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4-20 发布
其他论文之记好用好“教学后记”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备课和精彩的讲课。但任何一堂课,无论其好坏,都有得有失。青年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把握、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等方面,难以打点周到,以致课前设计的教案,往往不能在课堂上顺利实施,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写教学后记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反思教学的得失,从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后记是教学随笔之一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回顾和分析教学的得失,并将其记录于教案中而形成的。可是,不少教师没有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有的虽然也写一些,却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步入了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种:
误区之一:后记变成了前记。有的教师记教学后记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实效。比如,在备课的同时,就把教学后记写了出来,似乎能够预料到课堂的效果。实际上,课堂上的生成千变万化,这样做往往使教学后记与授课情况不相符合,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实用性。
误区之二:后记真的太“后”了。有的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只顾一味地备课讲课,没有及时记教学后记。遇到学校教学检查,就突击猛补后记。因为人的大脑是会遗忘的,这样做既失去了及时性,也失去了准确性。
误区之三:记而不用等于白记。有的教师虽然及时准确地撰写教学后记,也在文章中找到了课堂上的不足与失误。但也许是太忙而忘记了,也许是怕有损于自身形象,没有按照后记采取补救措施。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教学后记的存在价值。
要走出误区,笔者根据自身实际,总结了几个可供参考的方法:
1.记教学的成功之处。一堂课下来,教师总有感觉得意之处,或教法得当,或例证精辟,或重点突出,或难点突破,或灵感顿生……无论是哪方面的收获,经过不断积累和整理,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都大有裨益。
2.记教学的失误之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难免会出现许多偶发性因素,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估计不足等情况。对此只有及时、客观地予以记载,并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研究弥补的措施,才能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3.记教学的疑难问题。教学过程伴随着疑难问题,有些是教师在备课中遇到的,有些是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测验反馈出来的,还有些是学生提出的出乎教师意料之外,又一时回答不了的问题。这些疑难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某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复习中特别予以注意。有些疑问需要查阅资料才能获得答案,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挖掘。
4.记教学的反馈信息。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响、对教师的问题作出的个性化回答、学生对教学的要求、意见和建议,以及从作业和试卷分析中获得的信息。
教学后记应在教师的教学情感还未消退之时,即将得失之处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且对教学中的疏漏,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最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写作内容一定要实用,可以就某一个问题专门分析。如果持之以恒,将有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关文档
- 关于民法典体会心得优秀范文5篇2021-04-18 02:13:295页
- 学习体会心得2021-04-16 19:46:036页
- 营销经验培训体会心得2021-04-16 15:13:403页
- 精编关于读书思廉活动心得体会心得2021-04-16 09:37:059页
- 精选关于读书思廉活动心得体会心得2021-04-16 01:40:1610页
- 主席一带一路体会心得作文2021-04-14 23:41:264页
- 全国青联第十三届全委会的心得体会2021-04-14 18:06:0711页
- 汽车维修社会实践报告体会心得2021-04-14 14:45:304页
- 实习收获与体会心得大全2021-04-14 10:13:5012页
- 精选科学教师支教体会心得模板2021-04-14 10:06:2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