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5-13 发布
小学教学工作总结八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 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 而不容忽视的是:优生毕竞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属于为少年儿童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全面地打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的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中差生问题,中差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 应该说不存在面向优生的问题,故而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
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中差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 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寻找一下中差生的原因(排除弱智儿童),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求自己不严格。为什么会这样呢?客观的原因是小学生本身就有的个别差异所至。有些人为的因素是:由于犯有某个缺点而遭老师严厉责问而自我调节力差产生厌烦情绪;或由于老师的误会蒙受过不白之冤产生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和逆反;或由于家庭的负作或面对社会阴暗面时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而形成不良习性。等等。 我认为,厚爱中差生,首先应有辨证的观点 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
相关文档
- 疫情时期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推荐合2021-05-13 02:48:5422页
- 信访工作总结-2020年最新乡镇信访2021-05-13 02:48:457页
- 房地产员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021-05-13 02:48:448页
- 教学工作总结-中学家访工作总结2021-05-13 02:48:418页
- 车间检修工作总结范文2021-05-13 02:48:239页
- 五年级半期工作总结2021-05-13 02:48:224页
- 大学建筑毕业实习工作总结2021-05-13 02:47:268页
- 车间班组年终工作总结精选5篇20202021-05-13 02:47:0010页
- 乡镇医生个人工作总结(通用)2021-05-13 02:46:593页
- 月销售工作总结范文(通用)2021-05-13 02:46: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