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1-04-17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连乘应用题,连乘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教材根据连乘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找出要解答的问题,较好地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方法。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情境。
创设了过运动会的场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问:从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接着请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思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这就解决了连乘应用题两种解法的第一步。有的提出了用两步解答的问题;这样再根据第一步求出的数量与题目中的第三个条件,就不难求出题目的结果了。这就为学生在学习连乘应用题时,从寻找有联系的条件出发确定中间问题做了准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由学生喜欢的信息编写相应的应用题,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最终应用于生活。
2、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本课,我不是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并解答应用题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探究和合作交流,“你自己试一试,然后小组讨论,你教一教不会的同学。”
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连乘应用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普遍能讲出道理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和学习氛围。每个问题的提出,先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到两人商讨,然后小组交流,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人人思考的无限空间。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议论、去争辩、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 数学计划总结之分类教学反思2021-04-17 18:23:051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2021-04-17 18:04:484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2021-04-17 17:59:25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解一元一次方程—2021-04-17 17:58:07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21-04-17 17:40:018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数学期中测试教学反2021-04-17 17:24:284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中学数学教研组工作2021-04-17 17:13:48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2021-04-17 17:12:265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2021-04-17 17:06:425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2021-04-17 16:57: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