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2.50 KB
- 2021-06-01 发布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
性考试一
物 理 试 题
卷一(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共 48 分。第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 4 分;第 9~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
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两个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
C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D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
小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大
2.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传感器一般不能直接带动执行机构实现控制动
作
B. 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应变片
C. 应变片能把物体形变转变为电压
D. 双金属片两层金属的膨胀系数完全相同
3.多数同学家里都有调光台灯、调速电风扇,过去是用变压器来实现上述调节的,缺点是成
本高、体积大、效率低,且不能任意调节灯的亮度或风扇的转速.现在的调光台灯、调速电
风扇是用可控硅电子元件来实现调节的,如图所示为一个经过双向可控硅电子元件调节后
加在电灯上的电压,即在正弦式电流的每一个 周期中,前面的 被截去,从而改变了电
灯上的电压.那么现在电灯上的电压为( )
A. B C D
4.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3 :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
电阻,原线圈一侧接有电压为 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
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
为k,则
A. U=66V,k=1/9 B. U=22V,k=1/9
C. U=66V,k=1/3 D. U=22V,k=1/3
5.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 为定
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个位置,观察到电流表
A1 的 示 数 增 大 了 0.2A , 电 流 表 A2 的 示 数 增 大 了 0.8A 。 则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A.电压表V1 示数增大
B.电压表V2、V3 示数均增大
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
D.变阻器滑片是沿 的方向滑动
6.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而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
关的分子势能。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 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象,取r趋近于无穷大时
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分子势能的图象中得到有关分子力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 处释放,它们将开始远离
B.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 处释放,它们将相互靠近
C.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 处释放,它们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 ,处释放,当r= 时它们的速度最大
7. 某变电站用 11 kV交变电压输电,输送功率一定,输电线的
电阻为R.现若用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 220 kV送电,下面选项正
确的是( )
A. 因I=U/R,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增为原来的 20 倍
B. 因I=P/U,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减为原来的 1/20
C. 因P=U2/R,所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为原来的 400 倍
D. 若要使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不变,可将输电线的直径减为原来的 1/400
8.一只轮胎容积为 10L,装有压强为 1.5atm的空气。现用打气简给它打气,已知打气筒每打
一次都把体积为 1L、压强与大气压相同的气体打进轮胎,要使轮胎内气体压强达到 2.5atm,
应至少打多少次气(打气过程中轮胎容积及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A.8 次 B.10 次 C.12 次 D.14 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10、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V图线,若其状态由A→B→C,且A→B等容,B→C
等压,C→A等温,则气体在A、B、C三个状态时( )
A、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nA=nB=nC
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A>VB>VC
C、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FA>FB,FB=FC
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NA>NB,NA>NC
11. 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
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为 10 A 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 50πrad/s
C. 0.01 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D. 0.02 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
12.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发电装置,如图所示.在磁极和圆柱状铁芯之间形成的两磁场区
域的圆心角α均为 ,磁场均沿半径方向.匝数为N的矩形线圈abcd的边长ab=cd=l、
bc=ad=2l.线圈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匀速转动,bc边和ad边同时进入磁场.在磁场中,两条
边所经过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始终与两边的运动方向垂直.线圈的总电阻为r,
外接电阻为R.则( )
A. 线圈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B. 线圈切割磁感线时,bc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
C. 线圈连续转动,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正弦交流电
D. 线圈上电流的有效值I为
卷二(共 52 分)
二、实验题(共 9 分,每空 3 分)
13. 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 000 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 0.6 mL,用滴管向量筒内
滴 50 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 1 mL.若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
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
(1)若每一方格的边长为 30 mm,则油酸薄膜的面积为________ m2;(保留 3 位有效数据)
(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 m3;(保留 2 位有效数据)
(3)根据上述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 m.(保留 2 位有效数据)
三、计算题:本题共 5 个小题,共 43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
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8 分)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
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强度的 3 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氙气灯
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 5 倍,很多车主会选择含有氙气灯的汽车,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容
积V=1.6L,氙气密度ρ=6.0kg/m3,已知氙气摩尔质量M=0.131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
×1023mol-1。试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2)氙气分子间的距离
15.(9 分) 如图所示,线圈abcd的面积S=0.05m2,共N=100 匝;线圈电阻为r=1Ω,外接电
阻R=9Ω,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0.2T,线圈以ω=20rad/s匀速转动,电路中电流表和电
压表为理想电表,现从线圈处于中性面开始计时,求:
(1)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2)线圈由图示位置转动 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上的电量;
(3)外力驱动线圈转动一圈所做的功.
16.(8 分) 某村在较远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小型水电站,输电电路如图所示,发电机的输出
功率为 100kW,输出电压为 500V,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 10Ω,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 4kW,
该村的用电电压是 220V.求:升压、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17(8 分).如图所示,长为 31 cm、内径均匀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水银柱
的上端正好与管口齐平,封闭气体的长为 10 cm,温度为 27 ℃,外界大气压强不变.若把
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缓慢转至开口竖直向下,这时留在管内的水银柱长为 15 cm,然后再缓
慢转回到开口竖直向上.
(1)求大气压强 的值;
(2)求玻璃管重新回到开口竖直向上时空气柱的长度.(保留 2 位小数)
18.(10 分)如图所示,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 的水槽
中,B的容积是A的 3 倍。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U形管
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 60mm。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
等。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
(1)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
(2)将右侧水槽的水从 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 60mm,求
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
宁阳一中 2017 级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一
物理试题答案
1、【答案】B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运动,是因为其周围液体分子的碰
撞形成的,故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但并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故A错误.
