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1-04-16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不等式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解不等式是初中数学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在解题时要善于抓住数量关系,合理应用不等式解题,是一种很重要的解题技巧,下面举例说明。
两个连续整数的积为132,求这两个整数。
[一般解法]设未知数列方程解。
解:设较小的整数为X,则较大的整数为X+1,由题意得:
X(X+1)=132可化为:X 有两个学生参加了四次测验,他们的平均分数不同,但都是小于90分的整数。他们有又参加了第五次测验,测验后他们的平均都提高到了90分,问在第五次测验时这两个学生的分数各是多少﹖解:设某个学生前四次的平均分为X分,第五次测验成绩为Y分,根据题意的:
(4X+Y)∕5 = 90,即Y =450—4X。
显然第五次测验的成绩高于90分且不大于100分,故有90 解得:87.5≤ X ∵X 是整数 。
∴X = 88 或 89。
由因为两个学生分数不同,即前四次的平均分一个是88分,另一个是89分。于是第五次的成绩一个是98分,另一个是94分。
已知X,Y,Z,α是自然数,且X 解:∵ X ,Y ,Z ,α
是自然数,且X 又∵当X ≥ 3时。
α≤1/3 +1/4 +1/5 = 47/60,∴ X 当X = 1时,得 1 + 1/Y + 1/Z = 1 ,无解。
当X = 2时,得1/2 + 1/Y + 1/Z = 1,YZ-2Y-2Z= 0,(Y-2)(Z-2)= 4,又∵3 ∴ Y- 2= 1,Z- 2=4∴X= 2,Y= 3,Z= 6,α=1。
例4,a,b,c是自然数,且满足abc= a+b+c求证:a,b,c必是1,2,3。
证明:令a≤b≤c,∵ abc= a+ b+ c,∴ abc≤3c,∴ ab≤3。
又∵ a,b,c是自然数,∴ a=1,b=1或a=1,b=2或a=1,b=3,代入abc=a+b+c 得:
a=1,b=2,c=3。
解方程X·X-6[X]+8=0。
解:∵ X-1 0。
解得:2≤X≤4。
当2 ≤X X·X-6·2+8=0解得:X=2或X=-2(舍)当3 ≤X X·X-6·3+8=0解得:X=√10或X=-√10[舍],当X=4时,代入原方程得:
16-24+8=0,X = 4 是原方程的根。
∴ 原方程的根为2,√10,4。
相关文档
- 数学计划总结之二年级数学期末检测2021-04-16 14:17:39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2021-04-16 13:34:278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2021-04-16 13:28:15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2021-04-16 12:46:462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高二数学备课组下学2021-04-16 12:34:31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2021-04-16 11:55:432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10加几、十几加几2021-04-16 11:37:582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六年级毕业班数学复2021-04-16 11:34:341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021-04-16 10:52:001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四则运算》教学反2021-04-16 10:45: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