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0 KB
- 2021-04-20 发布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3 篇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
为主的学习活动, 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 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
打好基础。
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
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
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
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二是
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 “时间的测量” :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
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
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
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观察热量在
物体中传递的现象, 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 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
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
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
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 论证, 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
最终认识地球运动 (自转和公转 ) 的模式。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 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 继续学习运
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 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进行分
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五年级
学生的抽象思维, 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 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
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
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
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 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
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班共有学生 28 人,其中男生 11 人,女生 17 人。本班学生学
习努力,进取心强。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
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 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形成良
好的学习风气;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弘扬正气, 逐步形成守纪、
进取、勤奋的班风。五年级本人是新接手五年级科学的教学,通过第
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 发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态势较好, 这对科
学教学的实施有很好的基础,学习也比较认真,但科学课堂常规、科
学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
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 需要长时间的
学习才能达成,在教学过程中,不急于求成,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
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
释。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提供足够的 ' 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本册有
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 要尽量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 只有在手
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
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
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
见。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5、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6. 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7. 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8. 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9. 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并安排课
训练,不断提高思维灵活性和能力。
10. 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
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和成功感。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
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
础。
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
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
和生长”、 “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
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并
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 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
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
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 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
中的运用 ; 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
关系, 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
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
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 ;
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 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 是太
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
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
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
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力的单位,
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 研究影响摩
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 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动手
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本学期教五年级科学, 随着孩子的成长, 也经过了两年的科学学
习,他们有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
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 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
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孩
子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以前所
学相比,难度较大。
1、整体学习状况: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
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
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语数教学。
3、儿童心理分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
生的的生活, 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 学生必将
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
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 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
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
复实验的意义。
6、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爱
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教学重点: 重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 注重对学生典型科学探
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
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平时要充分利
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新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
法学法。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
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
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
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器材,取得学校的支持,再购入
一批和教材相配套的器材。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
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
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注重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平时表现和科学记录
本为主要方式,关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
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6、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把科学探究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
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
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3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 通过两年的学习, 学生有
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 并能运用这一方
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
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
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 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
难度较大。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 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注重突出科学、
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
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围绕“生物与环境”这一组统一概念组
织“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六个单元:生物生
长的需要、生物与环境、人与环境、冷与热、地表剧烈变化、环境与
保护。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
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
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
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 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
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
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 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 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
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使学生在科学探究、
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 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a)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
件夹包括以下内容: 科学课笔记本、 自己搜集的文字、 ;图表、 图片、
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
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c)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
单元自评、 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采用形成
性评价, 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d)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把科学探究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
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
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e)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
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f )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
力和习惯。
g)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h)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
境间的关系。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结合科学课的特点。 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 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供合
作与参与的机会, 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
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 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 并包
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相关文档
- 初中班主任工作计划安排2021-04-20 23:42:074页
- 2020年法务专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1-04-20 23:41:503页
- 2020学年第一学期政史地生教研组工2021-04-20 23:41:164页
- 公司团支部2020年度工作计划范文2021-04-20 23:41:034页
- xx局2020年党建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2021-04-20 23:40:166页
- 2019年中职班主任工作计划2021-04-20 23:40:1019页
- 2020学校工会年度下半年工作计划2021-04-20 23:38:122页
- 体育计划总结之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2021-04-20 23:38:002页
- 2020纪检信访工作计划范文2021-04-20 23:37:5419页
- 民政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2021-04-20 23:37:49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