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4.00 KB
- 2021-06-01 发布
分
数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9年高考高三物理实验、计算试题每日一练(17)
完成时间: 月 日 点 分---- 点 分,
1.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
开口向下的固定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 为纵轴、l 为横轴,作出T2 - l 图象,则可以由此图象得出我们想要测量的物理量。
① 现有如下测量工具:
A.时钟;
B.秒表;
C.天平;
D.毫米刻度尺,
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___。
②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 2- l 关系图象
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 中的__ _。
② 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______cm;当地重力加速度 g =_____m/s2。
④某次秒表计时得的时间如图丙所示,则总时间为____________s。
2.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来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根据实验数据绘得图b所示的U~I图线.由该图线可求得这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1)请在图b上画出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关于外电路电阻的U~I图线;
(2)请在图b上画出表示最大输出功率的面积.(用斜线表示)。
3.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另有三个木块A、B和C,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m=m,m=3m,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静止在P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在Q点以初速度v向下运动,P、Q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点.若木块A静止于P点,木块C从Q点开始以初速度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停在斜面上的R点,求P、R间的距离L′的大小。
参考答案
1.(8分)① BD (2分)
② a (2分)
③30 (2分),9.86 (2分)
④102
2. 5;0.33
(1)正确画出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关于外电路电阻的U~I图线 (2分)
(2)表示最大输出功率的面积正确 (2分)
3. 解:木块B下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mgsinθ=μmgcosθ
B和A相撞前后,总动量守恒,mv=2mv,所以: v=
设两木块向下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为s,两木块被弹簧弹回到P点时的速度为v,则
μ2mgcosθ·2s=
两木块在P点处分开后,木块B上滑到Q点的过程:
(mgsinθ+μmgcosθ)L=
木块C与A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则3m·,所以V1′=v
设木块C和A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为s′,两木块被弹簧弹回到P点时的速度为v,则μ4mgcosθ·2s′=
木块C与A在P点处分开后,木块C上滑到R点的过程:
(3mgsinθ+μ3mgcosθ)L′=
在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重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与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大小相等,因此弹簧被压缩而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开始压缩弹簧时两木块的总动能.
因此,木块B和A压缩弹簧的初动能E木块C与A压缩弹簧的初动能E即E
因此,弹簧前后两次的最大压缩量相等,即s=s′
综上,得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