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 MB
- 2021-06-01 发布
新化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文科)试题
分 值:90分钟 总 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1—2题。
1.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2.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下面两幅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
1990—2002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 1990—2002年东北三省灌溉用水量变化图
3.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0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4.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土资源呈现西多东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读“某国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
6.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迅速衰落,其原因是
A.煤炭资源耗尽
B.军事订单减少
C.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涌现
D.国家对国土的开发和整治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7-9题。
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破坏植被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9.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
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10~11题。
10.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缺乏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11.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市场前景广阔 ③接近原料产地 ④能源供应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右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13.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14~15题。
14.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15.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图一)美国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空间结构上表现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特点,成为当今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农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从中探讨农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规律,可为我国选建农业商品基地和调整农业空间结构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图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16~19题.
图二
图一
16.下列关于美国东北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是工业发展最早的传统工业区
②是技术最先进的高新产业区
③人口和城市集中,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带
④工业污染严重,土地价格高
⑤人口和工业向国土西部和南部迁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7.甲区中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的最大产区是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18.美国甲、丙农业带的农业区位优势有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不使用化肥、农药
C.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
D.人口稀疏,劳动力不足
19.一般情况下,图二中河流
A.只有春汛
B.既有春汛,又有夏汛
C.既有夏汛,又有秋汛
D.只有秋汛
近年来下图中A、B两国加强了能源合作。结合下图,回答20~21题。
20.据图判断A、B两国之间所调配的资源可能是( )
A.水资源 B.木材
C.石油 D.煤炭
21.下列对A、B两国进行能源合作的优势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国油气资源丰富
B.B国的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缺乏,对A国依赖性大
C.陆上邻国,可利用管道运输
D.是我国的建交国,有政治基础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600家商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约2亿人次。沃尔玛通过自己的卫星,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了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完成22~24题。
22.沃尔玛在对青岛市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布点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进行综合分析,需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
A.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B.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D.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23.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WPS
24.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密切合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下面是某次地震前后某区域的对比照片,左图是地震前拍摄的图像,右图是地震后拍摄的图像。读图,回答25~26题。
25.获得此组照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6.政府对此次灾害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该图表示2009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27~28题。
27.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8.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29~30题。
29.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30.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B.修建道路、桥梁
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兴建防洪设施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新疆与浙江两区域图。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浙江地形复杂多样,西南部山地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东北部则为冲积平原。
材料二 下图为浙江和新疆生产总值和增速示意图。
(1)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两省区河流开发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原因。(8分)
地区
差异
原因
新疆
浙江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省区的生产总值和增速的异同点。(8分)
(3)浙江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试分析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加工业的原因。(4分)
32.读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略图,回答问题(20分)。
(1)两条河流相比,________航运价值更大,请说明原因(8分)。
(2)甲、乙分别是所在流域的重要工业区,分析两者发展的区位条件异同(8分)
(3)流域综合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湘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的重点是________,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