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4-13 发布
英语论文之“兵教兵”学习法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处于缓慢的形成时期,特别是上课听讲,
很多学生不是听不进去就是“一个耳朵听另一个耳朵向外冒”,并且极
易受外界影响。因此经常会出现重点问题教师讲了三四遍,很多学生还
是记不住或者学不会。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常此以往就会导致教师疲
惫不堪,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学工作处于不利地
位。
其次,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的学生智力发展较
快,接受信息及对信息的理解、反应速度较快,而有的却很慢。在这种
情况下,教师很难有计划的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怎么做才能既保证全体学生的有效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呢?“兵教兵”是解决这一问题好的教学策略。
这个策略能有效的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有效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
复习课还是矫正课,我们都可以运用这种教学策略。
“兵教兵”教学策略要按课堂内容来灵活运用----------有时
需要分组进行,有时则当课堂进行到某一过程时再分组进行。分组类型
不拘一格而是视教学内容而定。比如每课中新单词的巩固,学生统一认
读后,教师往往通过读写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包括单词的认读,要
音形意结合起来掌握)。为了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可先
让学生四人一组认读巩固,先有优秀生领读,再让每组中的四个人轮流
领读,不会的单词,其他同学帮助他。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活动实效,
找出学生普遍掌握较差的词汇。在单独检查阶段,重点检查中下游学生,
多鼓励表扬。这样既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知识,又解
放了教师,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发现和矫正学生典型错误上,避免了
不必要的精力消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题目做了 N 遍了,
有些学生还是不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可能在于:在教师讲的时
候,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认真听讲,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听懂没理解,没有
彻底改正。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在进行题目讲解时,我们可先把
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5 人),每小组中至少有一名学习优秀
的学生,在教师讲解时,优秀学生不但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负责改正
小组中差生的错误。并且允许他们自由交流。这样有疑问而不敢问老师
或者没听懂的学生可以去问同学,既锻炼了优秀学生的能力,又解决了
差生的问题,使双方都得到了发展。
实行“兵教兵”,是不是教师就没用了?当然不是。
教师要注意总结归纳学生的典型错误,然后从根本上解决。要
注重充分发挥优秀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要充分调动中下游学生的积
极性,跳动他们的课堂参与的热情,多给他们发言、展示自己的机会。
事实说明,“兵教兵”的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能让课堂“活”起来,能让学生“动”起来,在这一“活”一“动”中,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后进生的发展,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总
结,能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