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14 发布
数学论文之浅谈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
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所以应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辅助作用,
教学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转化教师角色,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念,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突出
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教材和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
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教师要从课堂唱独角戏的角色转变到启发、引导学
生学习的引导角色上。如讲圆的初步知识时,问学生:车轮为什么做成
圆的?学生大胆猜想,教师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二、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的起点就是兴趣。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教学中引
入数学实验,让学生参与到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
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
学习随机事件时,让学生亲自做抽签试验和掷骰子试验,最后归纳得出
结论。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不但会增强教学的
直观性,而且也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
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
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
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抓好学生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1、数学学习中的“读”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
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
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
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2、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
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指听老师上课,
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听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
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的疑难问题。听同学
的发言,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
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
起反思。
3、数学学习中的“讲”包括讲体会、讲思路等。学生通过读
教材、听课,再让学生讲“读”、“听”的体会,加深对“读、听”内容
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只有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
的讲解,通过学生大胆的讲,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的思
维过程,以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4、数学学习中的“写”通常指做作业,它是培养学生书面表
达能力的重要形式。通过上述“读、听、讲”,应进一步要求“写”,它
是对“读、听”的检验,对“讲”的深化。
5、数学学习中的“用”指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学
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和生活、生产实
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数学产生
广泛的兴趣,更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说,
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组织学生制做教具,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的技能,培养劳动的习惯。②办数学手抄报,内容围
绕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学习经验、一题多解、典型例题、数学小故事,
等等。③组织数学竞赛,既可参加全国范围或地区性的竞赛,也可以自
己组织。
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
其特长有施展的空间。同时,有可能的话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与数学
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把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
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应
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致力于”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
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
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