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 KB
- 2021-04-20 发布
小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理制度
XX小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理制度 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制定本制度。
一、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高度敏感、果断处理”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指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分级响应”的处置原则,严格控制传染源,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积极救治病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二、疫情报告 (一)疫情责任报告人 学校的校长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学校内的班主任、教师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
(二)学校应备药品、器械:喷雾器、喷壶过氧乙酸消洗灵、消毒剂、体温计等 (三)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的对外联络:与当地防疫部门及医院保持联系,一旦出现流行性疾病,迅速联络,做好应对处理。
(四)流行性疾病的确诊 当学校出现疑似病人时,应立即送到隔离室,再请相关部门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是流行性疾病。病人一旦确症患有流行性疾病,应立即将病人进行隔离并通知亲属或学生家长送医院就医。
三、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学校建立相关制度:晨检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环境保洁消杀制度,必要时启动缺勤登记,追踪报告制度,就诊登记制度,责任制度。
晨检制度:每日进行晨检,由值周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对到校学生进行。
疫情报告制度:各班班主任将晨检异常学生上报学校,发现疑似病职工、学生或疫情区返回者按规定及时上报。
缺勤登记追踪报告制度:各班班主任对未来校学生不仅要报告,而且要了解未来校的原因,跟踪调查具体情况,同时将信息反馈到学校。教育学生留意自己及身边的同学的身体情况,如有不适立即报告老师。
就诊登记制度:凡与疫情区接触的学生、教师出现发烧(体温37.3度以上)、咳嗽、呼吸加速、气促、腹泻、疹子等症状体征者,应在传染病登记本上记录。
责任制度:学校校长是预防流行性疾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成员是相关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承担相应的直接防病工作。
四、健康教育与信息发布 学校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各种宣传形式,开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防病知识的正面宣传。
XXXX小学新冠肺炎疫情 应急处理制度
相关文档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初一年级班主任工2021-04-20 13:45:494页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八年级下学期班主2021-04-20 13:45:144页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对后进生转化的一2021-04-20 03:26:324页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古筝兴趣小组教学2021-04-20 03:15:562页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主任工作经验介2021-04-20 03:02:054页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主任工作经验—2021-04-20 02:47:095页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初一班主任工作计2021-04-20 02:39:275页
- 团委工作范文之学年度第二学期团委2021-04-20 02:38:159页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用师爱为单亲生创2021-04-20 02:32:413页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留个位置给家长2021-04-20 02:29:2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