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8 KB
  • 2021-05-24 发布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是( )。 A.竹排 B.青山与河岸 C.河岸 D.流水 2.正电荷是指(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 C.毛皮摩擦金属棒所带的电 D.丝绸摩擦金属棒所带的电 3.判断一种食物是酸性食品还是碱性食品是根据( )。 A.食物的口感 B.食物水浸汁的PH C.食物的成色的鲜艳度 D.食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的性质 4.化学元素是指( )。 A.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 ‎ ‎ B.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C.物质分割的极限 D.组成体系的单元 5.排泄是指( )。 A.食物消化后留下的残渣从消化管排出体外 B.将没有被吸收的东西排出体外 C.将粪便排出体外 D.人和动物将新陈代谢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6.成煤作用是指( )。 A.随着地壳下降、压力增大,成煤物质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的过程 B.一种采煤过程 C.将煤运出地面的作用 D.将煤从沙石中选出的过程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 7. 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 × ) 8.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 ) 9.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表现形式。( √) 10.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 ) 11.绝缘体中是没有电的。( × ) 12.水泥的水溶性是由于水泥的化学成分能与水结合,形成水合物。( √ ) 13.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 √ ) 14.遗传多样性又叫基因多样性。( √ ) 15.无氧呼吸中没有氧气参加。( × ) 16.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 ) 17.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主要由体液和神经进行调节。( √ ) 18.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供给者。( × ) ‎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 19.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实验、调查与统计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20.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1.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是: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2.营养物质中的三种重要供热有机物是糖类、蛋白质和油脂。 23.欧姆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4.生物的分类系统采取阶梯从属的等级,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25.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26.人类的条件反射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还可以用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这类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四、计算题(8分) 27.煤等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S02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如果某火力发电厂每秒燃烧10kg煤,若此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1%,假设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02,试计算该发电厂每天产生的S02的量,以kg和mol表示。 解:先写出硫燃烧的反应式S+02 -+SO。 (2分) 32克硫产生64克二氧化硫,每天燃煤烧去的硫的质量为: 10kg×0.01×24×60×60=8640kg (2分) lkg硫产生 64kg S02,则每天产生的S02为: 8640kg×曼=17280kg (2分) 每天产生S02的摩尔数为:17280kg/64=270千摩尔 (2分) 五、简答题(4个小题: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各一个题目,可以任选其中的2个题目完成。每小题12分.2小题共24分) 28.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 答: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6分)这种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情况相同。(6分) 29.什么是“酸雨”? 答:燃料燃烧引起硫的氧化物(S02)和氮氧化物(NOz)的大量排放,会引起酸雨。(3分) ‎ ‎ 酸雨指pH<5.6的酸性降水(包括“酸雾”和“酸雪”),是由于酸性气体在高空中不断积累,为水滴吸收,成为雨雪降落而形成的。(3分) 酸雨有很大的破坏力,使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森林大片死亡;使地表水域酸化,引起微生物、鱼虾死灭;还腐蚀建筑物、古文物等。(6分) 30.动物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有哪些类型? 答:动物种群的个体在空间分布上,主要有经常性集群型、季节性集群型、暂时性集群型和不集群型4种类型。(每一类型3分) 31.土壤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在农作实践上中国土壤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土壤的本质特性是具有肥力。这种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4大肥力因素的能力。(3分) 在农作实践中,按土壤质地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3分)沙质土壤通气和透水性能好,作物根系易于深入和发展,土温增高和有机质矿质化都较快,但保水供水性能差,易旱。(2分)黏质土通气和透水性差,作物根系不易伸展,但保水保肥供肥能力较强。(2分)壤质土既有大孔隙,也有相当的毛管孔隙,通气和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性强,土温稳定,黏性不大,耕性良好,适耕期长,宜于多种作物生长。(2分) 六、论述题(本题16分) 32.试述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功能。 ‎ 答: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它广泛分布在植物体内,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胚芽鞘中都有,但含量微小。(4分) 生长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植株生长。但不同的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浓度有不同的反应。生长素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一般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4分)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促进植物细胞分裂的激素。细胞分裂素普遍存在于植物体中,特别是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果实和种子,以及萌发的种子中,含量最多。 (4分)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同时还能使新生的细胞横向增粗。其次,细胞分裂素还能破除植株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此外,细胞分裂索还可以阻止产生核酸酶、蛋白酶等多种水解酶,使核酸、蛋白质和叶绿素不被破坏,从而起到抑制植株衰老的作用。(4分)‎