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1-04-15 发布
科学计划总结之科学《垃圾的处理》教学反思
《垃圾的处理》是(科教版)下册的第四单元第二课。在第一课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的巨大,自然得思考垃圾的处理问题。但对这填埋和焚烧两种处理方法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知之甚少,这便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的教学活动,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的众多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本节课,我在设计时加了一个小环节,就是分析我们农村的垃圾怎样处理,又有哪些危害,目的想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引发学生思考。并达到“露天堆放——简单填埋——新型填埋处理”的过渡。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操作上并没有什么困难,通过实验,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瓶子底部的水被污染而变色的过程,也能够明白模拟实验中的各部分分别代表着自然界的什么物体。但是学生在总结实验实验模拟的是什么时语言有偏差,通过引导学生才完整地表达出来,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在平时实验课中,教师没教给学生分析实验的方法,经常匆匆告诉学生结论。
通过实验,学生意识到简单填埋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由此针对模拟实验中的各个部分进行改进处理,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学生想到隔离的办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现实生活中垃圾填埋场的图片,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接着出示 “新型垃圾填埋场”示意图,从而加深理解,再引导学生分析垃圾填埋处理的其他问题。
对应垃圾填埋方式的优点与缺点,引导学生分析垃圾焚烧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学生也能够较好进行分析归纳,没有什么问题。在总结本课活动时,强调“虽然将垃圾填埋或焚烧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并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佳办法”,由此引发思考:寻找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将活动引入下一课教学。
本课教学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在学生的思维碰撞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看似没有问题,但总感觉缺些什么?缺什么?缺的是更多形象的,能说明问题的媒体资料,尤其是视频资料!毕竟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垃圾填埋场,接触垃圾焚烧厂的,就两张图片,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参配套光盘中的视频片断也太简单。而这方面的资料教师也很难收集,不足以让学生感到震撼,所以学生对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认识仍是似懂非懂。
相关文档
- 科学计划总结之《鞋底花纹的启示》2021-04-15 14:23:371页
- 科学计划总结之《证明地球在自转》2021-04-15 09:32:512页
- 科学计划总结之科普教学随笔2021-04-15 02:11:272页
- 科学计划总结之小学科学实验室工作2021-04-14 21:49:313页
- 科学计划总结之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2021-04-14 11:58:044页
- 科学计划总结之2017年六年级下册科2021-04-14 11:29:3617页
- 科学计划总结之《金鱼》教后反思2021-04-14 02:05:442页
- 科学计划总结之《昼夜交替现象》教2021-04-14 01:36:503页
- 科学计划总结之科普教学反思2021-04-13 23:16:392页
- 科学计划总结之《杠杆类工具》教学2021-04-13 20:53:3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