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MB
- 2021-06-01 发布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考试范围:常用逻辑用语、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考试时间:120分钟
【名师解读】本卷难度中等,全卷梯度设置合理.命题内容符合考试说明命题要求,全卷覆盖面广,涵盖了高中数学的常用逻辑用语、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无偏难怪出现,命题所占比例基本符合教章所占比例,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全卷仿高考试卷命制,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运算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选题贴近高考.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A. B. C. D.
2.原命题:若双曲线方程是,则其渐近线方程是.那么该原命题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则“”是“”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如图,以长方体的顶点为坐标原点,过点的三条棱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若的坐标为,则的坐标是( )
A. B. C. D.
5.若圆与圆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已知是三条不同的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 , 且,则
B. 若, , ,则
C. 若, , 且,则
D. 若, , 且,则
7.如图,正四棱锥,记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直线与面所成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
A. B. C. D.
8.动圆满足圆心在直线上,且半径为1, 是坐标原点, .若圆上存在点满足,则动圆圆心的轨迹长度是( )
A. B. C. 4 D. 2
9.抛物线的焦点为,其准线为直线.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则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的斜率是( )
A. 1 B. C. D.
10.已知球的半径为5,球面被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所截,得到的两个圆的公共弦长为2
,若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4,则另一个圆的半径为( )
A.3 B. C. D.2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_________,双曲线的离心率__________.
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单位: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表面积为__________ .
13.正方体中, 分别为和的中点.记, , ,用表示,则__________,异面直线和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__.
14.已知直线与圆交于两点,若线段的中点为,则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等于__________.
15.抛物线的焦点为,其准线与轴的交点为.若该抛物线上的点满足,则点的纵坐标为__________.
16.如图,在四面体中, , .若为线段上的动点(不包含端点),则二面角的余弦值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7.椭圆的一个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点是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若,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8.已知直线和直线相交于点, 是坐标原点,直线经过点且与垂直.
(1)求直线的方程;
(2)若点在直线上,且,求点的坐标.
19.已知是底面边长为1的正四棱柱,且, 是与的交点.
(1)若是的中点,求证: 平面;
(2)设与底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为,二面角的大小为,求的值.
2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 是上两点,且.
(1)若,求线段中点到轴的距离;
(2)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轴仅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值.
21.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平行四边形, 平面,且, , , .
(1)求证: ;
(2)若为上一点,且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求的长.
22.已知直线过椭圆的右焦点且与椭圆交于两点, 为中点, 的斜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是椭圆的动弦,且其斜率为1,问椭圆上是否存在定点,使得直线的斜率满足?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B【解析】 由抛物线的方程,可知,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故选B.
2.C【解析】 由原命题:若双曲线方程是,则其渐近线方程是是真命题,所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而渐近线方程是的双曲线的方程可以是或,所以原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所以原命题的否命题也是假命题,所以在原命题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只有两个是真命题,故选C.
3.B【解析】充分性:若,则存在过直线的平面与不平行,所以充分性不成立;
必要性:若,则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与平行,则必要性成立,
所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4.A【解析】 由题意得,向量的坐标为,则,
所以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所以,故选A.
6.D【解析】由题意,A中,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有当直线与直线相交时,才能得到,所以不正确;B中,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只有当时,才能得到,所以不正确;C中,当时,此时平面与平面可能是相交平面,所以不正确;D中由,则,又,则,又因为,所以,所以是正确的,故选D.
7.C【解析】 连接与,交于,取的中点,取的中点,
分别连接,
在正方形中,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为与所成的角,即,在直角中,则,
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为,所以,
二面角的平面角为,所以,
可得,所以,故选C.
9.B【解析】 由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方程为,
点,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所以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就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因为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
所以点的坐标为,所以的斜率
所以的平分线的方程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斜率公式,抛物线的定义的转化等知识点的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主要抛物线的简单的几何性质,斜率公式等知识点的合理运用.其中抛物线的定义是解决抛物线问题的基础,它能将两种距离(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进行等量转化,如果问题中涉及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又能与距离联系起来,那么用抛物线定义就能解决问题,就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10.D【解析】由已知可得球心到半径为4的圆距离d==3,因此所求圆圆心到弦的距离为3,故所求圆半径R==2,故选D.
12.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表示一个底面为边长为的正方形,且高为的一个四棱锥,
如图所示,
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其表面积为.
13. 【解析】 由题意得,向量
在正方体中, ,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所成的角,设,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则在中, ,
所以.
14. 【解析】由圆,可得圆心,半径,则直线的斜率为,
要使得线段的中点为点,则直线与直线垂直,所以,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又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由圆的弦长公式可得弦长.
16.【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则,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即二面角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和二面角的计算问题,空间向量是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锐利武器,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空间角的关键在于“四破”:第一、破“建系关”,构建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破“求坐标关”,准确求解相关点的坐标;第三、破“求法向量关”,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第四、破“应用公式关”.
17.【解析】 作另一个焦点,连接和,则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且,则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则,即,
所以,
在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得,
所以,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利用椭圆的定义和对称性合理转化,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答点关键,试题有一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其中椭圆的离心率是椭圆最重要的几何性质,求椭圆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的齐次式,结合转化为的齐次式,然后转化为关于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的取值范围).
18.(1).(2)或.
【解析】试题分析:(1)联立方程组,求解点的坐标,得到,所以直线的斜率是,
即可求解直线的方程;
(2)设,由,得或,即可求解点的坐标.
(2)设,由,得: ,得或0.
所以或.
19.(1)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1)连,因为是的中点, 是的中点,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平面.
(2)连,得到, ,再直角三角形中求得的值,即可求解结论.
试题解析:
(1)连,因为是的中点, 是的中点
所以平面
所以, ,
所以.
20.(1).(2).
【解析】试题分析:(1)设, ,由抛物线定义求得中点 到的距离;
(2)设,联立方程组,得到,即,进而求得,根据垂直,即可求解实数的值.
试题解析:
(1)设, ,由抛物线定义可知:
.
(2)设(显然斜率存在),联立,
所以,得,
又,得(*),
又 ,
代入(*)式,得: .
21.(1)见解析;(2).
试题解析:
(1)连,由, ,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所以,因为平面,所以为在平面上的射影,故由三垂线定理得
(2)作于,则平面,作的延长线于,连,则由三垂线定理得,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
设,则, ,所以,
所以 ,
故由得 ,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及应用,以及二面角的求解与应用问题,其中作出垂线,利用三垂线定理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思想的应用.
22.(1).(2)或满足题意.
【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得,椭圆的半焦距,
设, , ,由在椭圆上列出方程组,得到,
进而求得,再根据,解得的值,即可得到椭圆的方程;
(2)假设上存在定点满足题意,设直线方程为,联立方程组,得, ,由,代入化简得,又由它与无关,即可得椭圆上存在点或满足题意.
而,所以
又,所以,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假设上存在定点满足题意,并设直线方程为,
, ,联立,消得,则
, ,
由它与无关,只需,解得,或,
而这两点恰好在椭圆上,从而假设成立,
即在椭圆上存在点或满足题意.
点睛:本题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是一道难题,解答此类题目,利用 的关系,确定椭圆(圆锥曲线)方程是基础,通过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圆锥曲线)方程的方程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目标函数”的解析式,应用确定函数最值的方法---如二次函数的性质、基本不等式、导数等求解.本题易错点是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错漏百出.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