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66 KB
- 2021-05-31 发布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这篇课文节选于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激动人心的力量,是学习这篇课文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是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因此,教师要用视频资料唤醒学生的情感。
1.重温文中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内容。
2.体会文中排比、比喻的表达特点。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
教师:课件,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学生:预习课文,读一读《少年中国说》原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
重点
朗读课文。
难点
疏通文意。
一、导入新课
听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听后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交流)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有个人在100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
二、知人论世
1.看视频《戊戌变法》,走近梁启超。
2.出示简介: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康、梁等爱国知识分子怎么会产生变法思想呢?
师:今天,我们来拜读他写的一篇《少年中国说》,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他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为何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
三、初读课文
1.一读: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2.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3.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地读,并请其他同学评价。
提出要求:
(1)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连贯而有气势。
(3)以声传情,活化出鲜活的人物感情。
4.全班齐读。
四、疏通文意
1.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怎样疏通文意?
(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中的注释;还有文言文单音词多,我们现在双音词多,可以采用结合语境组词法。)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戊戌变法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如何让当代少年感受到那种激动人心的力量,是学习《少年中国说》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让学生重温1940年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及康、梁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品读中慢慢地领悟文字间所流淌的爱国之情比教师死板灌输给学生要好很多。这样多读多悟,体会作者炽热的感情、热切的期盼,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相关文档
- 小学语文五下《人物描写一组》之《2021-05-31 22:51:4322页
- 河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考2021-05-31 22:51:0317页
- 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2021-05-31 22:50:5114页
-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2021-05-31 22:49:5028页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2021-05-31 22:36:4732页
- 江苏省江都中学、华罗庚中学等13校2021-05-31 22:34:3811页
- 人教部编版 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测2021-05-31 22:32:007页
- 语文·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届2021-05-31 22:31:0622页
-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22看云识天2021-05-31 22:29:2436页
-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2021-05-31 22:11:24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