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4-15 发布
物理计划总结之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教材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同学们没有留心观察,特别是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摩擦力的条件;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二。教学案例:
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教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我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我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学生甲: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乙: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化。
学生丙: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
教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三。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我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指出。
相关文档
- 物理计划总结之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2021-04-15 21:12:052页
- 物理计划总结之初二物理质量分析报2021-04-15 18:41:443页
- 物理计划总结之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2021-04-15 14:30:334页
- 物理计划总结之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2021-04-15 10:14:293页
- 物理计划总结之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2021-04-15 02:58:363页
- 物理计划总结之物理《电功》教学反2021-04-15 02:26:371页
- 物理计划总结之《光的直线传播》教2021-04-15 02:10:333页
- 物理计划总结之初三物理试卷分析2021-04-14 22:30:556页
- 物理计划总结之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操2021-04-14 22:13:404页
- 物理计划总结之初三年下学期物理质2021-04-14 20:30:2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