480元,为全国最高;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4元,为全国最高。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3)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因此,最低工资的提高,有利于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起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
1.坚持科学精神:(1)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明确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
(2)把握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
2.培养国家意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3 -
(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有研究认为,最低工资标准每增加10%,企业的平均工资将增加0.3%到0.6%。
1.精准扶贫,确保二〇二〇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下图中P代表价格,I代表农民家庭收入,Q代表农村消费需求量,S1与S2分别代表脱贫前与脱贫后消费需求的变化。则下列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扶贫后,收入提高,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增长,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价格变动,排除①;④没有涉及收入提高,不符合题意。
2.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既要看收入涨不涨,也要看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重不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指明了收入分配调节的方向。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方向要求的是 ( )
A.截至2019年6月份,上海市以2 480元/月的月最低工资标准领跑全国
B.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示,2019年突出就业扶贫,支持返乡创业
C.2019年7月16日,浙江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要求力争在7月底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位
D.上海总工会提交《关于推动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若干建议》的提案
【解析】选C。A不符合题意,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B不符合题意,“2019年突出就业扶贫,支持返乡创业”,强调的是就业,与材料不相符合;C符合题意,“要求力争在7月底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位”,体现了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D不符合题意,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属于初次分配。
3.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历史性新变化,对共享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3 -
请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共享发展。
【解析】该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如何实现共享发展”的言外之意,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讲,意思是收入分配注重公平,该题是对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识记与运用,因此解答时需要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角度分析。
答案:(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2)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3 -
相关文档
-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章末整2021-06-02 11:16:2168页
- 2017-2018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2021-06-02 11:15:5617页
- 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2021-06-02 11:14:465页
- 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2021-06-02 11:14:364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2021-06-02 11:07:508页
- 高中物理“4+1”15分钟40分限时训2021-06-02 11:07:133页
- 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2021-06-02 11:06:5910页
-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生活中2021-06-02 11:06:264页
- 2020版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磁感应 2021-06-02 11:06:096页
- 物理·宁夏六盘山高中2017届高三上2021-06-02 11:00:3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