B、根据分子动理论可以知道,两个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所以B选项是
正确的;
C、当分子间 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当分子间 时,随距离
减少而增大; 当 时,分子势能最小,故C错误;
D、气体压缩可以忽略分子间作用力,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因为气体压
强的原因,与分子力无关,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2、【答案】 D
【解析】传感器输出信号比较微弱,一般不能直接带动执行机构实现控制动作,A正确;力
传感器中的应变片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B、C正确;双金属片两
层金属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升高时才会发生弯曲,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D。
3、【答案】:C
解:设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将交流电与直流电分别通过相同电阻R,分析一个周期内热量:
交流电 直流电 由 得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4、【答案】 A
【考点】理想变压器、欧姆定律、电阻的串联、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
【解析】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线圈匝数比即U1:U2=n1 :
n2 ,当副线圈电压U2 =U,得原线圈电压U1 = 3U, 理想变压器能量不损耗有P1=P2 ,
即U1I1=U2I2 , I2=U/R ,得到I1 =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有:U源=U1+I1R ,联
立并将U源=220V数据代入可得:U=66V;原、副线圈回路中的电阻消耗的功率根据
P = I2R ,电阻相等,可得功率之比k=1/9 ,故选项A正确。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解析】A、本题不能用 ,故A错误;
C、由 知, ,故C错误;.
D、若 不变,R′=400R,由电阻定律可得 ,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 据,结合输送电压的变化求出输电线上电流的变化,根据
求出损失功率的变化。
8、【答案】B
解析本题中,胎内气体质量发生变化,似乎不能直接应用气体实验定律,但由于假设气体
温度不变,故可将打气前后胎内气体体积分别折合成大气压下气体体积,求出两种情况下
体积之差,便可得到结果,这样便将一个变质量问题化为两个等质量问题.
打气前p1V=p0V′,打气后p2V=p0V″因而ΔV=V″-V′= V
打气次数n= =10(次).
9、【答案】ACD 10、【答案】CD 11、【答案】A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图乙可知交流电电流的最大值、周期,电流表的示数
为有效值,感应电动势最大,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由楞次定律可判
断出 0.02s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
题图乙可知交流电电流的最大值是 ,则有效值为:
,由于电流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故示数I=10A,故A正确;
从图乙可知交流电周期T=0.02s,角速度 ,故B错误;0.01s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达到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
快,磁通量为 0,故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故C正确;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
0.02s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自左向右,故D错误.
12、【答案】BD
【解析】A、线圈切割磁感线时,bc、ad边的运动速度 , 感应电动势
,解得 ,故A错误;
B、电流 ,bc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 ,故B正确;
C、线圈连续转动,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余弦交流电,故C错误;
D、一个周期内,通电时间 ,R上消耗的电能 且 ,
解得线圈上电流的有效值 ,故D正确;
故选BD。
13.【答案】(1)7.65×10-2 (2)1.2×10-11 (3)1.6×10-10
【解析】(1)用填补法数出在油膜范围内的格数(四舍五入)为 85 个,油膜面积为S=85×(3.0×10
-2)2m2=7.65×10-2m2.
(2)因为 50 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 1 mL,且溶液含纯油酸的浓度为 0.06%,故每滴油酸
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0= ×0.06% mL=1.2×10-11m3.
(3)把油酸薄膜的厚度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d= = m≈1.6×10-10m.
14、【答案】(1)4×1022 个 (2)3×10-9m
【解析】试题分析:①设氙气的物质的量为n,则
氙气分子的总数
②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为 设分子间平均距离为a,则有V0=a3
即
【答案】(1) 1.41A (2) 0.1C (3) 6.28J
【解析】(1)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Em=NBSω
电动势有效值为
整个电路的电流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电压表示数U=IR=9 V≈12.72 V;
(2)线圈由图示位置转动 90°的过程中,平均电流
通过电阻R上的电量q=I′△t=0.1C;
(3 外力驱动线圈转动一圈所做的功等于电路中总电阻产生的焦耳热,由焦耳定
律得W=I2(R+r)T
其中 解得:W=6.28J;
16、【答案】
【解析】(1)因为P损=IR线 (2 分) 所以I2= = A=20 A (1 分)
I1= = A=200 A (1 分) 则 (1 分)
U3=U2-I2R线=(500×10-20×10)V=4800 V (2 分)
则 . (1 分)
本题考查了变压器电路 可根据公式 计算。
17.【答案】(1)75 cmHg (2)10.67 cm
【解析】(1)初态:p1=p0+21 cmHg,V1=10 cm×S.
末态:p2=p0-15 cmHg,V2=(31 cm-15 cm)S=16 cm×S.
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p0=75 cmHg.
(2)p3=75 cmHg+15 cmHg=90 cmHg,V3=LS,
p1V1=p3V3,L≈10.67 cm.
18、【答案】.解析:(1)在打开阀门S前,两水槽水温均为 。设玻璃泡
B中气体的压强为 ,体积为 ,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为 ,依题意有
①
式中 。打开阀门S后,两水槽水温仍为 ,设玻璃泡B中气体的压
强为 ,依题意有: ②
玻璃泡A和B中气体的体积为 ③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 ⑤
(2)当右侧水槽的水温加热到 时,U形管左右水银柱高度差为 ,玻璃泡C
中气体的压强为 ⑥
玻璃泡C中的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得 ⑦
联立②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
答案:(1)180mmHg (2)36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