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50 KB
- 2021-06-01 发布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8分 共同必做)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卡文迪许 C.开普勒 D.伽利略
2.2010年5月1日,某乘客乘列车从济南到上海观看世博会,他看到铁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他所选的参考系是
A.地面 B.路轨 C.列车 D.铁路旁的建筑物
3.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的物体,其受到的力有
A.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下滑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4.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C.当物体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 当物体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5.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速度率越大,加速度越大
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指物体增加的速度
6.物体从t=0时刻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下落的v-t图象是下图中的
v
0
t
t
v
0
v
0
t
0
v
t
A
B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耗散表明,能量的总量并不守恒
B.随着科技的发展,能量是可以凭空产生的
C.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D.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8.以下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只有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具有惯性
B.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D.牛顿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
9.如图所示,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测力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大小等于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大小
B. 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大于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
D.人对测力计有压力,测力计对人没有支持力
10.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的竖直分速度不变
B.平抛运动的水平分速度逐渐增大
C.平抛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D.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由初速度,下落高度共同决定
11.重为400N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85N,动摩擦因数为0.15,如果用90N的水平力推木箱,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85N B.80N C.60N D.0N
c
c
b
O
a
12.撑开的带有水滴的伞绕着伞柄在竖直面内旋转,伞面上的水滴随
伞做曲线运动。若有水滴从伞面边缘最高处O飞出,如图所示。则
飞出伞面后的水滴可能
A.沿曲oa运动 B.沿直线ob运动
C.沿曲线oc运动 D.沿圆弧od运动
13.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向上吊起一段距离。关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功为零
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为零
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14.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B.它是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C.它是物体绕地球做椭圆运动时在近地点的运行速度
D.它是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
15.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两倍,半径也是地球半径的一半,那么一个物体在此行星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引力的
A.4倍 B.8倍 C.倍 D.倍
地球
A
B
16.“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民的航天梦想。某段时间飞船在太空中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图所示。飞船在太空中做无动力飞行,只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在飞船从轨道的A点沿箭头方向远离地球运行到B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的动能逐渐增大
B.飞船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C.飞船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D.飞船的机械能守恒
第二部分(综合题 共30分 共同必做)
二.本题包括2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8分,共12分。
17.(单选)用落体法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物拖着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计算分析,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验时,下列器材不必要的是
A.天平 B.重物 C.纸带 D.刻度尺
18.在应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按时间顺序取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s,实验中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F
D
C
1.4
1.9
2.4
2.9
3.9
3.4
E
B
A
O
三、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0°
19.如图所示,有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2kg的小球,球被垂直于斜面的挡板挡住,若斜面足够长,g取10m/s2,求:
(1)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
(2)撤去挡板,2s末小球的速度大小。
H
s
A
B
C
O
20.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半径为R,半径OB沿竖直方向,圆弧轨道上端A点距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钢球在A点由静止释放,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计空气阻力。求:
(1)钢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钢球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3)钢球落地点C距B点的水平距离s
第三部分(综合题 共22分)
四-Ⅲ。本组包括4小题,第21-23小题各5分,第24小题7分,共22分。
21(多选)如图所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A、B是电场中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中A点的电场强度等于B点电场强度
A
B
B.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qE
D.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比放在B点
受到的电场力大
22。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为r,两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 、 R2,S为单刀双掷开关,
A
1
S
2
R1
R2
A
为理想电流表。
(1)当开关S由位置1变到位置2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
大,则电阻R1 、 R2的大小关系是R1 ______ R2(填“>”、“<”
或“=”)
(2)当开关S接在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则电源的电动
势E=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I
23。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将质量为m,长度为L的绝缘直
导线悬挂在竖直平面内,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处于水平静止状
态。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B,当导线中通
有如图所示的恒定电流时,水平直导线将向____(填“上”或
“下”)运动,待稳定后弹簧又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对直导
线施加的拉力大小为______.
24.如图所示,两块正对的带电金属板,上板的电势高于下板,板间的电场强度为2×102N/C,两板之间的距离为0.3m,板长为0.5m,带电粒子以速度
从极板左端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电场,从极板右端飞出,虚线为粒子的运动轨迹,不计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试问:
(1)带电粒子带何种电荷?
(2)两板间的电势差多大?
(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多长?
期中考试答案
1-16
DCDBA DDCAB CBCAB D
17.A
18. 0.1 0.265 0.5
19.(1)12N (2)12m/s2
20. (1) (2)3mg (3)2
21.AC
22.(1)> (2)I1(R+r)
23.下 mg+ILB
24.(1)正电(2)60V(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